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34版:设计
3  4  
PDF 版
· 彩“碟”纷飞
· 青花
在现代陶艺设计中的应用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11月1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彩“碟”纷飞
■澄子 广东汕头
  小时候生活中的瓢盆碗碟,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莫过于那寥寥几笔的小公鸡酱油碟了。此碟直径大约8厘米,在上世纪80年代之前数十年甚至更久远,潮汕人家的餐桌上,少不了那只红黑两色小公鸡的身影,用以盛蘸料和小菜,诸如豉油豆酱,腐乳乌榄之类。记得有时外婆给我盛了一碟自制的鱼松,真是美到了心里,当吃完甚至舔光了小碟,露出漂亮的小公鸡图案时,也留下了难忘的记忆。

  记得那时候餐桌上的盘碟,都是民间烧造的青花或粉彩,或像公鸡小碟这样的普通瓷绘,色彩浓艳,瓷质粗糙,与今天使用的现代细瓷餐具对比之下显得土得掉渣,但奇怪的是,那些民间瓷盘却有着引人的魅力,每当看到那扑面而来的熟悉温暖的气息,叫你一下子回到从前。

  在老街度过的童年是难以忘怀的,其中有些细节与民间瓷碟有关。住在带有天台的楼房里的孩子很快活,天台是暑假的乐园。夏日清晨,我们早早起床,与同住一栋楼里亲戚的孩子相约到天台上去玩,玩疯了连早餐都不愿下楼吃,于是大人就把小圆桌小凳子搬上天台,几碟小菜,一锅白粥,我们边吃边玩,乐不思蜀。这些盛小菜的彩碟的样子,我现在想起还是那么清晰,那么亲切。

  这些被称为“粗粉彩”的盘碟,有多种造型,图案则有山水、人物和花卉,我印象中花卉的为多,色彩和用笔有些泼辣大胆,有些素雅细腻,后来看书了解到粉彩釉料中因加入了“玻璃白”的物质,所以变得“粉”起来,色彩柔和,有的色釉可以堆积成一定厚度,烧制后呈现出有如浮雕的感觉,我的这些粉彩碟子有一部分正是如此。小时候我很喜欢那些不是圆形的碟子,比如六角的八角的,还有略显菱形的,觉得它们“另类”,这另类的盘碟还有个特点,大多是高脚的,拿着沉甸甸,显然不是用于一日三餐,它们与一年中一项重要的民俗活动有关,那就是中秋拜月,这样的碟子与一样造型的漆盘被统称作祭盘。

  那时每年的中秋节,街坊们都要拜月,外婆和老姨是张罗拜月的好手,那些丰盛的供品被严格分类摆在漂亮的盘碟里。为了拜月仪式的隆重,平日收在木箱里的一套重要瓷器此时也露脸了,那是有着“万寿无疆”字样的粉彩盘,后来在“文革”中被红卫兵掠去。拜月活动中,民间粉彩盘碟无疑是重要的角色,与精致的糕仔月饼时令水果合成一桌色彩的盛宴,在妙不可言的仲秋夜里,抒发着人间美好的情怀。

  或许是对往昔百姓生活的怀念,或许因为可以作为画画的道具,我喜欢到乡间寻觅民间粉彩碟的踪迹,这些大大小小的盘碟如纷飞的彩蝶飞到我的手中。民窑粉彩存世量多,并不贵重,看到样子好看的我就买下,后来发现这些图案中最常出现的是莲花,因为莲花在民间被寓予祥瑞的象征,“连年有余”、“连生贵子”等等,所以频频出现在民间美术的所有样式中。记得去年我又去了澄海一个古董佬那里“淘宝”,狡猾的古董佬故意把盘子弄成烟熏火燎的样子,沾满尘土和蛛网,挂在昏暗的墙上,我有些犹豫最终还是买回来,清洗之后却发现品相不佳,颇为遗憾。

  今天我搬出部分盘碟拍照,触摸之间,思绪飞扬,来自四面八方的民间粉彩和瓷绘,每一个都存储着岁月的信息,不同时代的人们曾经与之邂逅,又与之别离,彩碟们见证了多少春花秋月,悲欢离合,只是不会言语。我任凭想象的翅膀自由飞翔,忽然发现,这些盘碟已很陈旧,有的粉彩釉甚至剥落,岁月磨砺痕迹历历在目,收集它们的意义其实是在守望,守望着远去的民艺、民俗;时光、情感,还有生活里的实在与恬淡……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美术报 设计 00034 彩“碟”纷飞 ■澄子 广东汕头 2008-11-15 48256DEA008181F5482574FF0022200E[]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