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30版:视点
3  4  
PDF 版
· 王遐举书画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
· “中韩第十四回书法交流展”在北大举行
· 宁波市第三中学建校140周年
暨美术教育二十周年师生作品展
· 张耕源:
根源张家港
· 消息树(3则)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11月1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张耕源:
根源张家港

□本报记者 蔡树农
  11月10日,连日秋雨突止,张家港一片明媚。洁净,是张家港的特色,祖籍张家港的诗书画印俱擅的张耕源这一天回到家乡,家乡父老则以张家港博物馆开辟“张耕源艺术馆”的欢迎方式拥抱70岁整的客居他乡的乡贤。乡贤不一定定居故里,乡贤的流动各地反倒会增添乡贤乡居的知名度,而且流动的乡贤往往更负成就和影响。乡贤,望乡而居,贤名外达,是谓真乡贤矣。

  由于张家港直到1962年才建县(现为县级市),历史上的张家港辖区属江阴、常熟。张根源原来一直以常熟人自居,直到被张家港人发现“问题”,张家港人非常固执地请回姓张的乡贤“张耕源先生”,还动员他建个人艺术馆。长期低调处世的张耕源一开始不习惯给个人搞“崇拜”,经不起以张家港市文广局党委书记兼局长郑国祥等的“三顾茅庐”,终于应承做馆。允诺既出,则态度极其认真。张家港市博物馆跟进为此做了许多功德圆满的杰出工作,张耕源高兴,张家港人骄傲。由中国书协副主席朱关田难得恭楷题写的“张耕源艺术馆”牌匾端端正正悬置,一如张耕源的为人为艺,馆内陈列着张耕源奉献给家乡的几十幅绘画、书法、篆刻作品以及他的一些著述及荣誉证书。专程从杭州前来参加“张耕源艺术馆开馆仪式及张耕源师生作品展”的朱关田、吴山明、朱颖人、余正、金志敏等对张耕源十分熟悉的志同道合者,依然吃惊张耕源艺术作品的诱惑,特别是张耕源的五六十件绘画,让吴山明大加赞赏。类似的赞赏声,在杭州六合画廊展出时已有刘江、王冬龄、刘国辉等发出过。张家港市委书记黄钦、市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钱祖源、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梁一波等张家港市领导出席,代表了张家港对文化的重视,黄钦的致词又代表了对张耕源的重视。的确,张家港认准乡贤张耕源是目光深邃的,真正德艺双馨的张耕源几乎可以代表他这一年龄段的艺术翘楚。他是长江水喂养大的,长江是中国的父亲之河,长江是播种机,是阳刚的奔腾之水,张耕源的诗书画印艺术无不堂正阳刚,表里一致的信达作风更是阳光灿烂,所以,常画向日葵的金石篆刻家张耕源是阳光灿烂的,“张耕源艺术馆”开馆的日子注定也是阳光灿烂的,能有幸参加“张耕源艺术馆开馆仪式暨师生(学生代表是张子祥、沈岩松、蔡毅)作品展”的观众心情绝对是阳光灿烂的,张耕源未来艺术的愿景同样是阳光灿烂的,大家对张耕源不吝嘉词又实事求是的肯定能不阳光灿烂吗!

  “我是在浙江培养长大成才的,但我的根在张家港。”张耕源原名根源,不忘根的根源才能成为艺海耕耘的耕源,源源不断,像日夕东向的长江。

  “张耕源肯当面批评我作品存在的不足之处,我很感激……另外,张耕源并不是很顺,他的成就相当程度上靠他的勤奋努力与坚韧。”中国美院博导吴山明的一番公开评价,知张耕源者之不虚也。

  “我的家乡张家港市,是一个创下91项全国第一的杰出城市,是我心目中的骄傲,长江的波涛永远在我心中澎湃。我虽然长期游走他乡,而故土之情却永系心中。只要故乡一声召唤,为家乡服务定将不遗余力!”张耕源一脸虔诚地答谢,他与请来的浙江书画名家都开心地为张家港市有关方面创作了一批精彩的书画作品,张家港会记住的。

  张家港出产河豚,河豚是江海之间的回游鱼,但终究是长江的特产——根源张家港。张家港的洁净、明媚、阳刚令人神往,张耕源想家了,因为那里有“根源”。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美术报 视点 00030 张耕源:
根源张家港
□本报记者 蔡树农 2008-11-15 48256DEA008181F548257500000BE12D[]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