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25版:画家
3  4  
PDF 版
· 融贯南北宗 尽观太湖美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1月3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融贯南北宗 尽观太湖美
——记太湖画院院长蒯惠中

□王金海
  胥口濒太湖之滨,那儿水暖风轻山绿树翠,历代名家辈出,为中国书画之乡。蒯惠中生于兹,可谓得天独厚。惠中自幼喜画艺,涂涂抹抹,日日临摹《芥子园画谱》,渐渐得窥门径。惠中年少时已在浙江奉化书画社担任副社长,犹如一叶小舟,荡漾于书画之洋,开眼界,长见识,结识不少文人墨客,听到不少画坛轶闻。青年惠中羽毛渐丰,他毅然重返故里,创办太湖画院,从此踏上一条漫长而艰辛的艺术之路。

  惠中十分敬重中国山水画的传统笔墨精神,曾临摹过范宽、石涛、四王等大量古代山水画大师的名作,他既敬仰北宗山水画折射的沉雄、刚健、浓厚、苍茫、豪放的阳刚之气,又钟情南宗山水画的舒展、幽静、滋润、灵动、明媚的阴柔之美,他渴望自己的作品能融贯南北山水画派的精神,形成自己独特的绘画符号。他喜好石涛的泼墨破气,汲取沈周的笔势简练,推崇徐渭的水墨写意,领略四王的笔墨精髓,传承吴门画派的审美视角,从而在创作山水画中融古通今,推陈出新。挥毫时既有阔笔放纵的大写意,又有细笔勾勒的小写意;既有水墨驰骋的气势,又有墨彩绚烂的雅逸;既有水墨交融的滋润,又有枯笔飞白的刚劲;既有泼墨挥洒的厚重,又有细线勾勒的灵动;既有北派山水刚猛、豪放,又有南派山水的舒展、灵秀。他的山水画巧妙地吸收传统的绘画技法,用墨有度,设色淡雅,用笔锐中有钝,曲中有直,断中有连,率意而不轻飘,厚重而不凝滞,在传统法度中张扬个性,在个性中蕴含传统法度。他的作品十分讲究虚实对比:水墨的浓淡虚实,景物的高下虚实,山峦的远近虚实,芦荡的疏密虚实,云烟的飘浮虚实……在虚虚实实中凸现中国山水画特有的神韵和审美情趣。

  惠中十分注重对景写生,他从小在太湖边长大,熟悉太湖的一石、一水、一草、一木,他踏遍太湖的山山水水,揣摩太湖的四季习性,观察太湖的日月光影,捕捉湖面的云烟变幻,梳理芦荡的跌宕起伏,感受太湖的风晴雨雪。在长期写生的实践中,他体会到表现太湖山水,过实乏灵巧之趣,过虚出俭涩之状,过奇显犷悍之气,过平有慵懒之概,逐渐领悟笔端尽现太湖美的真谛。身为太湖画院院长的蒯惠中,自然将太湖作为山水画的主要创作题材,他创作的太湖山水画具有鲜明的时代印记和现代审美意境。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刘大为在蒯惠中山水画册页上题词:“云山入画”,著名画家刘旦宅为他题词:“包孕吴越”,著名画家孙其峰极其精辟地用16字概括了惠中山水画艺术特色:“外师造化,中发心源,融汇众长,自立门户。”我看,绘画大师们对惠中作品的品评,倒也中肯,并非溢美之词。不过,在惠中看来,大师们的评价,对自己是一种激励、一种鞭策、一种期盼。太湖之峰,蜿蜒起伏,当你登上一座山峰后,新的山峰又矗立在眼前,等待你的是新的挑战、新的拼搏、新的荣耀!惠中正是以这种不断攀登精神,登上一座座艺术之峰。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美术报 画家 00025 融贯南北宗 尽观太湖美 □王金海 2009-1-31 48256DEA008181F548257540001112FC[]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