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6版:阅读
3  4  
PDF 版
· 爱莲者说—冯今松
· 山川万里入梦来
· 真性情,真风格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2月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山川万里入梦来
■毛时安
  中国的西部疆域辽阔,地貌丰富。千百年来一直以她的神秘瑰丽奇幻吸引着迁客骚人的目光,并留下了令人难忘的壮丽诗句。而今女画家张雷平的《西行记忆》以此为源,从视觉的角度和行走的感受呈现出广袤神秘的西部空间。

  张雷平的“西行创作”与众不同的是她开阔的视野。她笔下的西部涵盖了中国的西北和西南。这些年她不辞辛苦,不畏风险,怀揣画本.踏上了云贵、晋陕,西藏、新疆的山山水水,将自己坚实的足迹印在了祖国西部的大地上。《西行记忆》真实地记录了一个女艺术家在西部大地漫游的感受,点画之间积淀了她对西部土地的生命体认,闪烁着她对祖国山河的真爱。

  在《西行记忆》中,她对西部有着独特的发现。她在游览名山大川之余,没有将目光停留在那些已被艺术复写了千百次的山中精英、水中翘楚,她到西部不是为了猎奇,而是为了发现。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面对不言、不议、不说的自然,最需要的是审美眼光的独特发现。晋陕交界星星点点的窑洞,云滇之际如飘带般跃上天穹的梯田,曾经有着生命繁华喧闹的交河古城,西藏一扇扇或开或闭的窗棂、岁月沧桑的老墙,当然还有太行山深处那些虽然无名却充满着力量的山峰,他们无声无息、无名无姓、平凡日常地为西部的人们提供着生存繁衍必需的庇护和粮食,哪怕它们自身还是贫瘠的。

  在《西行记忆》中,她对西部有着独自的营造。大自然的真实面容在她面前显露无遗。对自然美不但要“目击”,更要“神游”。在内心深处反复体味,反复构思。营造出与自己的生命体验最能沟通和默契的形象体系,使西部的真山真水进入审美描述的状态,从而使第一自然成为自己生命的外化,人格的对象化,成为感动视觉和心灵的“第二自然”。她胸中黄土高坡上的层叠山岭,像馒头状,那些如刀劈过的塬、梁、峁、坪、台,顿时显出了某种亲和与温柔来。同时,色块的交叉、层叠,竟使厚重的大地,包括赭色和金黄色带有了温暖人心的透明感。经过她的精心营造,巨大的山体有的带上了海潮般的动势,而神秘遥远的西藏幻化成了屋脊、老墙、窗棂的奏鸣。中国画历来讲究“意匠”营造,我们在张雷平的宣纸上所看到的西部,是活跃、涌动在她心中,经过了长期意匠营造的意象。它们既摆脱了照片的藩篱,也挣脱了速写的影子。

  在《西行记忆》中,她对西部有着独特的表现。借助线条的纵横穿插,墨色之间富于变化的组合,她将心中的意象转化为宣纸上的形象.为了传达梯田的神韵,她用“吴带当风”般的线条展现梯田的灵动,用曲折变化的线条展现梯田的铺排。我特别赞赏她对于墨的运用。她敢于用大片的墨色来遮蔽梯田和群山,从而产生黑白反差极为震撼的对比。同时又在墨色中保留了相当微妙而丰富的变化,显出大自然瞬间光影的动静和某种不可言传的神秘性。

  席勒把真正的艺术创作分为感性冲动、形式冲动和游戏冲动。独特的发现使张雷平有了艺术必须的感性冲动,独自的营造使她有了形式的冲动。最后,当她在宣纸上完成创作的时候,便有了孩子般全身心的投入,天真烂漫地让心灵充分自由的游戏冲动。我想,设若没有这三种冲动,张雷平是无法完成她的《西行记忆》的。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美术报 阅读 00016 山川万里入梦来 2009-2-7 48256DEA008181F548257552001385EB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