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37版:美育
3  4  
PDF 版
· 中国需要什么样的艺术史教育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3月14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中国需要什么样的艺术史教育
■李力加
  中国美术教育缺课吗?

  仅仅就基础教育美术课程讲,中小学美术课的开课率基本上还是不错的,特别是2000年启动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2001年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颁布、2003年高中美术课程标准颁布以来,对全国基础美术课教学有了比较大的推进。当然,教育发展不平衡,基础教育中美术课开课率不足的问题的确存在,特别是在边远山区和农村的学校里,这样的现象比较突出。教育部在对此的调研报告中,也陈述了存在这些问题的根源。

  因而,不考虑综合环境与地域经济、文化发展对基础教育的制约,仅仅将一句话单挑出来说“中国美术教育缺课”,显然不太客观。在《剑桥艺术史》中文版(8卷本)首发式后的艺术沙龙中,像北京大学朱青生等著名学者、专家,所指出的,主要是中国基础教育的美术课中缺少“艺术史课”的教育。中国中小学基础教育在建国60年来,有了相当的发展,但是,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后的9年里,尽管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中专门设立了“欣赏评述”方面的学习,但从整体而言,我国基础教育中美术鉴赏课的落实效果并不乐观。

  首先,从小学来看。我国小学美术鉴赏课的普及与教学效果,客观而言,与西方发达国家是存在一定差距的。这不仅与我国小学美术课内容上存在多实际动手、少人文欣赏的实际现状有关,更与我国许多地区小学美术教师的美术理论修养及欣赏课教学能力存在弱势关系极大,许多教师在这方面的素养相对薄弱。当然,这样问题的出现根源在于我国高等师范院校的美术学课程问题。

  仅仅看小学阶段美术课教学内容,目前全国11个版本新课标美术教材里,属于艺术史教育范畴的美术鉴赏课内容相对比较少,如果与西方发达国家的课程相比,可以说,艺术史课的内容缺少是相当大的。

  目前国内小学的美术课程中,大都是以美术表现的随堂欣赏为特点的美术鉴赏教学,而能够比较好地驾驭这门课教学的优秀美术教师相对少一些。

  其次,初中美术课程现状最尴尬。与小学、高中相比,可以说,我国初中的美术史教育是缺课最严重的。一方面,初中美术课程设置的课时量每周只有一节,美术课在整个初中课程里的地位比较低,教学设施也不完善,相当多的初中学校没有专门的美术教室;另一方面,初中美术课面对学生的升学压力,往往陷入不受重视的境地,许多学校都存在着美术课时间被文化课挤掉的现象。

  再次,是高中阶段。随着教育部在高中新课程改革中把高中美术鉴赏列为高中美术教学模块中必修课程,并要求学生修高中美术鉴赏课学分的举措,高中美术鉴赏课在各个学校开始受到普遍重视。从全国已经进入高中美术新课程改革的省市来看,不仅开课率得到保障,而且教师的教学水平也在稳步提高。所以,与小学、初中相比,高中美术鉴赏课在现阶段,落实相对好一些。

  总而言之,尽管我国基础学校的美术教育,特别是艺术史教育的内容,目前呈现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好于中西部地区,高中阶段好于小学、初中阶段的发展趋势,但是从整体分析而言,专家在1月4日《剑桥艺术史》8卷本首发会上所提出的“中国学校美术教育缺课”问题,应该特指我国艺术史内容的教育 “缺课”,此现象的确存在,而且还比较严重。

  怎么样才能更好地实施艺术史教育

  译林出版社借《剑桥艺术史》中文版(8卷本)之际,在北京举办了“艺术有什么用”的主题沙龙,其用意何等了得。但是,像这样艺术史关联整体人文学领域的著作,在中国普通公民中阅读的人并不多。当然,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在中国的高等艺术院校里,艺术史教学的实施情况实际上也并不乐观。

  2008年4月,全国高校美术史论及设计史论专业精品课程建设研讨会在浙江师范大学举行,来自全国38个高等院校的近百名专家、学者、美术史论、设计史论教师参加会议。会议认为,美术史论与设计史论课程是高校美术学、设计学两大类专业方向学生专业成长的必修课程。但是,一直以来我国的高等艺术院校里,作为专业理论课程,这一系列理论课又是不同专业方向学生课堂学习中比较厌倦的课程,实际的课堂教学有效性是大打折扣的。能够经常看到的情况是,大学生在史论课堂上睡觉、看杂志、看英语书或者直接采用逃课的方式。如此的教学及课程实施,必然形成艺术专业大学生对美术史论、设计史论课程没有兴趣的心态,即所谓的“重技轻艺”的倾向。从这一现实情况看,在“艺术有什么用”的主题沙龙,北京各位专家说的缺课在艺术院校里也是一个严峻事实。

  问题出在哪里?

  “艺术有什么用?”说艺术没有用,人们肯定不同意,但说艺术有用,普通公众又感觉不那么踏实。而在小学到高中的美术课上,艺术史的教育力度目前来说暂且也无法加大,因为,综合因素对学校美术课教育的制约是不容否定的,谈问题必须面对现实。只讨论西方艺术教育界备受推崇的这套《剑桥艺术史》(8卷本)的出版引出的本次话题,英国史专家、北京大学教授钱乘旦为此伏案近三年译就,其功德无量,为后代做了件大好事。但是,仅仅就小学美术课程讲,小学美术教师如果面对这样一套著作,即便是通读了其内容,也是无法直接将其引入小学课堂的。因为,尽管本著作经典,写作也通俗,但要想将其内容纳入小学美术课堂,那就需要美术教师重新构成适合“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艺术史”,而并不是去教这套《剑桥艺术史》本身。如果能够让小学生、初中生以至于高中学生在学校课堂上喜欢读《剑桥艺术史》的内容,就需要美术教师先解构其内容,再结合不同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重新构成适应本学校美术课堂上使用的艺术史知识与内容,做好艺术史内容与学科知识的转化工作。现在,已经有部分美术教师在做着这样的教学研究工作。如果有更多的学校美术教师专心而艰苦地做转化艺术文化的工作,学校美术课堂教学里才能补上中国学生缺少艺术史的课。

  中国艺术教育存在的不尽如人意的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看问题、讨论问题,需要综观多种情况,而不应该只站在自己的角度谈问题,只谈一个方面,忽视另一方面和多方面。研究教育问题,缺乏对问题本源的全面照应是无法对话的,因为教育永远是交汇于整个社会之中的学科,教育问题是社会大问题。

  非常可喜的是,中国艺术史教育的现状已经在逐步改变,国家美术课程标准研制组组长、首都师范大学博导尹少淳教授提出“走向文化的美术课程”的艺术教育目标;国家艺术课程标准研制组副组长、中央教育科学研究艺术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杨立梅教授提出了“学校艺术教育应该以‘艺术’作为学科定位”的论点。日前,教育部也即将对艺术教育与人的素养发展、推动真正意义的素质教育做出新的决策,包括在新制定的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里突出艺术教育,这些都将促进在基础学校的艺术教育中普及艺术史教育。改变我国艺术史教育的“缺课”现象,扭转我国美术教育重美术技能、轻人文素养的现状,将艺术史课程培养人、发展人、促进人文精神构建的教育意义落实到实处,这无疑将对新时期的中国美术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美术报 美育 00037 中国需要什么样的艺术史教育 ■李力加 2009-3-14 48256DEA008181F548257575002E103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