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的中国画创作是中国画发展史上的大变革时期,一部分画家坚持传统绘画的基本模式,不接受西方绘画的影响,重视传统绘画根基,寻求个人风格及部分内容的创新与变化,出现了像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等这样的传统型的中国画大师;另一部分画家受西方美术思潮、美术教育、美术作品和留学海外的影响,倡导西方古典写实美术或近现代美术与我国传统绘画的融和,强调中西合璧,致力于中国画的改良与革新,出现了像徐悲鸿、林风眠、吴冠中等融合型中国画大师。
吴冠中被国际艺坛认定为20世纪现代中国画的代表画家。他用中国画的工具材料结合西方现代艺术的观念、形式、方法表现出中国画的特有意境。他的作品兼容中西,个性突出,具有创新意识和时代特色,他在国画现代化中找到自己的路子。
吴冠中对绘画的创作核心、创作动力、创作关键、创作方法、创作原则等创作思想都有着独到的见解。
创新意识是创作的核心
创作不是复制,创作就是要不断地创新古人和他人,创新真实景象。吴冠中说:“艺术是不可能重复的,艺术抄袭的东西就没有价值了,艺术需要有创造性。同样面对的山水,你看到的是什么样,我看到的是什么样,出来的效果完全不一样。同样的桂林山水,同样的黄山,那么多人画,千篇一律,那样的东西都是垃圾。”
在对自然的感知中,不同画家看到同一景物的感受是不同的。吴冠中认为第一印象就是作者的独特眼光,独特感受。所以他强调第一印象,甚至是错觉,他说:“错觉是绘画之母,错觉唤醒了作者的情窦,透露了作者品位的倾向及其素质。”
在真实景物的提炼上,吴冠中却敢于对客观对象进行大胆取舍、概括和再创造。他为了画好某一景物却经常要挪动几次画架,选择不同角度加以描绘,然后再进行组合,或曰“移山填海”、“移花接木”。可见提炼方法要灵活,通过夸张、变形、增加、删简、嫁接、幻化等习惯方法,最终形成创新的画面。吴冠中的风景画比自然对象更集中、更典型、更传神,因而也更具创造性。
在工具的使用上,吴冠中也是创新的,他认为只要有利于绘画,一切工具都可以使用。他说:“各种材料都在演变,画家可以运用任何手段来完成自己的情感表达。”他将自己的画称做“混血儿”。他的绘画工具很多都是自己改造的。
创作的源动力是灵感、感受
艺术创作来源于对生活的感受,也来源于无意中迸发的灵感。
吴冠中的作品,无论画的是什么,都是有感而发。吴冠中小时生活在江南,江南的水乡、白墙、黑瓦、黑门窗使他难以忘怀,所以他创作的作品《江南人家》、《双燕》、《故乡》、《养鸭场》等都是对童年生活的赞美和眷恋。另一些作品如《紫藤》、《小鸟天堂》、《白发之花》等,虽然有点抽象,但都是对自然及生命的理解和概括,都是艺术家对内心世界的表白和期望。
生活中的感受有赞美、有感伤、有柳暗花明、有阴晴圆缺,抓住这种感受并把它传达出来,这便是艺术创作。艺术源于冲动,冲动便是创作的动力。吴冠中说:“画家应当主动地去画,冲动地去画。”
灵感、感受是创作的源动力,不要让自己的所“感”白白溜走,拿起画笔记录下自己的所“感”,这才是真正的画家。
创作的关键是发现美、创造美
美术创作是关于塑造形象的艺术,也是画家发现美、创造美的过程。
发现美是美术工作者要具备的第一要素。吴冠中说:“画家要具备描绘物象的能力,但关键问题是能否敏锐地捕捉住对象的美。”美术工作者必须不断擦亮自己的眼睛,不断提高自己的审美认识,为创造美提供营养。
吴冠中的国画作品有很多美的个体与组合体,这都来源于他对形式美的发现。他说:“我每到一地总要寻桥。桥,它美!小桥流水人家固然具诗境之美,其实更偏于绘画的形式美:房屋,那是块面;流水,那是长线、曲线,线与块面间于是组成了对比美;桥,它与流水相交,丰富了形式变化,同时也是线与面之间的媒介,它是线、面之间形式转变的桥!如果将江南水乡或威尼斯的石桥拆尽,虽然绿水依旧绕人家,但彻底摧毁了画家眼中的结构美,摧毁了形式美。”吴冠中总是积极主动地发现和思考着不同形式构成的美。
创造美是发现美的升华,它是自然之美向意象之美的转化。美术工作者区别于其他人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就是通过自己的独特发现来创造美的作品。吴冠中并非一味地看重形式,他反对任何形式的僵化。只注重内容,他大声疾呼形式美。只注重形式,他又不断强调作品要有内涵,“应是具内涵的美”。
创作的方法是“新感情新方法”
二十世纪后期,部分中国画家对创作的方法非常注重,多以用笔用墨来衡量作品的价值,创作方法中的笔力、墨味成了绘画的目的,导致绘画的内容千篇一面。吴冠中就中国美术界孤立的评论笔墨,舍本求末的现象发表了一篇《笔墨等于零》的文章。其中的“脱离了具体画面、孤立的品评笔墨,其价值等于零”的论断被很多人所误解。吴冠中并不是说不要笔墨,而是强调笔墨只是方法,不是目的。把强调控制笔墨技术层面转化为强调内容效果的艺术层面,不要做一个只懂笔墨使用的技术人,而要做一个会灵活运用笔墨,通过笔墨能表达情感的艺术人。
吴冠中几十年东寻西找,画遍大江南北,海内海外,从不拘泥于某一固定的表现方法,不像我们常看到的那些程式化的山水花鸟,看十张二十张和看一张没有多大区别。吴冠中的中国画从没有固定的程式和章法,画面如何结构,全靠特定情感的驱使。
创作的过程是“带血的鸡蛋”,
原则是“风筝不断线”
吴冠中深知艺术创作过程的艰辛,知道这种艰辛不光是来自于对技法掌握,更是对审美判断的理解与困惑;不光是生活工作的压力、精力的投入与回收问题,更重要的是误解、痛苦与盲目。吴冠中不想走别人走过的大道,而是另辟新径,他也不愿停留在前人矗立的艺术高山上观光,而选择勇敢地爬山涉水去寻找自己的海岛。他的创作过程有时比母鸡下带血的鸡蛋还要痛苦,他甚至不要求自己的孩子来从事画画行业。
“风筝不断线”是吴冠中进行艺术创作的原则,它形象地说明了艺术创作和现实生活的关系。他将从生活中升华了的作品比作“风筝”,“风筝”升空要高,还要惹人喜欢,但不能断线,因为那是与人民感情之线,是启示作者灵感的生活之线。后来又强调,这线可以变细、变隐,甚至可以变成遥控,但这生活的源头不会断,时刻默念着自己的中国心、民族情、乡土音。
二十世纪后半期的中国画创作逐渐以融和型为主,一些画家的创作思想也日趋与世界大同,他们逐渐认同现代美术的创作理念、审美认识和创作方法。然而在二十一世纪各种艺术思想的广泛传播的今天,还有一部分中国画家仍然不能适应改革开放的环境和急剧变化的现代审美需求,囿于自己的思想堡垒。作为新时代的有为中国画画家,必须拥有创新的意识,敏于发现美和勤于创造美;灵活运用不同的表现方法强调自己的主观情感,才能创作出风格独特、关注时代发展的好作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