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33版:视点
3  4  
PDF 版
· 颜真卿
· “越社”从头越
· 杭州大运河书画院挂牌
· 山东嘉祥狼山屯画像残石榜题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4月4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颜真卿
□杨吉平
  无论是书法家还是一般书法爱好者,你可以不写颜体字,但却不能不说颜真卿。在中国书法史上,颜真卿的位置仅次于书圣王羲之,被称作亚圣或楷圣,加上其崇高的人品与刚烈的性格,成为艺术与人格均受到后人崇仰的人物。

  颜真卿,字清臣,小名羡门子,别号应方。唐中宗景龙三年(709)出生于京兆万年县敦化坊(今西安市),祖籍为山东琅琊临沂孝悌里(今山东费县方城镇诸满村)。颜真卿4岁丧父,先后投靠舅父殷践猷、外祖父殷子敬。其五世祖颜之推精通经史文艺,著有著名的《颜氏家训》。其祖父辈的颜勤礼、颜师古,父辈颜维贞、颜元孙,皆精通经史训诂文辞书法。其母亲殷氏、伯祖父殷令名、祖父殷令言、伯祖父殷仲容钧善书,对颜真卿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颜真卿26岁考中进士,任秘书省校书郎。后出任醴泉县尉、长安县尉。39岁时升任监察御史,进入朝廷作官。此后,颜真卿在京官与地方官之间多次反复,其原因主要是他忠义直言,屡屡得罪权臣奸相,多次贬官。地方官主要作过平原郡太守、同州(冯翊,今陕西大荔)刺史、蒲州(永济)刺史、饶州(江西波阳)刺史、升州(南京)刺史、浙西节度使兼江宁军使、蓬州(四川仪陇)长史、吉州(吉安)司马、抚州刺史、湖州刺史等。京官先后作过户部侍郎、河北采访使、宪部尚书、刑部侍郎、户部侍郎、吏部侍郎、检校刑部尚书兼御史大夫(三品)、广德三年三月,晋封鲁郡开国公上柱国二品勋阶,后又升任刑部尚书、太子少师、太子太师(一品官)等。颜真卿经历安史之乱,以力拒叛军而名声大振。建中三年(782),李希烈叛乱,自称建兴王,威胁洛阳、长安。奸相卢杞向代宗建议让颜真卿前往许州劝降李希烈,德宗听信,封真卿为淮西宣慰使。劝降未果,贞元元年(785)正月,颜真卿给朝廷写遗表,并自撰墓志铭,不久被李希烈派人缢杀于龙兴寺,年七十七。观其一生,官阶不小,却始终没能介入权力中心,不断抗争的性格对他的书法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颜真卿书法成就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楷书,二是行书。其行书建立在楷书基础上,而楷书的成因则众说不一。有源于褚遂良、欧阳询说,有源于《泰山金刚经》说,有源于汉隶说等,皆有些迂远。拙见以为,颜真卿楷书受家学影响不大,而受外家殷氏的影响至巨,其成熟期代表风格源于河南碑刻(殷氏籍贯正为河南)《太公吕望表》。清代毕沅《中州金石记》云:“太公吕望表,穆子容书之于石。书法方正,笔力透露,为颜真卿蓝本。”康有为亦有“颜公专师穆子容”之说。刘熙载持见亦同。颜真卿以其社会地位和影响,将此碑风格发扬光大,世遂有“颜体”之称。    

  颜真卿传世书迹碑刻有70多种,且有真迹传世。一般把颜真卿书法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早期为50岁以前。这个时期的书法属于向前人学习阶段。以44岁所写《千福寺多宝塔碑》及46岁所书《东方朔画赞》为代表,字形欹侧,不类后期中正之态。中期为50岁到60岁时期。此期以54岁时所写《鲜于氏离堆记》及56岁书《赠太保郭敬之庙碑》为代表,虽然风格未能完全摆脱早期的影子,但颜体刚健雄厚、大气磅礴的风格已初具规模。这个时期,他的行书取得了极高成就,以《祭侄稿》、《与郭朴射书》、《刘中使帖》等为代表。晚期则在60岁以后。代表作有60岁所书《颜勤礼碑》、63岁的《大字麻姑仙坛记》、《大唐中兴颂》、64岁的《右丞相宋璟碑》、《八关斋会报德记》、72岁的《颜维贞家庙碑》等,终于完成了颜体书法的演变过程。    

  颜体书法大致有三个特点。首先是大气磅礴、气象宏伟。其字愈大愈见气势,与整个中唐的审美风格相一致。充分体现了唐人博大宏伟的胸怀。其次是结字宽博、端庄方正。颜体字与初唐书家结字中宫紧收不同,而呈方形填满界格的结字特点,且字形端正,有正面视人的视觉效果,其审美境界与汉代印章相表里、相一致。第三是以篆书用笔入楷,点画圆润浑厚。颜真卿成熟期的楷书及行书,化用篆书笔法,圆劲浑厚,方圆笔并用,极具立体感。其行书几乎纯用中锋,圆转流走,纵横涂抹,极具感染力。

  颜体书法对后世的最大贡献在于结束了王羲之书法一统天下的格局,出现了颜体书风与王羲之书风分庭抗礼的局面。尤其是他的外拓笔法与王羲之的内拽笔法成为书法的两大笔法系统。颜真卿以后的中国书法也形成了难以逾越的纯学王羲之、纯学颜真卿、王羲之与颜真卿相结合的三种情况的局面。

  对鲁公书法之不足,前人多有论及。米芾讥讽颜体字为“叉手并脚田舍汉”。王世贞《润苍轩碑跋》言“鲁公书《多宝塔碑》最窘束”。王澍《虚舟题跋》云“评者议鲁公书,真不及草,草不及稿,以太方严为鲁公病”等等。对颜真卿行书,非议较少,持异议者主要是他的楷书。颜真卿以其固执耿直的性格,写得一手刚健挺硬的颜体书法,所乏正在不够洒脱、方严窘束,且用笔藏头护尾,为法所拘,学之者极难放开手脚。所以,才情不足以纵横驰骋者不能学颜也不敢学颜,以其易入而难出也。古今学颜而学出来者傅青主、何子贞、伊秉绶数人而已,故当代书坛学颜者少,不只是时风使然,亦因其难学也。卫俊秀先生生前教人学书,谓入手时“不学颜,便学魏;不学魏,便学颜”,然此亦应以自知为前提,否则一入颜家窠臼,终生难以摆脱,凡有此失,当属咎由自取,无自知之明,当非鲁公之过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美术报 视点 00033 颜真卿 □杨吉平 2009-4-4 48256DEA008181F548257589002B1A6B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