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松一似真松树,且待寻思记得无。曾在天台山上见,石桥南畔第三枝。”此乃唐释景云之题画诗,看如浅近平淡,却意境高远。故我有时亦把它写成书法,聊作自赏。当时我想,诗中之石桥,大概属于天台山系中的其中一地名、一村落罢!天台山于我老家一侧,其声名之显无须于此多费笔墨了。尤其是置于天台山中的国清寺,更蜚声中外。传是在隋开皇时,陈的智顗于此创立了根本道场,是为天台宗。至唐贞元年间,日本僧人最澄来国清寺求法,回国后于京都的比睿山创立了日本天台宗。至今留下了他在浙江写的《越州目录》,笔法精妙,翩翩可爱,被后人誉之为重要文化财产。虽属如此,然而在当时,无论是天台山抑或国清寺,我都无缘到及。纵使每读到“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的句子时,也只能是对想象中耸入云霄的天台山,产生如李白般的梦游和神往而已!
2001年的初冬,寒风萧瑟,木叶尽脱,天气渐冷。家父就在如此的季节里发病了,继而滴水不进,似入膏肓。一个没有阳光的午后,我怀揣家父病历,和一位朋友写给天台山石桥医院中医先生的便条,搭上同学平江君的车子匆匆上路。因为当地医院判明家父的癌变进入晚期,已无法治愈。我是希冀能否用中医的治理企图使病情能够得到好转。我的心绪就像那时的天气一般,阴沉晦涩。一路上我们颇此都无话可说。
如此车子驶入了天台县城,没过多久又驶上了两旁古木参天的石板路径上。这时,平江君说,前面就是国清寺,要否停留。我说,时间来不及,至石桥还需二个小时,赶路要紧。在车子进入山门之时,我的脑子里忽地忆起了郭沫若的一首诗:“塔古钟声寂,山高月上迟。隋梅私自笑,寻梦复何痴!”从窗棂向外望去,群山老树掩映下的古刹国清,在这午后的时分显得格外的宁静和安祥。我想,我这一路,不也真是郭氏所说的——是在寻梦吗?
过了国清,我们向山顶蜿蜒而上。山溪偎至,山道弯曲,我们走得甚慢。明代的万历年间,徐霞客曾二上天台山。因此,在他的日记中也二次记下了所游天台山的感悟。我当时读时,觉得弘祖先生寻幽探胜,妙笔生花,那山径峭壁,那玉树浓雾,无不被描摹得目眩神摇。而今视之,果如此也!萋萋纤草,落落长松,一派绝境!早在东晋时,孙绰就写有《天台山赋》,其序曰:“天台山者,盖山岳之神秀者也。涉海则有方丈、蓬莱,登陆则有四明、天台,皆玄圣之所游化,灵仙之所窟宅。”始知古人之言,原不欺人也!
继而至华顶。山高天阴,时浓雾滚滚而来,又飘渺而去。我们的车子只能以每小时30公里的速度前进,实际与行散无几。徐霞客在《游天台山》中是这样记述此地的:“每下一岭,余谓已在平地。及下数重,势犹未至,始悟华顶之高,去天未远也。”这种独到的见解,就是地理学中关于天台山三级夷平之说。于此可证,华顶在整个天台山系中是属于最高的,其海拔达4900余米。云雾近时,匿隐千峰;云雾散时,跨穹隆之悬硙,临万丈之绝冥;可谓“骋神变之挥霍,忽出有而入无”矣。
华顶而后,乃是石梁。于车窗俯瞰,但觉金溪流谷,怪石遍布,飞瀑轰鸣。时临黄昏,如此景色,无心停滞。顺路直下,就抵石桥。问讯村民,寻至石桥医院。巧是我所求见的这位中医先生尚未下班,于是便呈上便条与家父病历。先生细视良久,就开了一方,递与身旁的姑娘。片刻功夫,姑娘交给了我一大包草药。道了声谢,我们又匆匆上路了。“无心曾看石桥去,有耳曾听石桥水”(林季仲),在车子驶出石桥村口的一霎那,朦胧的路灯之下,我忽而依稀看到了路侧真长有虬龙般粗的几棵松树,“石桥南畔第三枝”,景云诗意,仿佛眼前,莫非此乃唐人真实之景乎?
我甚迷惑!
又记,石桥问药后,再过半月,在一漆黑有风的夜晚,家父走了。我料理了事情,在家闲度二个月时间。某日午后,一觉醒来,无所事事,于是,取笔濡墨,手抄清王思任入天台山时取道新昌班竹而撰《天姥》之文一过。写毕,又觉右存余纸半尺,遂于文后题上一跋。曰:“己卯冬,父得病。我从京城归,尽日奔波无辍。逾旬,又与友人入天台山问药。过国清,上华顶,转石梁,抵石桥。一路山水,溪鸣树舞。石梁一截,风光尤佳。林中山石,苍龙横脊。山涧瀑布,轰然雷鸣,呼啸而下。我谓之‘声若惊龙,色如霜雪。’因心切,不能流连。今得余暇,记之。”现录于此,以合上文,聊可观耳!
再记,戊子残冬,我访学于外。某日晚,忽然接家人电话,言今日乃十一月初七,是我父亲忌日;方才做完行事。听了话后,心绪凄侧。父之忌日,竟不能亲躬,诚足悲忧,故又记以上文字;临涂草蹙,不知辞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