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6版:纪要
3  4  
PDF 版
· 徐永祥先生80诞辰暨逝世周年纪念座谈会纪要
· 徐永祥美术评论选录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9年5月30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徐永祥美术评论选录
  美评家应有的品性(我的批评观)

  美评家应有的品性,最主要的是胆略和勇气,加上一个有着丰富学养的思辨脑袋,结果最要紧的则是雄辩性和说服力。

  (2006年4月20日,摘自《评论家个人主页·徐永祥》,《美术评论十八年》第62页)    

  

  对于美术评论的呼吁

  ·及时的具体的美术评论,是提高美术理论和繁荣美术创作的动力

  当前搞美术史论的同志,大多愿意写史不愿写论,尤其不愿写评论。因为写评论容易得罪人,哪怕你抱着“表扬为主”的精神来写,也不行!如果你表扬这位多而表扬那位少,那位就不高兴。

  众所周知,及时的具体的美术评论文章,是连结作品和群众之间的纽带,是提高美术理论和繁荣美术创作的动力。有一份《江苏画刊》,在同类美术画刊中颇具影响,它之所以有点名气,原因之一是几年前发表过一篇李小山的文章。这篇文章的功过是非今天不须做过细分析,我只是提请大家对此文做一简单的反思。老实说,我个人认为李小山的文章并不具有太大的说服力,甚至有点非理论倾向,还带点“骂山门”味道。他不太恭敬地点了几位美术界权威的大名,在贬了一通之后,同时对中国画的前途下了一个“已到穷途末路”的骇人听闻的悲惨结论!这下打击面可是够大的了,“李文”的反对派如果能屏住气,不予理睬,那么“李文”就不会有后来的那种影响,相反会显得有点滑稽相。然而这种情况是不会发生的,因为被激怒的对立面是一定要反击的。“李文”的出现是适逢其时,或许可以说是中国美术“新潮”萌发前的预兆之一,它引发了美术界传统观念与对现代意识之间认识的一场争论,并对1986、1987两年里活跃的画坛思潮产生了某种影响。不管人们是否喜欢与承认,李小山的文章硬是取得了这一时期的“历史性”功绩,他的勇气无疑有值得肯定之处。(1988年4月26日,摘自《浙江美术评论第一回研讨会纪实》,《美术评论十八年》第389-390页)

  ·应该呼吁“理论面前人人平等”、“孙子有理驳太公”!

  搞理论写评论要有“种”。四平八稳、无原则的互相吹捧,你好我好的粉饰太平,不着边际地把美术评论当做玄学来发挥,这些都是当前令人头痛的事。尽量躲开矛盾成了评论文章的“原则”,这是值得我们注意的。写评论须得有勇气的另一种事例是某个领导或权威对某件作品表示了好恶之后,如果你对此持不同观点,敢不敢再诉诸文字?遗憾的是在多数情况下是“大家缄口莫作孽”!结果是某些作品仅仅因个别领导或权威的好恶而遭到不应有的待遇。我们应该呼吁“理论面前人人平等”、“孙子有理驳太公”!希望我们的领导或权威有更大的雅量和海涵。

  一场口头争论,会弄得针锋相对、面红耳赤,感情色彩愈来愈烈,激愤会代替理论,双方相持不下,甚至会提高嗓门压倒对方,所以舌头上打滚的辩论常常效果欠佳。而一旦要写成文章则必须绝对冷静,唯有冷静才能使文字严密。我们希望美术评论文章越来越多,成为我省美术创作繁荣的重要措施,对省美协及到会的同志主张筹建省美术评论研究组织,我表示积极的支持和赞同。(1988年4月26日,同上,第390页)

  

  关于全国美展的评选与评奖

  ·全国美展评委会评委的产生,要有区域代表性,要搞差额选举

  全国美展评委会评委的产生,要有区域代表性,要搞差额选举。外省市与北京、中直系统的候选人名单,至少要一半对一半。差额比例至少也要一半对一半。候选人名单由全国美协发至各地所有全国会员,采用打勾选举的办法。通过这样的形式,至少可让各地服气一些。

  ·全国美展的作品选送,可将矛盾下放,实行划分展出壁面包干的办法

  全国美展的作品选送,可将矛盾下放嘛!让各省市自己决定入选作品,实行划分展出壁面包干的办法。而入选作品的终审权则交给全国评委会,如全国评委会对其中的作品有异议,认为不行的话,亦可由各地参展单位相应作出调整。总之,要相信各地是会把体现自己最高水平的好作品推荐上来的。如果全国美协需要,我们可以提供有关具体评选方案。

  ·全国美展的作品入选,展出所在地的东道主不应享受“照顾”

  关于作品入选,还存在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展出所在地的东道主要享受“照顾”?如要讲“照顾”,各地应一律平等照顾。在上海举行的中国油画展,起先评委会声称这次是一律不照顾的,后来还是给了东道主照顾。这就言而无信,与“一视同仁”背道而驰,是不正常的。(1988年4月26日,摘自《浙江美术评论第一回研讨会纪实》,第394页)

  

  关于逆向思维

  ·搞理论的人应该有一点点逆向思维

  搞理论的人,不一定是美评家,他应该有一点点逆向思维。有种人逆向思维有,大概我这种人要划的话,要划到这里边去的。但是我不完全是逆向思维,有些听得来的里边,有些东西独立思考一下变逆向思维……

  再举个简单例子,我是很讨厌我们制造出来的有些政治概念的,“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我老早就讲了,我说我“有则改之,无则不加勉”;“有则改之,无则辩之”——为了这个事情,1960年批得狗血淋头的。“有则改之,怎么可以加勉呢!“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人家说你小偷,我不是小偷,我加勉,怎么行呢?当然要辩论了

  ……再举个简单例子,如“门户之见”,人们一直把它当贬义词,其实“门户之见”并不是贬义,有时它是“好东西”,我以为没有“门户之见”就会没有流派了。我祝大家健康,多写好文章。(2007年12月22日,摘自《浙江美术评论第16回研讨会暨2007年会纪要》,全记录文本)

  选自《“徐永祥先生80诞辰暨逝世周年纪念座谈会”资料一》(范达明编)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美术报 纪要 00016 徐永祥美术评论选录 2009-5-30 美术报000162009-05-300001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