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派笔墨,绽放在“遵义之春”
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遵义之春》作者访谈
时间:2009年7月9日
地点:杭州湖畔居
受访者:吴山明、何士扬、吴激扬
采访者:张雨婷(实习生)
上世纪50年代,作为新中国美术史上一个重要艺术流派,浙派人物画成功探索出了一条以中国画笔墨表现现实生活的路径。作为浙派人物画的传承人之一,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吴山明教授,因其风格独特的宿墨人物画而蜚声画坛,而在以传统笔墨表现主题性创作方面,他也有不凡的驾驭能力。早在1977年,他的国画《星星之火·毛泽东古田途中》就曾入选建军50周年全国美展;1981年创作作品《延安五老》入选建党60周年全国美展;1982年国画《生机》、《孺子牛》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在2005年实施的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中,吴山明携手何士扬、吴激扬两位青年画家,共同完成了大型国画作品《遵义之春》的创作。熟悉他们的人都了解,近些年来,吴山明专注于“水墨散文”创作风格的探讨,何士扬多描绘文人画情调的古装人物,吴激扬则主要以现代人物为创作对象。在这种艺术状态下,他们是如何合力完成这一重要创作的?
张雨婷:在此次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的题材中,你们为什么选择了遵义会议,还是有一些特殊的机缘巧合使得此题材也选择了你们呢?
吴山明:我们最先打算是画华侨领袖陈嘉庚的,组织者是想让我们画北伐战争。后来的选题会,我因伤休养在家,全身几乎不能动,没有去北京,是许江院长帮我们争取到遵义会议这么重要的题材。遵义会议是党的一次重大转折,确定了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地位,也就是说在危机中挽救了党的一次特殊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当许院长从北京打电话告诉我时,我十分高兴,也打从心底感到这是一个难得的机遇,必须要画好这幅画。在此我还要特别感谢许江院长。
张雨婷:当我第一次看到这幅《遵义之春》时,首先吸引我的是新颖独特的场景选择。提到遵义会议,人们常会想到的是一群人围着一张圆桌开会的场景,而你们创作表现的是会议结束之后,参会人员走出会议厅的那一刻,请谈谈是基于怎样的考虑选择了这一前人未曾涉及过的视角吗?
吴激扬:我们拟过室内与室外两个初稿。室内开会场景此前已经有不同艺术家数次表现过,我们觉得难以画出新意。在查阅的很多资料中,长征之前和之后的参考图片很充足,但长征时缺乏图片资料,而参会的人员(20位)一起走出会场这个场景,在以“遵义会议”为题材的艺术创作中还是空白,因此我们就有较大的艺术发挥空间。
吴山明:观者可以试想,在会议过后,众人都是怀着怎样的心情走出会场的?虽然在会议之前党内存在着两股不同意见,但我认为他们都是杰出的革命领袖,他们争论的落脚点都是对党命运的思考。
何士扬:因此整幅画没有所谓的“正面人物”与“反面人物”之分,有的只是主要人物与次要人物。我们之所以选择描绘这样一个场景,画面不但合情合理,还有很强的象征意义:之前经过的多少风风雨雨,在此刻都化成了一种对革命必胜的信念,仿如春回大地,万物待苏。这也和遵义会议在3月举行这一初春的时间相吻合。此外,遵义会议开完后正值凌晨,在诸位领导人周围,霜雪泛白,一片干净的天地,又昭示着革命的黎明即将到来,这也正是作品命名为《遵义之春》的精华所在。
张雨婷:遵义会议是一次重大会议,几乎我党所有重要人物都在其中。在一张画面中安排多位重要人物,需要花很大的力气经营。在布局时,是遵照史实,还是按照画面构图的需要进行的?
吴山明:由于我们选取的是走出会场的那一刻,能参考到的史实资料很少。不过我们安排位置并不是随心所欲的,而是在研究了每一位与会者的性格特点,在会议中的态度、表现等之后,按对每一位的特定的“感觉”来“经营位置”。
在所有的人物中,毛泽东同志是在中心这个最重要的位置上,因为这次会后,实际上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毛泽东同志的军事方针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这里还有个小插曲,就是毛主席头上的那顶军帽,我们经过大量的搜索历史资料后,发现其实毛主席很少戴,有一张照片中他戴着军帽,其实还是史言若先生从别人那里临时拿来的。然而此时此刻戴着军帽的毛主席俨然已成为大众心中最理想的革命形象,象征着“领军人”。所以最后,我们还是给他“戴”上了军帽。
吴激扬:“似真人,不似真人;绝非真人,绝对真人”,神似和形似必须达到一致。
吴山明:再比方说其他人,根据记载,朱德在会议中不断给毛递纸条,出谋划策,与之交流最多;周恩来、张闻天、王稼祥是始终站在毛这边的。所以我们把那些和毛亲近、支持毛的观点的人,也放在比较中心的地方。周恩来平时为人亲和、善于关怀人,于是你看,他的手是扶着王稼祥的,因为王当时正抱恙。刘少奇坚决支持毛,会上谈了许多自己的见解。博古为人谦和,只是受王明“左”倾的影响太深,其主张遭到批判,所以位置相对独立,但仍在中间。李德对长征初期的错误应负主责,但由于语言问题,并不能很好理解会议内容,武修权是翻译,也就不突出他们的位置了。邓小平一向有思想且活跃,因此处理在仍兴奋状态之中,与平时稳重少言的刘伯承对应放在一起。彭德怀看似平静但内心活跃,很少讲话,但出口便不俗。林彪在会中没有发言,我们就安排其靠后。
我们遇到的最大困难应该就是对李卓然的定位了。有关他的资料很少,似乎解放后就销声匿迹了。但为了真实地再现历史,我们尽一切力量搜索,还打电话到他的家乡的纪念馆,终于找到唯一的一张小照,功夫不费有心人。总而言之,我们对位置的统盘安排主要是考虑历史资料、画面需要和人物本身状态三方面。
张雨婷:使用了模特吗?
吴山明:在局部的手与脚等地方,我们参照了实体,是为了让画面更真实。但是没有用模特,因为模特无法提供我们所需要的感觉。比如毛主席在遵义会议后细微又复杂的心理变化需要我们在大量浏览图片资料后,仔细琢磨,还得考虑当时的战争环境才形成。
张雨婷:我在吴山明老师的水墨写生集——《水墨散文》中读到,您十分强调让笔墨从情感上感动观者,《遵义之春》无论从内容还是情感上,与您习常的艺术创作可能有所不同,您是如何处理这一问题的?
吴山明:在写生时,我投入了更多的个人情感,偏爱于描绘人物的静中寓动的感觉,展现一种宁静中透着恬淡,闲适中又透着睿智的灵动状态,希望能引起观者的思考。在创作《遵义之春》时,我则希望这幅作品能反映上世纪三十年代的时代精神,让观者体会到当年革命领袖的风采。
作为当代人物画家,进行主题性创作是我们的现实责任与历史使命。诚然,艺术家希望按照着自己的兴致、情趣来创作,以淋漓痛快地展现自我的审美特点。可是,作为一个艺术家,同时必须要肩负起一定的社会责任和历史责任。进行主题性创作的实践,是艺术家主动承担使命的具体体现。在这个基础之上,才可能更好地去追寻自我个性的表达等问题。
张雨婷:就是说,对于主题性的创作,艺术家非但不能将它排斥在当今中国画进程之外,反而应该主动地以之为己任,但主题性创作与艺术家个性表达有时也存在一定的矛盾。那么,在此次重大历史题材创作中,您是如何处理主题性要求和个人笔墨语言自由发挥的?
吴山明:当我接到这一任务之初,也曾倍感压力。这里面涉及到两个复杂的问题:最主要的,是如何在精准把握形象的基础上,寻求最大限度的笔墨的自由发挥;其二,由于遵义会议是人们熟知的一次重大历史事件,如何将大众心中的历史人物形象与真实历史中的形象统一起来,也是难点所在。如何解决这两个问题呢?一直以来,我们都秉持着一种信念,贯穿整个创作过程,那就是一定要尽最大努力画好这幅画的决心。这一点看似简单,却驱动着我们三人长期的埋头书卷,进行了大量的考证、研究工作,以期找到最真实最合适的革命领导人形象。对画面上描绘的20位与会的领导人,我们都做了详细而尽实的了解,从其个人的性格到生活习惯,再到历史地位等等。我们见过博古的儿子,因为专家一句“毛主席的头发在长征途中应该不是这样”而把画主席的那一部分重新返工(我们一共拼了六张纸形成此大画)。我们不但听取专家意见,也很注重普通百姓心目中领导者的形象。
关于如何自如地发挥笔墨这一问题,由于我个人探索的风格是从写生走出来的,笔墨的空间弹性比较大。我的笔墨是从长期对人、物的写生中提炼而来的,虽然之后有所变革,但仍是依附于写实的,是为写实服务的演化。因而在进行以写实为主的主题性创作时,我更多思考的是如何尽我最大可能,来发挥笔墨的表现力与艺术趣味。现在来看这幅《遵义之春》,某些地方还是过于严谨小心,再放开一些去画,应该会有更好的效果。在革命历史画中,笔墨既可作为一种独立存在的审美语言,还必须达到精确表述特定对象的特别要求。
张雨婷:作为浙派人物画的传承者,你们三人的风格有共性的因素,但又必然有个性的差异,能否谈一下各位老师的风格是如何融入同一张画中的?
吴山明:从浙派人物画的发展来看,它是顺应新时代的要求,呈现出创作与生活紧密联系的演进态势。具体到我们三个人来说,士扬的创作注重线条感,激扬的画风偏向现代性。为了统一风格,避免因画面的风格多样而让观者产生不必要的迷惑,从而失去了我们试图在画中传递的信息,所以最后正稿由我主笔,三人合力把关完成。有浙派人物画这个共同的背景,我们的合作比较顺利、融洽。
张雨婷:要完成并做好这样一幅巨作实属不易,须三人分工合作,各司其职,分而不乱,合而不重,才有了大家现在看到的这样兼具画面感、历史感以及笔墨语言的作品。最后非常感谢各位老师接受今天的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