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采洲新山水画艺术的成就
■华夏
萧采洲同志是半个世纪前相识的老友。那时我们都在武汉工作,曾连续几年在一起创作年画;他是年画作者中的佼佼者,他的年画《送喜报》曾获全国年画创作奖。我于1955年调北京工作后,与他很久没有联系,直到20多年后邂逅于黄山;高兴得很。看见他的写生作品,才知道他经过多年的坎坷曲折后,朝着我国传统山水画的钻研和新山水画的探索方面已有相当的进展。
最近,他着手新的大型画集的出版,看到了他历年来、特别是近期的作品,更为他山水画新的发展而欣喜。
纵观他多年的山水画作品,引起我浓厚的兴趣,为他在探求新的山水画方面取得的成就致以衷心的祝贺。所谓新的山水画,是指以传统山水画的形式、技法、描绘现实的山水景物。所谓现实的山水景物,就是指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迁的,寓有社会含意的山水景物。这也就是山水画的时代精神的所在。萧兄一贯重视文艺创作主旋律,总是把新时代意义的体现置于主要的地位。因而他的山水画作品给我留下了如下三方面的深刻印象:
其一是,他的山水画充溢着对祖国大好河山、祖国人民革命和祖国新建设成就的热爱。
萧君年复一年不知疲倦地描绘祖国各地的山水风光,有时还把最负盛名的景象,进行最为精心的描绘。比如《长江三峡纪胜图》长度约10米,几年后有了新的体会与想法又重画;他要把三峡题材的画,画得更大,更多,更丰富,更有气势。他对山川景物的描写,都非常真实生动,而又气势恢宏、磅礴,具有诱人的力量。透过丰富多彩的精心绘制,流露出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其二是,萧君的画作具有我国山水画传统笔墨技法的深厚基础。这体现在画面的整体布局和具体景物的描绘方法上。前者是按散点透视的俯视法来安排画面的整体布局;后者是他能动地描绘客观景物的形象。
我国的传统绘画,不主张纯客观地描绘客观对象,而强调在主观作用下作能动的描绘,所谓能动的描绘,就是在写实的基础上,作适当的概括、提炼与夸张的加工,因而画人、画山水、屋木都有一定程式的画法。
我国传统绘画的又一特色,是在技法、形式上与我国书法艺术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凡是传统修养全面的画家,他在能动地进行景物描绘时,就把从书法上练就的功力发挥到笔墨的运用中去,萧君就是这样的。在他表现各种题材的山水画作品里,都是在能动地描绘景物的同时,把来自书法的线条勾皴,融入于笔墨的运用当中,否则就不会那么富有线描的表现力与笔墨之美。
其三是,他描绘景物风光的真实性与现实感很强。
在新的山水画创作中,传统笔墨技法基础深厚的作者不少,但画景物形象的真实性与现实感强的却不多见。从这方面看,萧君恰恰就是这“不多见”中的一个。试看《长江三峡纪胜图》所写悬崖峭壁的体积感及其周围的空间感,多么真切实在!使人一看就像身临其境一般,不会让你觉得仅只是皴擦渲染的笔墨,相反的是使人看上去,那就是实实在在、坚硬陡峭的峭壁悬崖,而且萧君不仅写三峡是如此,就是其他的题材:如长城、太行、天山、武当、峨嵋以及祖国诸多的名山胜迹的描写,也都是这样。现今有些作者追求我国民族博大沉雄的精神气派,意图是好的,但是如果没有描绘景物真实性、现实感很强的笔墨技法基础,只靠一般绘画的加工手法,是不够的。
萧君的山水画,既有深厚的传统笔墨基础,又具强烈的现实感,并致力于“真、善、美”统一的追求,这事实本身就表明,他是优秀的、名副其实的新的山水画家。
(本文为中国美术评论家、原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原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现代美研室主任、原《美术》杂志社主编兼社长华夏同志为《中国当代名家画集·萧采洲》所作序文的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