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乡间走来
姚晓冬画展研讨会纪要
我从乡间走来姚晓冬画展研讨会纪要
谢 海(美术报评论部主任):姚晓冬是浙江省花鸟画界一个非常重要的个案——这不仅仅是因为他在全国各大重要学术展览中频频入选和其作品非凡的表现,而是因为他通过这些年的努力,慢慢地摸索出了自己一个非常独到的风格。在被认可、被肯定的过程中,我深知一个画者的艰辛。所以,今天浙江画院专门为他举办了这样一个展览,我觉得有着特别的意义。大家知道今年展览特别多,从全国美展开始到各个地方都有向新中国成立60周年献礼的各种各样的展览很丰富,但其中个人的展览其实并不是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多,所以在这样的时候,姚晓冬做这样一个展览,也面临压力。
张谷良(嘉兴市美术家协会主席):姚晓冬不是科班出身,是靠自学成才的。在画坛当中很多画家的学历都不高,最典型是齐白石,但他是全国一流的大画家,所以画画艺术界这一点跟学院的关系问题确实是值得研讨的。
晓冬成长的过程离不开吴静初老师,他大概是20年前就跟着吴静初老师学的,打下了很扎实的基本功,这点很重要的。后来,他进了国家画院跟姜宝林学,非常用功,创作能力和创作意识都进步很大。到北京这两年,一个是见识多了,涉及面广了,这在他这次展出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取得的进步,特别是在用水、用墨方面很明显,在大写意花鸟画创作中水的问题、墨的问题有一点点进步在画面里成效是明显的。
孙 永(浙江画院院长):我就说三点:第一,我是很钦佩姚晓冬,他不是科班出身,后来不仅进了嘉兴画院当专职画师,还在前几年就成为了我们浙江画院的特聘画师——聘地县画师是比较少的,这就说明他比较优秀。后来他又要求成为我们画院的研究员,因为研究员跟画院的学术关系会更密切一点,学习的机会也更多一些。我觉得在他这个年龄段的地市画家中,他是位俊才。第二,我很欣赏他的画和他的才能。他的画无论是笔墨、布局等方面走的都很纯正、“很中国”的路子,尤其是他对于笔墨的悟性很高,属于年轻人中走纯正中国画方向的典范。如果在他这个年龄段能够再厚积薄发,成果会更大。第三,谈些我的希望。我一直坚信”金字塔”规律——即基础打得越广、越坚实,最后就能堆积得越高。因此我希望姚晓冬能够在现有的良好平台上更上一层楼。
张华胜(浙江国际美术交流协会主席):晓冬能够在花鸟画当中发展这么成功,我首先是感到非常高兴,然后是感到很不容易。他一直转益多师,四处寻师访友,所以他吸收了各方面的营养,原生态当中生长的植物也好、动物也好,是最有生命力的东西。今天我们来给晓冬开展览、做研讨会,事实上就是对他将非主流的自主体验,在原生态当中生长出来特别的作品,包括吸收众多老师作品的长处的一种肯定。
大写意这个东西可能比工笔更主观,对主观的体验更强,花鸟画完全靠自己对生活的积累,自己的家园就是自己的学院,我相信晓冬在吸收各方面养分滋养的同时,会越画越好!
吴静初(中国美院客座教授):晓冬到我这里来的时候才20来岁,小青年,但是给我的印象就是非常纯真的一个人。他每次到我这里来,拿的画都是一卷一卷的,所以我认为他整个身心都投入到这里——而且他当时开始是有工作的,后来把工作辞掉在家里专门画画,非常艰苦。他特别注重写生,从生活中吸取一些灵感,基本功的练习也是孜孜不倦。所以今天有这样的成绩,是他通过不断地努力而达到的。
从技术层面来讲,他画画笔头非常大,而且他没有忽视掉一些局部的东西。我也经常跟几个朋友在聊天的时候说,大写意不是说乱涂就是大写意了,它也应有很精到的笔触来维持,这点目前晓冬已经做得不错了,但是,我希望他今后在有些细小的地方也不能放过。
章利国(中国美术学院教授): 我刚才看了姚晓冬的展览之后,觉得有这么几点给我感觉比较深的:第一个感受,很多文人画花鸟画以后,有点模式化,把本源忘了,姚晓冬这个作品里面有很多来自于他的生活体验、真情实感的东西,这个很可贵。中国的花鸟画要想新的发展,更多的成就恐怕这是一个方向,如果都是在模式的圈子里面,那就很难跳出来。第二个感受,我觉得他的画就像吴静初的作品那样比较大气,画面的形式不同,但宽博的气息相通,“得神”这一点很不容易。第三个感受,我觉得晓冬的整个画在大气当中还是能让人看出精心的构思。这个构思不是说这个画作是琢磨了半天才画,而是通过他向不同类型的几位老师学习,有了不同的传承,有了一个“艺术苦旅”过程,所以才有了今天的面貌。
最后一点可以跟你沟通的,我觉得画不一定要画得那么大。我们学校里面现在为了毕业展览,画得越来越大,这个是不是好?应该考虑,应该思考!
张伟民(浙江画院副院长):我觉得看姚晓冬的画,是一次比一次精彩,我相信他后面的前途会越来越光明。
晓冬到北京学习没有脱离他所原来认定的那条路,到北京去学习,更多地拓宽了眼界,做了自我的对比,找到了自己。他之所以那么自信,我认为有两点值得注意:一个是他生活的感悟是非常纯正;第二个对中国文化背景之下的中国画这个体系的认同。所以他这些年笔墨越来越精,画面的开合越来越透彻。
池沙鸿(浙江画院副院长):我比较喜欢姚晓冬对画面的控制力,他把握得很灵,非常透;另外一个他能够把文人的起笔组合成一个大画面,而且不散,这个也很精彩。但是以前我一直觉得姚晓冬作品的画面是单一的,一个画家真要画得好,他应该什么都来,什么都能画,有几个长项,但是范围很广。
比较高的境界显然光靠画画是达不到的,我认为,外部的力度要加大,这是所有画画的人一辈子要追求的事情。所以我向晓冬学习,他处理得很好,而且是在大画上面能够把小画的意境做得那么大,也是他的长处。另外是共勉,一起把文化的烙印打得更深,因为光注重笔墨,时间长了,自己的个性会变得很一般,但是有了很深的文化底子,整个人会变的,你会寻求你自己个性的一些特点,再把你的话说出来,你的风格整个都会变,自然而然会出来的。
曹工化(美术评论家):晓冬画展的题目叫“我从乡间走来”,我在想,晓冬怎么唱流行歌曲了?在没有看到他画展的作品之前,我在想他今天的这个画展和以前有没有什么两样?一般说文化的、笔墨的,这个离流行应该是很远的。什么是高雅艺术?我的回答是,没有人看的、没人听的艺术就是高雅艺术。我一看他还是以前的方向,我在想,他的“流行歌曲”也没有多大改变。我自己给他做了定义,他是“文人情结,大众情怀”。比如说画孔雀,肯定是大众的,因为有很多人特别是文人不画孔雀,但是你在画孔雀的时候,你怎么把文人东西填进去,填得更多?所以还是要在传播的基础上再归到自己的内心,你的世界是跟人家沟通当中建构起来的是什么?你这个世界怎么在和大众沟通?
实际上,如果用理性感性来说的话,用我的说法,你在笔墨的感性就是文人情怀,笔墨当中的理性就是大众,你就是在这两个之间。
凌大纶(嘉兴画院院长):首先我很肯定晓冬的一种勇闯精神——踏入社会,争取自己更大空间的一种精神。我们嘉兴是一个相对小的地级市,今天能够到省城来开办画展,是开了先例,了不起。
晓冬的大写意花鸟画有一种精神、一种气势,有很多人喜欢,而我还欣赏他的小品,我觉得他的大作品之所以被很多人接纳,应了古人的一句话:“大画要当小画来画。”
黄河清(浙江大学教授):晓冬用“我从乡间走来”为展览的题目很有意思。我是临安人,我的第一本书首先献给我的母亲,第二个献给我的老家,一个人家都不知道的地方,有的人往往会因为自己的乡土而自豪,晓冬说”我从乡间走来”可能有这种乡土情结——因为我觉得嘉兴这个地方从元明清以来一直都是文人汇集的地方,那地方画画、写诗、写文章是一个很有渊源的地方,所以还不如说”我从嘉兴来”——是从有文化的地方来。
下面讲讲我看他的作品,其实我觉得晓冬的东西还是有特点的,因为现在的画家很多是只会画画,不会写书法,更不要说写诗歌了。但是晓冬对自己的书法很自信,经常一幅画中一半是书法。确实,晓冬的书法写得很不错,也许诗还写不来,但是晓冬在他的画旁边会题一些带点文言文的文章,我觉得很难得,因为现在很多的杭州画家动不动用现代汉语什么什么歌,这是我在写文章当中要嘲笑的,半文半白写一点也比所谓的现代汉语要好,我觉得晓冬的创作比较平衡,画、书法、文都有一定的注意。第二个特点晓冬的画里面用墨,很多地方让人感觉一种所谓的淋漓。另外对他的一些大画的感觉不如我对他的小品,大画跟很多朋友感觉一样,会显得空一点,有的时候没有像小画那样画面构成这方面更有丰富的东西,当然这也给所有画画的人提了一个醒:大画是很难画的。
胡候林(浙江国际美术交流协会秘书长):姚晓冬为了这次展览动了很多脑筋、画了很多好画,很有成就,特别是用笔、用墨方面显然比前些年进步了不少,要向姚晓冬表示祝贺。
顾建生(余杭画院院长):姚晓冬的画非常精到,他吸收了多家面貌,还有自己的个性,这很不容易。刚才有很多老师提到过,现在很多人都用各种很细小、很花工夫的一些内容来对付画画这件事,其实,画画的人都清楚,这样的画涉及到的品评并不见得有多少高,真正的一些高深的东西,是你用怎么样的东西打动人,晓冬用他的画充分体现出来了,那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流露。
邢鸽平(浙江画院办公室主任):晓冬画展名字很朴素、很率真,就像他的作品中表现的那样,给人以清新的感受:宁静、祥和、温暖,在喧闹的城市里吹进了一股乡野的气息,带着泥土的芳香,我很喜欢他的画。
赵跃鹏(浙江画院专职画师):姚晓冬没有受过科班的训练,这使得其在作品创作时更加地自由不拘于程式。加之其聪明勤奋知于自学,使得他的作品并不缺乏传统的笔墨功夫。其用笔施色沉稳厚朴,既得黄宾虹、来楚生、吴昌硕诸家之法度,又因其性情所爱自有意趣。尤其在水与墨的运用上更是娴熟精湛,在浙江画坛上具有鲜明的特性。
窦金庸(金华画院常务副院长):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我们为生存奋斗,为衣食奔波,先人的“闲情”之于我们已是一种陌生和奢侈,“闲”不是恣意的欢虚,而是宁静悠远的心境,也不是高贵者的特权,而是每个热爱生活、善与思考的人都应该享有的心灵的自由与舒展,这是我今天看了“我从乡间走来”姚晓冬写意花鸟作品展的体会。
孙海锋(浙江画院山水研究员):姚晓冬自幼生活在农村,年长后去过很多地方,但最令他心仪的还是家乡淳朴的民风,四季花香的田野,晨暮鸟语的故园……他沉溺于对自然最原始的热爱里。那些普通的花草在他的作品里幻化成清润的墨色,时而静寂,时而喧哗,时而淋漓,时而绚烂,伴随着有节奏的渗化、宣泄,晓冬在一种忘我的状态里勾勒、涂抹。他在创作中很少起用草稿,所有的最终效果都随着第一笔落寞的感觉找到它们应有的位置。他把蕴积的情感完全融入自然的一草一木之中,呈现出一种充满生命诗情的品格和活力。
姚晓冬:本来已经想了一肚子的感谢的话也没有机会讲,在这里向各位在座的领导、老师们、前辈们、理论家们、一直关心我成长的朋友们表示感谢,感谢大家,请大家多多批评,多多指导。
以下为特约评论:
姜宝林(浙江画院艺委会委员):早在2002年晓冬第一次请教于我,我就感觉后生可畏。他不但传统基本功扎实,而且作品中透出一股难得的清逸之气、爽朗之意。其充满乡间味道、饶有别韵的系列水墨画中,可以感受到晓冬对乡土的炽爱和有一颗可贵的感恩之心。从后来的第十届全国美展中获得铜奖的《萧瑟秋风》作品中,证实了我当初对他的认可。
2005年至2007年的两年间,晓冬在我任教的国家画院工作室学习,除写意花鸟外还兼习山水。从临摹、写生到创作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同时又勤练篆籀、碑刻之书,对中国书画精神的把握理解和笔墨功力的积累都日趋深厚。特别是淡墨用得很好,淡而厚,厚而润,墨气淋漓,着实让我甚感欣慰。其间创作的《吉冬》、《春雨消残冻》、 《版纳之晨》等作品在重要展览中获得好评,并得到了学术界的关注。
当然,晓冬还尚年轻,常有或这或那的问题需待克服,也正因这分年轻,才值得我们给予更多的期待,我坚信晓冬的艺术道路将更行更远。
薛永年(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姚晓冬的花鸟,或随手写来,笔简神生,性情流露;或略参写实光暗,更显光风霁月,别具一格。
王 镛(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姚晓冬具有江南才子的才气,在姜宝林精英班进修一年,写意花鸟画大有进步,尤其在构图上获益匪浅。导师多次引证李可染先生的观点讲解艺术辩证法:辩证法讲究对立统一,在一幅画里先制造很多矛盾对立,最后再统一转化为和谐,就是最好的画。构图也是讲究对立对比,最后再统一和谐。姚晓冬的作品就是讲究对立对比、统一和谐,正是遵循了这种艺术辩证法。他的《花时往事》、《寓目自幽蔚》等花鸟画,正是掌握了构图穿插结构、虚实对比协调的气势和节奏,取得了画面和谐的效果。
梁 江(中国美术馆副馆长):姚晓冬的画给我留下的印象很深刻。他画很好,能够体现他的那种天性。他的画画到了一种随意的境界,比较生动,比较有灵气。我是第一次看他的小品,他小品可以说画得相当不错,我评价是很高的。就单拿小品出去,现在的画家能够画得那么自如的小品是不多的,他的感觉不错。他悟性好,笔性好,一定要保留住这些天性。
毛建波(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多年画画的基础,使姚晓冬可以凭感觉挥洒,他对生活的感恩和感受,对自然的热爱之情,都蕴含在无语秋色中,让观者体味在心间。
郑 工(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姚晓冬,手上的笔墨功夫好,所画之物富于神情,极其生动。如一条鱼,便“搅碎一池春”;一只鸟,快步“忽到画间”。瞬间形态,倏然而逝,没有敏锐的观察力根本无法表达。但静态之物,要画得生动而有情趣,则需一番更深的功夫,如古人所言:“手挥五弦易,目送飞鸿难;”亦如其《积雨初雾》中小鸟凝视的眼神。
赵立忠(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潇洒自如,风度翩翩,颇具天趣。想到某剧中的一句台词:“美哉少年!”用时下话说:回归自然。
刘龙庭(人民美术出版社编审):天野晓冬,生于海宁,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海宁曾有国学大师王国维、诗人徐志摩等大才诞生地),笔墨酣畅,妙趣纵横,收放自如,方为上乘。
吕品田(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姚晓冬的东西很生动,尤其他笔墨很有趣味,也非常空灵,敢画,放松。可能他是心性比较活泼,性情飞扬的那一种,心性、笔性都非常好。他的墨色处理有特点,墨师于古,对墨的认识比较有深度。他的墨色会让画面空灵、滋润,会让人产生很多想象。如《修羽临风》这张画是很有想法的,是很别致的。一个孔雀朝画面里面走,那种风的感觉都表现得比较好,有一种意境在里面,这幅画肯定是经过很好的构思的,是一幅充满想法的作品。
王 平(《美术报》副总编):姚晓冬是一个半路出家的画家,他做过小生意后来才决意以画为业,可谓先商后画。其中的艰难是难以想象的,但晓冬坚持了下来,并以自己的执着走出了属于他的艺术之路,这是一个艺术青年对艺术的热爱和执着的追求之路。晓冬更是一位有天赋的水墨画艺术家,他善用浓墨,尤于水法有所得,画面于单纯中见丰富,在诗意中追清冷之境。
研讨时间:2009年10月16日 研讨地点:浙江画院展览馆
学术主持 谢 海
研讨嘉宾:张谷良、孙 永、张华胜、吴静初、章利国、张伟民、池沙鸿、曹工化
凌大纶、黄河清、胡候林、顾建生、邢鸽平、赵跃鹏、窦金庸、孙海锋
特约嘉宾:姜宝林、薛永年、王 镛、梁 江、毛建波、郑 工、赵立忠、刘龙庭
吕品田、王 平
文字整理:诸葛静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