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40版:书法周刊

朱永灵“买菜去”

■本报记者 蔡树农

  11月28日,从来没接受过书法家个展的国家级美术馆——深圳何香凝美术馆举办了“写到平常——朱永灵书法艺术展”,来自北京、江苏、浙江、湖南、河南、深圳等地书法美术界知名人士尹吉男、王冬龄、梁永琳、李军、陈松长、刘涛、唐吟方、陈浩、孟会祥、鞠稚儒、高卫平、张智重、车蒂麟、王晓松、周海南等纷纷到场祝贺。中央美院副院长徐冰、日本每日书道会最高顾问稻村云洞等为“写到平常”书写了赞扬与批评文字,著名策展人冯博一担任艺术主持:“朱永灵的本职工作与书法不太搭界。工作上他需要在现实中应对各方,而在书法艺术上,他不事张扬,为人低调。他虽然不是那种表面很有直接现实感的书法家,但对当代现实的状态却也十分关注。汶川地震后他创作的‘《天国书信四十九札》——寄给汶川大地震遇难者的信’,反映了他的敏感与朴素的情感。也许他对书法界的‘用世’学不来,或不愿如此,偏于独思,绝不随波逐流,试图保留一处书法艺术的个人园地,抑或还有一点象牙之塔的中国传统文人的逸趣。这也为他与当下书法界‘江湖’的隔望作了注脚。不愿意卷入‘现实的狂欢’,而是在‘媚俗的混世’里求得一个心灵的纯净,甘愿本乎于心,顺乎于道,如此而已。”

  《心经》、“海客谈瀛洲”是朱永灵“写到平常”的内容,“为人民服务”、“买菜去”更是朱永灵“写到平常”的平常内容。平常心的朱永灵用平常的行为书写、办展、出书、做人,书写的平常和平常的书写在朱永灵身上非常柔和地结合在一起。他的书写首先是为了自己看,他当然也喜欢别人看他的书写,但却已不十分看重别人的看法,平常是他对自己的要求,也是对别人的要求。平常的常态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做到的,所以就有了要求有平常心的说法。真懂平常心的往往觉得平常是一种伟大,做到平常是大不易的,于是,翻翻书法历史,纵然眼花缭乱,拂去尘埃到底还剩几个平常的书家应该是屈指可数的。平常是道,得道者,始可“心无挂碍,笔墨圆融”。

  平常是力量,来自平常的力量无坚不摧。传统是一种平常,现代是一种平常,朱永灵用做菜的本领高明地烹调出一道传统与现代的美味佳肴,尤推他的简帛书为品牌。朱永灵的简帛书不知何以为范本?处处彰显古人痕迹,处处渗透个人面貌。夸张、变形、篆化,似歪非歪,抱朴见素,可以负责任地评价:在当代简帛书从气息到形式的突破性创作中,朱永灵的清新古拙都走在了最前沿,尽管他没有自居简帛书名家,甚至竟没有引起书坛的广泛注目,仍不妨碍他在书史中的地位和对今后简帛书发展的影响。

  “永灵有一雅号,叫‘若无’。这既是对永灵的解读,更是一种心境与追求。‘若无’不是虚无,而是若有若无的一种状态和境界。”(陈松长)“若无”的平常如一滴不落地的水“可以长久地在空中停留,随风而栖,变幻各种嘴脸——云和烟、水和霜、雨和雷;海市蜃楼、七色彩虹、太阳之侧的金色花边。”(李军)

  “南国竞花放,香凝墨佛中。简帛秦汉梦,行草晋唐风。智者清泠业,愚氓热闹丛。若无还若有,无有有还空。”朱永灵“买菜去”,很平常。


美术报 书法周刊 00040 朱永灵“买菜去” 2009-12-05 48256DEA008181F54825767E0057C1CA 2 2009年12月05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