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05版:视点

2009美术报年度人物获奖者颁奖词

  许江

  身为美术学院院长,许江以他“多元互动、和而不同”的教育思想,引领着中国美术学院向“大底盘、高层次”的美术教育模式转型,实现了这所老牌名校的跨越式发展。身为艺术家,我们总能感受到他诗性画笔下的艺术流淌和最新探索。身为浙江省美协主席,许江倡议并历时三年打造的省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作为2009年新落成的浙江美术馆开馆展之一,吸引了来自社会各界的目光。

  许江,怀揣使命感,以执着、热忱,对艺术家、教育家与组织者多重身份的结合作出了完美诠释。

  张海

  2009年,张海在杭州、上海、南京三地举办题为“创造力的实现”书法巡展,以个人的“书法行为”掀起了书坛对书学本源性的思考。本次巡展使书法艺术成为公众的热门话题,极大地提高了书法艺术的地位和公众认知度,促进了南北书风的交融,对于推动当代书法艺术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方增先

  作为20世纪后半叶现实主义中国人物画创作的代表人物之一、“新浙派人物画”的奠基人和推动者,方增先用艺术上的晚年“变法”和对当代中国画现状的质疑,诠释了一位老艺术家不断求变革、图创新、不懈探索的艺术实践历程。

  正所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王伯敏

  新时期,有许多在中华民族璀璨文化中占有相当重要位置的民间艺术正在离我们远去。

  民间艺术具有其他艺术所不能替代的价值和作用,王伯敏在已编撰出版《中国民间剪纸史》的基础上,配合史料,结合自身收藏交流而来的剪纸作品,汇集为一场用实物作实例来陈列、较为全面地介绍中国剪纸艺术的展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我们重视保护传统民间文化作出了示范。

  吴冠中

  在中国美术界,吴冠中不仅是一个多产的艺术家,同样也是一个举足轻重的评论家。这位美术界传奇人物、艺术市场执牛耳者,两次大规模向国家捐献自己作品,让人敬佩。对于自己那些在拍卖市场上频频被拍出高价的作品,吴冠中说:“作品不是遗产,是给国家和人民看的。”

  潘公凯

  作为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潘公凯提出大学之大不仅要有大师,也要有大楼,引发了对中国高等美术教育发展的宏观观照。在上海世博会的中国国家馆设计中,由潘公凯领衔并担任方案总设计师。而在美国商业周刊2009年评出的世界30所最好设计学院中,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作为中国大陆唯一的一所设计院校位列其中。

  杨晓阳

  以“大美术、大美院、大写意”理念为人们所熟知的西安美术学院原院长杨晓阳,在2009年4月调任中国国家画院院长后认为:画院之“大”,是区别于美院的“大”。杨晓阳大胆提出国办画院的五大职能:创作、研究、教学、收藏、普及。并提出了改革中国国家画院的“五个一”工程,及成立7个二级研究院的构想,以崭新的思路回答了画院向何处去的困惑。

  李节平  

  李节平的《小夫妻》并非只有一张,为了成功塑造这一题材,他画了很多。

  2009年9月在湖北武汉开幕的第十一届全国美展油画展上,李节平用一对“小夫妻”吸引了众人的眼球。

  看似平淡的画面,反映出当下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中人群迁移这一社会现象。有专家评价:该画的精神内涵代表了年轻人踏实劳动的形象。

  吴长江

  在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吴长江作了题为《熔铸中国气派 塑造国家形象》的工作报告。身为中国美协常务副主席,吴长江在工作中尤其注重对青年美术家队伍的培养,由他提出实施的“中国青年美术家海外研修工程”,于2009年9月正式启动。该工程致力于培养和造就一批视野开阔、修养全面并具潜力的青年美术人才,为推动中国青年艺术家群体与国际交流搭建了一个重要平台。

  曾梵志

  他的作品拍卖价格,代表了中国当代艺术在国际上的新高度;他的绘画,用表现主义的艺术手法聚焦了当代人的焦虑与异化,反映了高科技文明中对人性的反思。

  他,就是曾梵志。


美术报 视点 00005 2009美术报年度人物获奖者颁奖词 2009-12-05 48256DEA008181F548257681005B946D 2 2009年12月05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