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14版:画家

文章导航

己丑端阳小记

《公车上书》创作随笔之一

  己丑端阳小记《公车上书》创作随笔之一

  ■孔维克

  自习画以来,我从未品尝过专事画画的滋味。尤其是在山东美协工作的二十多年来,白天几乎全是为了美术组织工作而奔忙,画画则往往在每晚的子时以后,所以我有一方闲章,印文是“子时逍遥”。

  这次承接的《公车上书》大型创作任务,给了我一个整工夫画画的机会。因为,不仅这活儿确实需要一个整块的时间进行探索、思考、试验、制作,而且这堂而皇之的“国家订件”也能使领导关怀、同行理解、亲友支持。于是,我就有了一个封闭创作的“堂而皇之”的理由。但自今年春节后即去京筹备“山东花鸟画作品展”,返鲁后又为“两个大展”而奔波,即第十一届全国美展、第七届全国体育美展同时启动。我“周游”全省发动展览的创作,与各市地的画家们进行讲座和座谈几周,“封闭”前在安排好单位工作、社会应酬、党派活动等等后,到真正下决心躲出去搞创作时,不成想离交稿的时间也就仅仅只剩下一个多月了。想想其他参加此工程创作的画友们,都已投入了一年多的时间专事创作,心中格外的焦虑。

  因这幅画的尺寸实在太大,在济南市内竟找不到一块合适的墙面去画它——现代的建筑为了适应人口的膨胀,楼的“层高”越来越低了,经多次托人、反复探访,好不容易才在一处新建工地中找到了一座楼的阁楼。这阁楼的屋顶是斜坡的,最高立面的墙体高度可达4米半、宽度能达6米多,这刚好符合我这幅3米乘6米特大尺寸作品创作空间的要求。它位于济南南部山区的仲宫镇,离市区三十多公里。

  我很珍惜这有生以来第一次拥有自己可支配的时间,及第一次拥有的一处不被打搅的独立空间。这里没有电话,除代找房子的邻居小伙子小于外,所有人都不知道作画的这个地点。我只要把手机一关,则幸福地进入了一块无人干扰的独立艺术天地了。

  为了节省时间,我每天只在下午5点左右做一顿简餐,这饭也只是煮一碗面条或下十几个速冻水饺。早晚餐均不动烟火,早上是撕几片紫菜并撒上一小撮干虾皮,用开水冲一碗鸡蛋水;半夜的加餐是一杯牛奶及三片饼干 (这一个月下来,远离酒局、远离应酬,体重竟减了10斤,朋友们都说我看上去比以前精神些了。人们实际上需要很少的营养,即能很健康地维持生存,吃多了反而会坏事),这样我每天可以工作近20个小时。

  小于不仅对我照顾很好且对这张画也倾注了感情,他欣喜地盼望着这件作品的每一步进展。在画正稿前期他经常给我做模特儿,我亦把他的形象画了进去,这更使他觉得已将自己的生命融入了画中。他下决心要做好我衣食住行的后勤工作。我婉言告诉 他我需要静静地画画,不想让任何人知道我在这儿,也不需要他天天照顾。他以为我客气,又担心我因生活得不好而影响创作,一再坚持要天天来照顾我。我强调说:一是这作画的地点他要对所有人保密;二是如我不招呼他,也不许他来打搅我。他第一条做得很好,连最好的朋友他都“打死也不说”,而后一条则差之甚远矣。

  有好几次在我正专心地研读资料时他却冷不丁地来敲门,不是送饭菜就是送水果,我发现他还是不明白,就干脆直截了当地告诉他“以后我不叫您,请千万不要再送东西来。另外,如来的话,也一定要提前告知一声,不要贸然敲门”。

  就这样日夜轮回,鸡鸣狗吠,不知不觉已过去了二十多天,这张画的主体人物群像也勾皴出一大半。

  有天早晨,我打算用泼墨加皴擦法画左下角的那块石头。虽然它位于不起眼的一个角落,但因处在画面的最前面,且在这幅以表现人物为主的作品中,它是为数很少的几件点缀之一,比如还有画面左面的古柏树、石狮子、紫檀椅等,所以这些“配景”必须画得很出彩,画面才能有夺人的效果。对这块石头我颇费脑筋,设想着如何进行前后的步骤,才能笔笔相接,互生互发,趁湿一气呵成,气韵连贯。可就在我几经酝酿情绪并调好水墨,刚刚放笔涂上一大块墨,正欲进行第二步调整时,“嘭!嘭!嘭!”突然响起了敲门声。这是久违的声音,因从没人知道我在这儿,这会是谁呢?我本能地一下子丢下笔,怒气冲冲地跃上前去猛力一把拉开了门。原来还是小于!遂训斥道“你怎么又来了?”他马上将一脸笑容收敛为半脸惶恐,愣愣地盯着我:我低头一看,自己只穿一件裤衩,打着赤膊,也很狼狈。他结结巴巴地说:“对不起,我一个多礼拜没来了呀!这次是来给您送粽子,今天是端午节,祝节日愉快!我不耽误您画画,放下就走。”听了他的话,我顿感失礼了,马上穿衣服,把他让进屋,看茶。然后我继续接着画那块石头,以防干掉,并边画边连“教育”带“吓唬”地说他,“你看见没有,正画了一半就被你打断了,干了就接不上了,这块石头要是画坏了你可要赔啊。给你说过多少次了,以后千万别再送东西、随便敲门了。”他唯唯诺诺,连连称是,说下次再也不敢。

  哦,今天是端午节!我看了一下日期,阳历是5月28日,阴历是五月初五。送小于走后,我坐下来习惯性地倒上了一杯茶,想起了以往每次逢年过节,都要亲手编一段短信发给一些亲朋好友,也有不少人发短信来互为祝福。已经关机好些天了,不知是否有什么重要事或短信在“空中蒸发”了,于是赶紧打开了手机。不成想它“嘀嘀嗒嗒”,“呜里哇拉”一阵乱叫,好家伙,不一会儿二百多条端午节的祝福短信暴拥进来。不过,内容几乎是清一色的礼貌性、矫饰味、煽情味很足的公共口气的公式化短信,并且这些短信虽然是来自天南地北的朋友,其中有不少短信内容竟然会一字不差地重复,可见真的是“天下短信一大抄”啊。现代人真情实感越来越少了,连感情也在打包批发,拜节短信几乎成了只为说明大家还在联系或象征性地祝福、而不注重实际内容的一种时尚文化、泛文化、俗文化了。

  比如这次收到的比较多的信是“杏叶尖尖已泛黄”、“粽香三层比蜜甜”之类的内容。天啊,这与端午节的原寓意已经差了十万八千里了。节日是我们民俗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个节日的形成都是我们古老文化的岁月积淀,民族整体记忆中的精神遗存,是我们传统文化的重要基因。所以,不少著名的学者都呼吁要守住我们文化的根,比如将洋节中的情人节、母亲节改为中国的“七夕鹊桥会”、“孟母教子”,教师节改为“孔子诞辰日”,把端午、清明等传统节日列为国家法定节日等等,都是这些有识之士呼吁在饱受西学浸润的当代民众中推进传统文化教育的积极举措。

  我想起了我所画《公车上书》中这群人所处的年代。正是他们在百年前呼吁变革,才将东方的这个古老民族推向了现代进程,由此生活在今天的我们也带着对传统的再认识,来审视我们民族的过去和我们曾经的足迹。

  于是,我在手机的显示屏上用手写笔画拉下了如下的短信:

  屈原怀石古音远,

  粽叶飘香两千年;

  龙舟竞渡亦成俗,

  民风不语忆先贤。

  (近段在大山沟里封闭搞“国家重大历史题材”《公车上书》的创作。不知昼夜星期,忽收拜节短信方知端午节已至。维克作打油诗祝您节日愉快!)

  短信发出后,换回了一大批问候性的回复短信,这些信就与那些信显然不一样了,带有很浓郁的人情味,一看就知道是他们自己用心编写的,投桃报李的古训,至今亦然啊。比如严庆清“要劳逸结合不宜劳累过度,相信你这次静心创作,坦荡思考,必成大作,节日愉快!”,陈鹏同“诗作得不错,亦祝《公车上书》更上层楼,同贺啊!”,李毅峰“太累了老兄,做美术领导替人作嫁衣,挤掉了自己的创作时间。不过这种经历一般画家也没有,正可积聚生命内涵,并化作笔墨精神,相信《公车上书》会是这种力量的迸发,保重啊!”,何家英“这把年纪了,还能有忘我创作的境界真是太难得了,祝你节日快乐,创作顺利!”,吴长江“端午节好,祝创作更上层楼,取得大成功!”,杨明义“成功是勤奋努力、聪敏谦虚和豁达大气的总和,您在证明着。”,孔紫“诗作得真棒,祝你创作也棒,身体更棒!”,陈光林“这是一首让人思考的好诗,祝创作顺利!”……

  这其中尤以孔祥林的回信最有意思,也是一首诗:

  端午快乐!接短信后知您闭锁深山创作《公车上书》,您说接贺节短信才知端午节到,因成一诗为记。

  深山闭锁濡毫忙,

  皴染公车意气昂。

  沉浸上书颠日月,

  不知世上已端阳。

  预祝大作成功,早日面世!孔祥林于曲阜

  又过了20天,作品在北京进行后期调整完成。亚洲美术家网络电视台的艺术总监任逸率记者们赶到位于京郊我暂借作画的“浒苑画室”,拟抓拍我作品的后期调整过程及题字、盖章的镜头,并作一次现场的采访。

  采访我的葛文婕是刚刚从中国政法大学毕业的见习记者,她拿出了一个小本子,上面罗列了一些提问要点,其中有一条是“听说你是封闭在大山里搞创作的,废寝忘食,竟然忘了端午节,还写了一首诗,是吗?我背给你听……”

  我傻眼了。我怎么像是置身在中央台朱军执导的《艺术人生》节目中了呢?心想,哼!也许是我发了不少短信,恰巧有收到信的画家给她看了吧。因为他们是按文化部的计划,赴全国各地“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签约作者的创作现场进行采访的专题摄制组,没准哪个画家顺便告诉了她。

  不想她接着又说,“随后孔祥林先生给您回了信,也是一首诗……”呀,真神了。孔祥林是曲阜孔子研究院副院长,她不可能认识,我也没给任何人看我的手机短信呀!这一回我可是真的傻眼了。

  她说破了,原因其实很简单,她是上网用“Google”搜到的——孔祥林有“博客”。她坐在电脑前,只要一点击“公车上书”四个字,与之相关的信息就会集中到她的视野中来,我这传统的思维和推理方式真是有点跟不上趟了。

  现代社会,互联网在悄然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生存观念。网络使信息变得那么快捷、便捷,使人变得那么无隐私、无隔阂。互联网使我们生存的空间变小了,这个世界真的成为“地球村”了,何况我们大家都生活在掌握着同一种语言和思维模式的“村东头”呢。

  “公车上书”的那群清末举子们,发出了世纪末的呐喊,将历史的车轮滚滚推动,他们可以欣慰的是,“强国梦”在今天变成了现实。但他们想不到的是,围绕着他们后代的更大困惑却是精神家园的丢失。

  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呢?

  2009.6.20于济南仲宫镇


美术报 画家 00014 己丑端阳小记 ■孔维克 2009-12-12 美术报000142009-12-1200023;美术报000142009-12-1200024;48256DEA008181F54825768700131451 2 2009年12月12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