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和”之境
■胡 莺
在周韶华的《大风吹宇宙》系列作品中,《大山大河》与《遥望星空》是两种不同题材内容与表现形式的创作。如果说前者是以直抒胸臆的方式描绘祖国的大山大河、表现华夏民族之魂,那么,后者则是借用了绘画的形式来抒发宇宙之游思,这无疑是周韶华在艺术道路上的又一新的探索。
但是,这一探索并非形式、笔墨的创新,而是跳出绘画本体语言的局限,进入到艺术家所理解的“大美”之境,这种境界在感官上一如楚辞的飘逸与流动、汉赋的华丽与磅礴。显然,它是一种更高层面的探寻——基于实践之上的精神探寻。在此,对于周韶华的作品而言,似乎无须再作有关笔墨形式的讨论,亦不必纠缠于绘画语言的创新问题。纵观其作品,从开始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画革新之旅的《大河寻源》,到《梦溯仰韶》、《汉唐雄风》、《荆楚狂歌》等一系列表达深度历史思考与文化关怀的作品,到总括式的《黄河·长江·大海》艺术三部曲,再到《大风吹宇宙》,周韶华探索的脚步从未停止。
上世纪80年代初,周韶华开始了第一次黄河万里行并孕育“大河寻源”的母题。这一行为所形成的最直接的结果是,一批在内涵上与传统文化之源相扣、在形式上却极具现代意味的水墨画的出现。此后,无论是对仰韶文化、荆楚文明的追溯,还是对汉唐精神的探寻,周韶华的立足点始终在于关注历史与民族文化,他以独特的视角与方式,建构了一套完整的战略体系与理论思想,并用实践与此相印证,将传统绘画精神作了新的演绎与呈现。有了上述主题的铺垫,《黄河·长江·大海》艺术三部曲的出现应是必然。至此,艺术家此前所有的实践与理论似乎都有了一致的归属。然而,周韶华的艺术思想与其创作的特质,决定了他是不囿于此的。
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周韶华的艺术理念,与此暗合,他依托于理论体系支撑下的创作,在每一阶段都是相互关联的,不仅有横向的铺陈,而且还有一以贯之的纵向的主脉,从而形成一系列稳定的路向,并始终是以中华五千年文明为主脉,用追溯民族文化之源流的方式具体地展开,上追天地之道、下启万物之思,从而达到一种真正的大和之境。
在以《遥望星空》为母题的一批新作中,周韶华的艺术视角又从历史的空间中抽出,升华到苍穹的宇宙星空、生发出对天地万物的思考。从色彩斑斓的星空中、在浩瀚无垠的天空里,我们可以看到艺术家激情澎湃的、对宇宙的追问与抒怀,体会他沉着冷静的、对万物的思考与感悟,所有这些,都源自作者内心真实的情感,而熔铸这些情感的作品,成为“大美”与“大爱”的载体。贯穿其间的,是周韶华坚持不懈的实践、及其对艺术本真孜孜不倦的追求与领悟,艺术的灵魂与生命,大抵在于此。
这里需要指出的一点是,即便《遥望星空》在创作题材和思维上无形中与中国古代的哲学观念有着某种契合,但不能因此将其生硬地套上哲学的光环,毕竟在艺术的层面上,这些形而上的概念,若不经分析与实际结合、而一味套用,便会过于沉重与空洞。对于艺术创作而言,缺乏文化体系的支撑、单纯追求形式美与绘画语言的革新,固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作品的深度;但无实践支持而一味空谈大美术、大文化,也并非一定就能提高艺术的境界。周韶华的作品可以说是两者间的平衡:历年的不断写生与寻源,奠定了其创作的基础;而不懈的思考与创新,造就了其作品独特的面貌与深度。总之,他持续地用实际行动与策略的方式来阐释与印证自己的主张,这也是其不断推陈出新的原因之一。同时,这些现象也可以归于一点:周韶华有着很多艺术家所不具备的理性的思考和战略的眼光,以及高度的文化自觉意识与历史意识。
以此反思,当下艺术创作中出现的种种浮躁、商业化与过于功利性等现象,究其实质,或者与现今社会中真正意义上的、一以贯之的传统的缺失有关,这种缺失往往使当代的艺术发展缺乏一种稳固的根基。那么,当我们的艺术在传统与创新间徘徊、在本土与外来间困扰、在名利与欲望中挣扎、在浮华与市俗中沉沦时,是否能够沉静下来,重拾这种一脉相承的传统与精神,并在此基础上建构一种积极的、与时代特征相符的文化呢?我想,答案应是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