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视点

《热血一二·九——北平一二·九学生运动》创作笔记

■张江舟

  (一)

  自从接受创作《热血一二·九——北平一二·九学生运动》这幅作品的任务始,耳边常有对此项创作工程的质疑之声,归结起来不出以下两点:一是艺术创作功能主要在审美、言情怡性,过多的思想负载只能削弱绘画的艺术性,使其流于说教;二是中国画的笔墨语言有其自身的规律性,无法驾驭大场面、大主题的人物画创作,此类大型人物画创作是对中国画笔墨的悖反,只能使笔墨语言平庸化功利化。

  两种观点自有其存在的理由,其共同点均是立足文人画的立场,以文人画的审美视角、文人画的笔墨标准为基本参照。两种观点共同折射的是对20世纪初以来,以徐悲鸿、蒋兆和为重要代表的写实水墨人物画的审美功能、创作方法和笔墨形态的不解。

  中国画至明清,文人画一枝独秀,审美功能的无限扩大,成就了中国绘画以写意性为突出特点的历史高峰。然而,近代中国社会风起云涌,书斋不再宁静,“华北之大,已安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一二·九学生运动”中,清华学生印发的《告全国民众书》有此语)。以现实人生为题,以表现民族意志,畅扬民族精神为突出功能特点的写实水墨人画的兴起,顺应了时代对英雄主义、爱国主义的精神渴望。近百年来,以写实水墨人物画为重要代表的中国水墨画的巨大进步,已是不争的事实,我们可以找出一百条理由充分阐释其巨大的艺术贡献和现实文化意义,其中包括与文人画的文脉关系。我坚信此项创作工程将是中国当代文化史上的重大事件,我的这幅作品也将是我一生创作历程的重要标志。

  (二)

  “不可流于概念图解,不可流于道德说教”是本次创作的思维要点。我们曾经有过失败的教训,“文革美术”是其极端的表现。

  我为这项创作写下6条文字,是为“六法”:1、壮阔的精神气象;2、崇高的审美境界;3、深切的人文关怀;4、典型的地域特点;5、真实的情感再现;6、大胆的艺术追求。

  依此“六法”,将由“一二·九学生运动”展现的壮阔精神气象作为此幅作品的精神主题。画面以类似纪念碑式的对称构图,强化“仪式感”,突出崇高的审美意象,石狮子与前门楼在寓意强权政治的同时,突出了北平城的地域特点。画面下半部主要由三组人物组成:中间为北平学生游行的队伍,右侧为爱国民主人士,左侧为军警镇压下的学生。显然,三组人物并非同一时空下的瞬间再现,而是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人物的组合。此种艺术方式,不是真实场景的呈现,却加大了画面的精神容量。人物刻画上,在激越、义愤、不屈的整体氛围中,尽可能地突出人物个性。对中间部分的三个女学生的刻画我有如下设想:中间穿棉袍、着布鞋者出身工农,性格坚强,信念坚定,身上颇有几分领袖色彩;右侧女生出身富贵,性格平和柔弱,置身游行队伍中,略有几分怯弱;左侧女生人称“小眼镜”,性格活泼热情,且有几分调皮。三位女生性格不同,却有着共同的爱国意志和理想追求。

  (三)

  第三次草图审查时,有专家提出画面缺少学生运动的组织性。此意见在理。最后草图时,人物组合我做了较大改动,将动态人物集中在了画面左侧,中间部分放大了列队游行的学生队伍,突出了学生运动严密的组织性。同时,将前门楼从左侧人物背后移至中央,且放大至足够的尺寸,同时出现大面积的天空,使构图形式产生了质的飞跃。由构图产生的崇高感,使作品的精神性功能得到最大的开发。城楼与人物之间的白色烟雾是在作品接近完成时加上的,一是使画面形成亮点;二是似有星火燎原之意,很好扣合了主题。另外,石狮子在原有位置上提高了20厘米,加大了威慑感,同时平衡了画面构图。

  (四)

  草图观摩时,诸位同仁均有原大草图,刻画之精微令我钦慕。但是每个画家的创作方法不同,保持作画过程的新鲜感和良好心态是我一贯坚持的创作原则,因此,我放弃了做原大草图的过程。现在看来,没有做原大草图未必是件坏事,避免了过稿过程中可能会导致的麻木疲沓的创作状态。

  这幅画落墨用了约两周时间,即完成大关系的铺排。之后,我又用了4个月的时间做局部调整。目前来看,基本达到自己设定的创作目标。创作期间闭门谢客,不计晨昏,往往当我去关画室的灯时,天都已经亮了……这幅作品,从草图到成稿历时约3年,是我投入精力最大的一幅画。

  现在看来,以如此大的气力投入此画,其意义不仅是完成了一张画,漫长的创作过程,其实是对自身知识积累的梳理与整合,是对写实水墨人物画创作方法原理的探索与深化。它一再地验证了我对写实水墨人物画的基本认识,即情节、内容、形象固然重要,但是只有作为绘画语言的构图、造型、色彩、笔墨的精神功能得以充分发挥,才是写实水墨人物画的成熟之日。

  (五)

  草图确定以后,笔墨的运用是我最为用心之处。显然,我惯常的笔墨形态无法驾驭此类大型场面,对应的审美形态也与此画不甚相符。因此,采用更平实的用笔用墨方式,同时加大线条的密度,为多层积染支起骨架、留下空间,增强画面的厚重感、整体感。这幅画许多部分积染遍数达到七八遍之多,是以往我的画中不曾有过的方式。现在看来,笔墨方法的调整适合了这幅画的要求,它既保留了我个人的笔墨风格,同时又增强了厚重感,画面中大量扭动的线条使画面有了紧张感和运动感。

  作品完成托裱后,局部用了广告白调整。这是此幅画的遗憾之处,广告色与墨色不融,在画面中起到了破坏的作用。

  人物形象的刻画较以往深入些,画头像是保持了我一贯的方法,即坚持用笔的书写性。此方法难度很大,用笔须准确,恰到好处,不容反复。赭石膏和锡管装赭石颜料的配合使用发挥了很好的作用,赭石膏细腻,不流笔痕,锡管装赭石颗粒粗,有宿墨感。两种赭石配合使用,有对比,语言张力强。


美术报 视点 00003 《热血一二·九——北平一二·九学生运动》创作笔记 2010-01-16 nw.D1000FFN_20100116_4-00003 2 2010年01月16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