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08版:鉴藏周刊

民间美术支持力量的隐患

■蓝庆伟

  1989年,“中国现代艺术展”在那个特殊时期展展停停,中国当代艺术不仅在此展中走向高潮,也在此展之后步入了展览展示的瓶颈期。1992年不仅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一年,也是当代艺术“改革”的重要年份,在创办《艺术·市场》一年后,担任该杂志执行主编的吕澎发起的“广州双年展”,高举艺术市场大旗,另辟蹊径,将当代艺术引向了市场规则,而民间美术支持力量也从幕后走向了台前。

  至今,在褒贬不一的艺术品市场浪潮中,中国的民间美术力量在推动当代艺术的发展方面起到了无可厚非的积极作用。从1992年开始,民间美术力量成为了当代艺术发展的新动力,同时,在短期无法做出积极调整的官方政策与力量面前,民间美术力量更成为了先进进步力量亦或新标准的代表。在这样的情况下,民间美术力量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并会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官方美术机构的发展。在艺术品市场的浪潮中,民间美术也是市场的受益者,正基于此,有些民间美术力量的工作出发点也让人质疑,当然市场经济规律下的操作也正是其发展的原动力。然而,作为官方美术机构的优点也是不容忽视的,对于官方美术馆来讲,固定的展览、收藏资金保证了其展览的延续性;而对于官方“赞助”来讲,更多的是通过文化部等官方机构的拨款、专项资金来完成,同时也是每年的固定任务,而这些也正是民间美术力量的软肋。民间美术力量在发展中染上了先天的疾病,难成先进和推动的“代名词”。

  2002年,自诩为中国第一家民营非企业的公益性美术馆——今日美术馆创立,拉开了民营美术馆建设的大潮。与官方美术馆不同的是,民营美术馆的资金来自于企业或其他组织,没有固定的年收入,大多期冀美术馆能够在一定投入后自负盈亏,长效发展。而熟知美术馆管理的人都清楚这一机构的盈利状况,其仅有的门票收入和场馆出租等难以为继其庞大的开销,这不得不使其参与到市场中。在管理、教育、收藏体系等方面,如不仔细解读,无论普通人还是专家,都无法说出民营美术馆与官方美术馆在运作和影响方面有什么本质的不同,民营美术馆的出现镶嵌了太多的背景成分,而在美术馆事业推动的本质工作上,除了数量和个性的建筑,人们找不到良性的参照。

  如今,越来越多的艺术机构或民间资金用来支持、资助青年批评家、艺术家的写作和实验项目,除少数艺术机构在这方面取得成效外,大多仍在默默无闻中。在残酷的现实社会面前,基本的前提摆在受资助的对象和社会面前——靠什么相信该项目没有附加成分?靠什么相信资助资金能否到位?信任危机已是无法避免的问题。究其原因,无法做到合理化、制度化、透明化便难逃信任咎责。不信任当然也是资助对象的通病,筹备期超一年的大型民间力量组织的美术展览,在一年前的奉告中发布具体的展览日期,在“艺术读者”那里这一举动不再是筹备精密的体现,而是嘲笑的把柄——认为不可能。

  在民间美术支持力量的长效机制和创办品牌的问题上,均无法绕开经济问题,即市场问题。需要赘述的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面对全球市场经济的环节之一——艺术品市场,部分艺术工作者没有发挥其推动艺术发展的本职责任,而是对艺术品市场进行彻定的否定和因噎废食式的鼓吹,在如何度过危机和健全艺术品市场方面毫无作为。在上世纪90年代初,贫困的批评家们丝毫没有忘记自身的职责,面对“艺术市场”这一天外来客,进行客观的辩论、规则的译介、方法的健全、法律的健全等的推动。面对复杂多变的环境,国内的艺术品市场至今都有其缺点在里面,然而与以往不同的是,在信息时代的今天,获得国外先进的、规则化的各种方法早已不是什么难事。遗憾的是后起的享受过市场甜头的艺术工作者变得狂躁与不负责任。当代艺术不是金钱的聚宝盆,而是大家的阵地,更不是某些人或某些机构“孤纵”的借口,穷尽当代艺术品市场资源的做法显然更是不可取的。危机面前,积极推动当代艺术各方面的建设与健全乃是正业,而不是自顾自地完成“李自成式”的起义。


美术报 鉴藏周刊 00008 民间美术支持力量的隐患 2010-02-20 nw.D1000FFN_20100220_6-00008 2 2010年02月20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