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41版:画家

论陆永才“钟山风韵”新作

  金陵画坛的陆永才,为大家熟知的一员,因在数年前,曾一张画举办了一个展览,那是10米“明孝陵”长卷,以气势雄伟而又刻画精细而著称,此卷后被中山陵园管理局作为永久收藏的珍品。目前他又集中精力,日以夜继用两年多时间创作“钟山风韵”系列新作,即将在南京博物院展出。幸运的是我提前饱览颇有感受,他在艺术上探索求新的精神和毅力令人赞叹。

  永才画友在艺术上功力深厚,涉及面广,人物、山水、花卉无所不能。所以,南京市作协原主席俞律对他的艺术曾有过剖析,认为他是“相当遵守中国画技法,无论写实的工笔、写意,甚至有点像抽象精神的大写意,都没有离开传统笔墨表现。”

  我认为俞老上述评价,颇为确切,我还想一提的是,永才画作既反映使用艺术语言的表现形式,还能在面向生活、选择题材的思想内容上有所扩展。使主观与客观、表现与再现、情感与认识上加以统一。这是起源于作者对生活有独到的洞察力、独到的匠心经营和独到的表现形式,才能在新的形式的发现上,进一步去提炼生活、超越生活和美化生活,以开拓内容的广度与深度。

  永才画友在创作“钟山风韵”系列新作中,深入生活,收集素材,跑遍了整个钟山景区而求感觉。每幅作品,都凝聚着汗水和情思,所描绘每一景区,都曾实地反复详察,在体会、构思中进入角色,使之注情于物,寓情于景。在体现自然形态中,依附人的精神形式,把客观的内容意蕴,按照自己的客观性表现出来。

  我们不妨先来欣赏他部分作品,以领略体会其意趣。其间的《梅花山博爱阁》和《流芳》两画,均以花鸟与山水画结合的手法来妥善巧妙处理,并取得良好的艺术效果。《梅花山博爱阁》以简略写意花卉画手法以梅作前景,梅干浓淡、粗细并呈,布局纵横、参差相间。其花瓣勾厾结合,出须点蕊,一丝不苟,而中间丛梅和亭阁,则以山水画手法为之,层次分明,远近显然,意思简当,不费装饰而颇具新意。《流芳》之作,同样以写意花鸟画法,来描绘上下苍松和一群飞翔的和平鸽为前景,然后细致刻画其后的中山陵牌坊以突出主题,两者合一的手法融合自然,意象皆得。再如一些难以处理,并须简略的繁琐的景物,常借云雾来掩映而取其效。如《云水一色》之作,以钟山、琵琶湖和古城廓作为描绘实景,由于景色宽广、繁杂而很难布局落笔,即以钟山的浮云萦回与琵琶湖水面荡漾衔接为一体,以此简化了画面,并得“云水一色”之效。又如《歌溢乐台》和《翁仲》两画,也灵巧地以云雾飘忽盘桓以取其胜。更值得一提的是那幅《中山伟陵 气贯山河》大幅之作,其下端以勾勒点厾之笔,深深淡淡来描绘丛林和游客,并精细刻画其中的牌坊和陵殿。上端即以泼墨法显现山峦,其间的粗犷与细致,重密与疏朗,枯笔与浓墨的多种表现手法,均能在两相矛盾中得以和谐统一。其间巧妙之处以一丝浮云,破除画面沉闷压抑之感,得天然生动之趣。再览《美龄宫》和《梅娘》新作,可窥见他以西画的光、色,融入中国画笔墨间,并取得调和出新之妙,美龄宫周围的丛林,以中国画的点、线构成,再渗入水彩画的色彩相互交辉而成;《梅娘》那幅,其间的石像、梅林和古木,均以中国画点、线绘制,而前面的溪流,即借助西画色块明暗法为之,出笔横扫而颇具光感,其深淡、虚实,以及倒影,均历历在目,同时也发挥了中国画的水墨表现力。

  总之,永才画友在艺术的探索实践中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是可敬的;在学习传统、讲究笔墨、深入生活、不断出新上是值得借鉴的。“钟山风韵”是继“明孝陵”之作后的又一个里程碑,其间充满着作者强烈感情、想像和寄托,更令观者感染到画面中景物的强烈生命力和历史价值。


美术报 画家 00041 论陆永才“钟山风韵”新作 2010-02-27 nw.D1000FFN_20100227_6-00041 2 2010年02月27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