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44版:视点

书坛六十 过眼新

《新中国书法60年》读后

  你如果想了解新中国六十年来的书坛概貌,对新中国六十年来的书法发展过程有一个理性的思考与归纳;你如果想方便地检索新中国六十年来的书坛重要人物、事件等,对书家生平与活动有一个清晰了解和历史定位;你如果想把握新中国六十年来的书法展览动向与学术研究走向,从中分析书法创作与审美取向的嬗变规律,那你就将《新中国书法60年》置于案头吧!

  由李一、刘宗超著,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新中国书法60年》(1949—2009)对建国以来六十年间中国书法的宏大场景作了全面综述,并以人物、事件、图版、图表等支持着作者敏睿的洞察力与准确的文字表达能力。把握精专,洞明道要,详而不芜,简而不陋。在具体到相关社团、教育、活动、创作、理论及传媒出版、中外交流等相关细节时,皆得致思详雅,核而有证,图文并茂,文笔从容。

  作者在导言中提纲挈领,概括洗练,将新中国六十年来的书法抽绎综述为“考验与机遇”、“脉络与走向”、“特色与成就”,这种哲思与学理的旧纳,为本书编著思想的展开与语言铺叙的脉络提供了一种致思方向或致思方法。同时也就作为导读为读者接受作者的陈述,增强文本与读者的互动提供了清晰的逻辑起点。读者若能于此处得心会意,则如睹清风晓日,豁然醒目了!

  文艺是社会的晴雨表。书法的沉浮盛衰亦反映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在历史进程中的曲折起伏。《新中国书法60年》将书法置于新中国建国以来的大文化背景下,以全景式构图的结构,透视书法六十年波澜壮阔进程,从中窥见书法行为主体在思想观念,审美取向,创作范式、理论研究诸方面的嬗变轨迹。

  对六十年来的书法描述,作者梳理出五条线索:一是在社会背景下将六十年分为新中国成立前期与改革开放之后的两大段落,与之相应的则是中国书协建立之前与建立之后书法组织模式的巨大变化,可以说是从社会与组织的社会文艺学角度作了总结和概括。二是以书家为线索,通过对不同时期的代表书家的身份、社会影响、书法风格、艺术与学术成就的全方位研究,来深化对书法艺术历史进程的认识。书法的存在,说到底是书家的存在,不同书家处在不同的时间与空间交叉点上,作为瞬息和有限的存在物,是被文字和图像的记录成为永恒的留存。纳入《新中国书法60年》中的书家及其作品图版,何其幸也!三是以建国以来书法艺术创作由一元走向多维的格局为切入点,梳理了六十年来的各种观念、流派、风格及其走向与流变,并对主流意识与主流创作之外的一些书法现象作出学术定位与学理反思。四是以书法的学术研究为线索,对六十年来的书法理论拓展、学术活动成果等从社会意义、价值等角度作出了分析,并对专业媒体、现代媒体予以观注。五是以书法专业教育的兴起与迅猛发展为线索,对全国书法教育的历史回顾和生存现状作出概述,通过回顾过去,关注当下来展示未来,寄未来书法的生生不息于专业书法教育。

  以时间为经,以每个时段的重要事件、人物为纬,以突出时代背景与人物、事件的相互关系为节点,将六十年间的书法生态编织成一个详略得当,剪裁合宜的网络,清晰而明确,而27件附表与六十年书法大事记,又极方便读者对相关信息的记忆与寻检相关资料时的一目了然。

  前贤曰:唯非常之人,禀受清明,才智拔乎流俗,诚心一启,鬼神感格,而于立事、立功必能尽力而成者矣!翻阅《新中国书法60年》,想到焚膏继晷、尽心竭力的二位乡贤,不禁肃然起敬。功成唯志,业成唯勤,二位作者正年富力强,宜于学术上勇猛精进!


美术报 视点 00044 书坛六十 过眼新 2010-02-27 nw.D1000FFN_20100227_3-00044 2 2010年02月27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