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回“燕山书谭”雅集为民间书画院“把脉”
本报北京讯 彭一超2月23日,中国得一书画院在北京卢沟桥宛平城主办了第四回“燕山书谭”雅集,中国书协理事苗培红、张坤山、李洪海、张铜彦,中国得一书画院院长邹正,河北工程大学美术专业教授李泽民,中国得一书画院秘书长、中国楹联学会理事彭一超,北京市海淀区某软件开发公司负责人、书画收藏家李双军等围绕当代“民间书画院”这个主题展开了讨论,为民间书画院发展“把脉”。李洪海主持了本期的研讨。
在当前国家大力扶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促进文化艺术大发展大繁荣背景下,专家们围绕民间书画院所起到的作用、以及民间书画院的生存状况、对书画事业发展的负面影响等方面内容进行了探讨,充分肯定了当下民间书画院对繁荣艺术创作、促进书画艺术和产业发展所起到的积极作用。有的还提出了一些对如何改进和规范当下民间书画院的中肯意见。大家认为,国力的强盛、经济的发展,催生了时下书画院的兴起,国家、地方、行业、个人都参与办院,名目繁多,无疑是一件好亊。这对于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书画艺术,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活跃书法市场都具有积极进步 的意义。但是我们应看到全国各地的民间书画院多而杂,运作不规范、缺少管理和监督机制,已成为政府、行业组织的“三管”“三不管”地带。专家们呼吁有关部门一定要加强对创办单位和个人的书画艺术水平进行严格审查,以加强其资质评估和监督,坚决杜绝各种忽悠老百姓、干扰书画市场等不良行为发生,使队伍庞大的民间书画院真正成为弘扬艺术的净土。
追溯“书画院”体制源于何时?据史料零星记载,五代时期后蜀国君孟昶(919—965年)创办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画院,曾延聘蜀中著名画师50多人住院作画,这大概是我国历史上书画院体制形成之滥觞。到改革开放后的1979年,杭州成立了西泠书画院;1985年,全国最早成立的地市级画院之一的山东曹州书画院也成立了。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到21世纪初,诸如公立、私立、混合体制等各种形态的书画院则如雨后春笋、全面开花,进入了持续发展期。到了21世纪初第一个10年的中后期,民间书画院发展数量显得异常庞大、活动异常频繁。可以说,新时期陆续诞生的各类民间书画院组织已进入书画“战国时代”,他们别立营垒,各自为政。因此,如何规范和引导民间书画院是当下面临的一个新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