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37版:艺苑

文章导航

写万杆秀竹 抒一腔诗魂

——读著名画家丁显成的画作

  著名的画家,往往术业专攻,一专多能。白石的虾,悲鸿的马,黄胄的驴,可染的牛,无不意韵丰沛,气象盈动。而在画坛,说起墨竹画家丁显成的竹画,人们无不尊为翘楚而刮目相看。刘江先生的赞誉:“江南一枝竹,节节日高升”,正是恰当应当之语。

  丁显成先生,浙江安吉人,现任杭州明珠书画院院长,安吉天子湖书画院(中国美术学院实践教学基地)院长,浙江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他幼年常游于竹林,爱画竹,读小学时就喜欢观赏名家书画,执著地临习郑板桥、吴昌硕、蒲华墨竹画。参加工作后,于闲暇时勤习墨竹,悉心研究。嗣后有幸承刘江、朱颖人、洪世清为师,画艺日进,为专家和同道们赞赏。其墨竹先后被海内外19家报刊刊登。他曾画神采各异墨竹100幅,印成《锦竹百图卡》5万套,为数万国内外爱好者收藏。其作品编入文化部艺术司、中国艺术研究院、西泠印社等出版的《世界华人书画作品选集》、《当代世界名人集》、《中国艺术风云榜》、《丁显成竹画百图集》,他的作品经常被美国、英国、泰国和中国香港、台湾等地书画爱好者珍藏,浙江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英国侨报、香港大公报、钱江电视台均作专文评价及专题报道,在海内外300多名书画家参与的三届西湖艺术博览会上,他的作品受到广泛好评,中央电视台为他拍摄《江南一枝竹》专题片。

  俗话说,兰三年,竹一世,画竹尤难。要画出竹的神韵品格,画出画家的情思人格,绝非易事。于是,生于竹乡的丁显成立下志向,心无旁骛,专攻墨竹。显成先生数十年读书养性,几十载涵泳墨海,以学养作大海,涵泳其间,将素养作靠山,依仗其厚,他总是养精蓄锐在书斋,笔走龙蛇于宣纸,以图文化积淀和独特的视角眼光。学问深时意气平,精神到处诗意新。他是一位勤勉的安静者。为追求画中神气和朝气,气韵和气象这种境界,他深知要摆脱传统的束缚和物象的局囿,心绪逸出红尘,超然物界之外,须让自己的心灵先到达广阔的精神天地。他不懈地投身生活,寻找营养滋补,只求黩默耕耘。因而总是远离尘嚣,躲进小楼,读书读帖,有如达摩面壁,苦心孤诣,他潜心研读板桥、蒲华、吴昌硕等前辈大师,或端坐默对盆竹深思冥想,或徜徉于竹林获取灵感。无论工作多忙,始终苦苦追求,浸润广博,心慧灵动,心有清淳,日显其成,画风已是形神意趣皆备,画艺恰似雨后春笋,节节攀升。

  竹,气节脱俗,蓊蓊郁郁,“写取一支清瘦竹”,是一种心绪,“节节总是留虚心”,是一份宣告,无不都是一种品行操守的象征。而显成作画,专注于竹。在显成先生所有的作品中,竹和笋成了他创作的主要题材。 “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独钟情于竹的执着追求,是他心胸襟怀的坦露。他为人刚直不阿,做人行为端正,处世坦荡磊落,生活崇尚简单自然,他的人品口碑在画界也是如山谷幽兰,风中劲竹,弥久吐香,依然挺拔,曾被评为“浙江省十大孝子”便是窥豹明证。人不失本色,画但求自然,这让他的画作更有了厚实之感和真挚之气,大胆突破,自成风格。先生作品内的情思、气质、修养的壁垒,使他的作品更趋深厚,让人们品味到画外浓厚的书卷气息和郁郁古风,其笔墨所绘之处,往往具扫除腻粉呈风骨之意,有别拘一格写清竹之妙。让我们看到了他的画作中万竿修竹笑春风的魂魄,更有春笋出土忙的旷远,总把清雅留人间的意境,清丽高尚风传颂的谐趣。耐读先生诸多墨竹作品,亳无浮躁之气,多有清新之风。往往给人以美的感受、气的通畅、诗的吟唱、画的意韵,留下了尽是气韵藏于笔墨的生动和神驰,以其飘逸之风、大度之魂、自然之气、文心之韵,让人为之刮目。

  万丈豪情,寄意心中秀竹,一顷墨池,任由画魂起舞。对竹的那分执着和沉静,使显成先生不屑于简单地状写、僵硬地临摹,而是根据独特的体味和感悟,把浓深的诗意渗透凝练于笔墨和造型之中。显成先生对艺术的表达,对精神的传达更是别具一格,他的画作讲究意境、气韵,强调形神兼备,笔墨涵养,画面布局的浓淡、疏密、轻重的章节条款,更使先生的画作彰显勃勃生气和郁郁灵气。这让他的作品铅华落尽,灵性毕现,饱含着超越世俗、空明清纯的心灵追求和精神境界,使竹画注入了气韵内涵,让人自有一种意境邈远、气象丰盈、“精鹜八极,心游万仞”的感受。显成先生融化了情思与志趣的墨竹世界,清新洒脱,浓淡相应,虚实有致,用笔生动,形成了空灵深邃,静谧邈远的世界,达到了如真如幻,引人遐想的境界。


美术报 艺苑 00037 写万杆秀竹 抒一腔诗魂 2010-03-13 nw.D1000FFN_20100313_5-00037 2 2010年03月13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