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诸上座》有感
广西师范学院书法专业 孙玉涵
在一次书体研习的课程中,我选取了黄庭坚的《诸上座》。
黄庭坚的狂草,除《花气帖》是自作诗之外,其余都是前人的诗文和禅家语录等。尽管他的行书也有如此情况,但毕竟以草书的比例为大,这在“宋四家”中尤为突出。苏轼很少抄录别人的作品,所以只见《李白诗卷》和杜甫《桤木》《暮归》二诗。米芾基本上不抄,蔡襄是完全不抄(除碑版)。这说明一个问题,即黄庭坚书法的实用性离得最远。忽视实用性,则必然将艺术性置于首要的位置,可以说,黄氏是“宋四家”中艺术自觉性最强的一个。
《诸上座》是我认为既具黄氏本真面目,又在用笔上得“以劲铁画刚木”风姿的,堪称能代表黄庭坚狂草水准的极品。元人刘敏中评论此帖: 今观山谷此帖,浩乎如行云,倏忽如流电,如惊蛇,如游龙,意态横出,不主故长,当使人心动目眩,而莫知其然也。静而察之,无一画之违于理。呜呼!可谓能尽草书之变矣。虽然,非其胸中贯之以天下之书,而充之以浩然之气,则亦安能至于是哉!世之工书者,尝试以是思之。
如果单以书法艺术的水准来作为“宋四家”排座次的依据,康有为关于山谷在“宋四家”中居首的论点,是有一定道理的。
悉心体味《诸上座》,它可称之为中国书法基本特点“一波三折”的典范。“波”并不仅限于笔,“三”也不止是三。在此帖中,“一波三折”的精髓,扩大到“波”笔之外。我们平时所讲“行气”,“形断意连”,从一字、一行扩展到整个篇章,都贯穿着“一波三折”的原理,大的波折中潜伏着小的波折,小的波折相互呼应,又汇集到大的波折当中。在一行之中,一波三折特别表现为波浪形的曲折,左右摇曳,在不打破前面设置的“桥段”中寻求对立的因素,以求和谐,到下一行,由于前一行寻求折中协调,直到全篇完成,都贯穿着“波”与“折”的矛盾过程。
在我理清了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关系后,我对书法创作有了新的认识。黄氏字形的大开大合,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他为何要如此造字,这样的字形会对下一个字、这一行乃至整个篇幅造成何种影响,这种造字的理念是我今后在书法创作中所要主动贯彻的。
在出作品的时候,墨汁比例的调配,纸张的选择、书写的节奏速度我都需要一一试验、用心琢磨。我通临《诸上座》用去五张八尺横幅,并列在一起占据了一幅展板。居于“信息爆炸”年代的我们,比古人的学习条件实在强得太多,现在的印刷技术为我们的学习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但是我们可能成也于此,败也于此。正是因为我们面对的遗产太丰富了,实际上我们继承的只是其中极小的一部分,碑、帖、简牍、砖瓦陶文。诸如字法是出自某帖,节体是出自某碑之势,章法参考的是某手札等等。面对古人的高度我们匍匐膜拜。
历史的年轮仍在滚动,时代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注定会影响书法的表现形式。固守旧有格局是一条路,拓展旧有格局是一条路,另立格局和多种格局也是一条路,各种路数已经并存。随着观念上的改变,不止让创作方式有了不同以往的“规约”上的改变,就是理论研究方式、鉴赏方式,甚至是展览方式等等都将相应有所改变。作为一名书法专业的大二学生,我会密切关注书坛的动向。无论将来走哪一条路,扎实的书法功底是必不可缺的。或许金字塔顶端的风景各具特色,可塔底扎实的功力与厚重的基础却是相同的。底层越宽广越扎实,这座金字塔才能越垒越高,坚实不摧,经得起各种风吹雨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