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何处寻?
□本报记者 潘欣信
□本报记者 潘欣信
著名美学家宗白华先生曾撰写过一篇普及美学的文章,题目叫作:“美从何处寻”。这个标题曾作为一本美学论文集的题目出版,就是《美从何处寻——宗白华别集》。突然想到这个题目,是因为第十八届世界美学大会,将于8月9日—13日在北京大学举行,据说,这是国际美学界规模最大、学术水准最高的会议,首次来到中国。一时间,引起了众多的关注。“美学”这个久违了词语,似乎突然之间又冒了出来,成为一些人关注的话题。
除了作为高校里的一门专业,我们现在还有美学吗?在我们的生活中,美学往何处寻找?
提起“美学”,对于当代社会许多人来讲,应该有“熟悉的陌生人”这样的感觉。似乎很熟悉,近在咫尺,但又不见踪影,捉摸不到。造成这种既知晓,却又“美学无处寻”感觉的背景,应该是20世纪80年代思想解放和文化复兴潮流中美学热潮。据美学史研究者称,20世纪中国美学发展历程中有三次热潮。第一次“美学热”在20世纪初,王国维是始作俑者,并起到了重要的开创作用。王国维学习康德、叔本华的美学思想,并运用于中国传统艺术的研究之中。继王国维之后,被誉为“学界泰斗”的教育家蔡元培,在北大首次开设并主讲美学课程,提出了“美育代宗教”的口号。在他的积极提倡和支持之下,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出现了一次空前的美学热:美学和美育成了当时文化界、教育界、知识界、文艺界的热门话题;社会名流如梁启超、陈独秀、胡适、李大钊、周作人、鲁迅等人,都加入美学讨论的行列;出现了一批美学家,如吕瀓、范寿康、陈望道、黄忏华、邓以蛰、朱光潜、宗白华、冯文潜、马采、蔡仪等人;出版了大量的美学专著和译著;高等学校普遍开设美学课程;各种各样的研究会如雨后春笋,经常举办讲习班,请名人讲演;报纸竞相发表美学文章……
第二次“美学热”发生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在1956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号召下,朱光潜在《文艺报》上发表了自我批判的文章《我的文艺思想的反动性》后,贺麟、黄药眠、蔡仪、敏泽等人发表了对朱光潜美学思想的批判文章。后来,批判者之间发生了严重的分歧,又彼此展开了批判。《人民日报》在短短两个月内,连续发表观点迥异的循环批判的文章,美学问题成了全国人民关注的焦点。随后学术界、文艺界的人士纷纷写文章参加讨论,这就是著名的五六十年代美学大讨论。据统计,这场讨论持续时间长达九年,参加讨论者近百人,发表论文三百多篇。在这次讨论中,逐渐形成了中国美学四派观点,即人们常说的中国美学的四大流派:以蔡仪为代表的客观派,以吕荧、高尔泰为代表的主观派,以朱光潜为代表的主客观统一派,以李泽厚为代表的客观社会派。这次美学热的特点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对文艺美学思想的影响,形成了所谓“实践美学”。
第三次“美学热”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这次“美学热”的一个特点是形形色色的西方美学思潮涌入中国,我们现在熟知的各种主义、各种学术,例如现象学、存在主义、分析哲学、结构主义,最初都是以美学的名义介绍到中国的。学术界出版了大量的美学著作,特别是翻译著作。这次“美学热”的另一个特点是,它是思想界从禁锢中苏醒的标志。这期间,美学著作成了社会上最畅销的学术著作,美学课程成了大学最受欢迎的课程,工厂、高校里成立了众多美学小组……
因为我生也晚,没有机会亲历这三次美学热潮,但从许多前辈、老师那里,从许多的历史资料中,对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的第三次美学热潮,也有比较深刻的感受。翻开那时期的许多杂志、报纸,最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那个时候的美学极其广义,渗透于生活的各个方面,无论高校里的学者、大学生,还是城市青年;无论何种职业,甚至是工人、农民,都有参与到“美学”讨论中的例子。柳州拖拉机厂工人理论小组,竟然编辑出了《柳宗元年谱》……全民族自上而下的“美学热”,成为20世纪80年代一个重要的人文景观,这是当下许多人能够感受到的。
虽然,也有学者指出,上世纪八十年代美学热“思想重于学术”,“尽管有成就,但毕竟是片面成就,并不健康”。但是,如果没有思想支撑,单方面的学术成就,更难说是一种健康的状态。在西方,美学哲学学科系统中一个非常生僻的学科,只有少数“专家、学者”在研究。但在现代中国,因为中国文化在总体上具有美学特征,人们尤其擅长在审美和艺术中寻求精神寄托。美学通过数次美学热曾经变得家喻户晓。有学者指出:“美学”作为一个学术意义上的学科,20世纪初,由日本人翻译成“美学”的Aesthetics进入中国知识界的视野,以王国维为代表的有古汉学造诣又有开阔眼界的学者积极地加以引介,中国美学自此开始植根于中国的文化土壤,中国现代美学从奠定到发展的过程呈现出了独特的面貌:始于美学领域的讨论,往往“越界”而至于文学的、历史的、日常生活的乃至社会的、政治的领域。这不一定是学术上“不成熟”的表现,而恰恰反映了中国传统美学、美育思想的独特之处。
但是,似乎是在不知不觉之间,美学在我们的生活中,与诗歌等文学遭遇了相同的命运:逐渐“从中心到边缘”,到今天在人们生活中几乎消失不见。在大街上随便问卷90后、80后,甚至是70后的都市人,恐怕少有人知道邓以蛰、朱光潜、宗白华等当年曾经名满天下的美学家,更不用说莱辛、黑格尔、康德等等西方美学家。作为诗的国度,除了儿时背下的几首唐诗,恐怕少有人能读出雪莱、普希金,甚至是戴望舒、舒婷了。追求效率的快节奏的生活,正让我们越来越远离诗意,越来越缺少真正的美学。美学当然不能是生活的全部,但是也必须是健康生活中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世界美学大会在中国隆重地召开了,可是,除了学院里的课堂上,我们的美学却似乎无处可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