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06版:美育

  ■何谓形式心理■构图的方位与视觉感受■心理因素与绘画的意义

  绘画的形式语言

  □蒋跃

  (连载十五)

  第四章  形式语言的形式心理

  美国格式塔心理学派的阿恩海姆认为:“任何线条都可以有某种表现,如升降、强调、斗争、安息、和谐、杂乱……普遍地存在于宇宙中,它们都可以成为知觉的对象。”法国画家塞尚和西班牙画家毕加索在同样题材的静物画中,却因线条结构的不同而作了或安静或骚乱等不同表现,从而具有不同的审美特性。可见,构图的形式感取决于人们对形式的心理感受。比如,我们面前摆有一个白盘,白盘中只有一颗红樱桃,那么,这颗樱桃无论是在盘子中央或滚到了盘子边缘,我们的视觉都会被这颗樱桃所吸引,因为盘子中没有其他东西。同理,当画幅中只有一个物体时,无论它处在什么位置,都将是视觉的中心。但是,画面中若有好几个物体时,情况就会发生变化,这些变化直接影响观者的心理变化和画面的视觉效果。所以,形象在画面空间的存在形式是构图形式的基础,构图形式取决于对其形象的选择和组合的方式,不同的组合结构关系使人产生不同的形式心理。我们对这种不同心理感受的表达,必须找到相应的形式语言。分析、诠释、研究、探求构图的形式心理,也就成为表现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极其原动力的一把钥匙。

  第一节  构图形象方位

  画面上不同的物象形态,通过我们的视觉心理调和与联想达成一个整体功能。这使构图艺术的形式美具有了多变的可能,同时,视觉联想对视觉整体的外在形式所表现出的力度感、动势等等具有生命意味的形式符号为意境的产生创造了基础条件。此外,视觉心理学还证明绘画具有即时性,观众边看边联想,对画面中的物象进行综合、归纳,“残缺”的部分通过联想予以补足,得到完整的视觉印象。

  我们先来讨论物象在画面中不同位置产生的不同心理感受。构图因有画框的界定,使得画面中所有的形象产生视觉上的空间感受。并且方位的不同,使观者有不同的空间感和运动感,由此产生画面的均衡与稳定关系。我们来看以一个圆点为例的视觉实验。虽然圆点并无方向变化,但由于四周边框的作用,形成画面的不同视觉感受。左右对称,点的位置靠上,重心上移;点的位置移向左上或右上,产生更加强烈的不安定感。左右对称,点的部位在下部,重心向下移,给人一种脚踏实地的安定感。点移向左下或右下具有同样有动感,并使空间发生变化,在近距离空间放置数个圆点,产生一种线和形的感觉。

  比如图1,这幅图中,圆点位于画面的中央,上下左右的空间力感达到完全均衡,四周边框的每根线都形成不了对圆点的吸引,所以该点给人以悬浮在空间的感觉。图2 ,画面中的圆点,由于重心的偏移,给人以不稳定感,加之由于画的右、上边线的吸引作用,这个点有向右上方飞升的运动感。图3中圆点的位置由于画的边框作用,左、下边线对该点产生拉力,产生下降的运动感。这些都是由于人们不同视觉的联想,不同的形式心理感受所造成的。因为画框的上边线有天空的象征性,下边线具有地面的象征性。因此就有了上升、下降的形式作用。

  我们再来看线在构图中因不同方位,产生出的不同视觉和心理感受。图4中的横短线,给人以水平运动和向上悬浮的运动感。图5中的横短线则给人以下降水平的运动感。图6中的斜线虽然被上边和右边画线所吸引,但由于生活中下雨形态的暗示,有快速下降的视觉感。图7,画面中的斜线使人联想高射炮,因而给人有冲腾发射的形式感。如果构图中的形象有明确的方向性,人们视觉感受会非常强烈。见图8,这些线有明确的箭头,而形成斜向下降的心理感受。图9中的箭头方向朝向天空,也给人以明确向腾飞发射的视觉感受。

  下面两幅图中人物的动态是完全一样的,但由于在画中的位置不同,给人形式心理感受却不同。图10,人物好像刚刚走进画面,具有前行的宽广余地。图11中的人物则要走出画面,穷途碰壁的视觉感受。

  图12,倾斜的线,给人以倾倒的不稳定的运动感。但如果将此斜线移至画框的边线附近,则好似有物体支撑,从而产生了相对的稳定感。见图13。

  因此,我们绘画构图时必须考虑物象在画面中的合适位置,比如一般情况下,人物面对的前方要空得比较多,给观者以舒展感。见图,蒋跃的水彩画,年轻的藏族夫妇在画面的下方,有下降的形式感受,但头部上方的牦牛有提升画面的作用,并与人物形成交错,对比之下主人公得到突出,同时人物朝向面前均有较大的空白,给观者的心理上有空间的发展。

  此外,相似图形自身因排列、秩序的不同而给人不同的视觉形式感。比如图14,叶片茎络因角度的不同呈现出不同的视觉。舒展集中平静收缩,我们可以通过不同的画面位置调配,调动观者的视觉兴奋,使观者成为构成方式的参与者而与作画者产生共鸣。这种视觉心理因素,对绘画艺术具有本质的意义。绘画的形式语言正是在利用视觉生理因素和视觉心理经验的自觉补充与参与构成了作品表现的形式。人的视觉对外部世界的认识与感受,总的来说是用抽象综合的方法简化事物的复杂性,从大处着眼,由局部入手,再综合成总体的印象。

  蒋跃 雪绒花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美术报 美育 00006 2010-08-14 nw.D1000FFN_20100814_2-00006 2 2010年08月14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