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收藏变风向 四大变化显潮流
■钱国宏
“盛世兴藏”。国泰民安、社会和谐,使得收藏事业一路飚升,全面“飘红”,尤其是马未都、冯英祥、翁其如、王世襄等收藏大家的引领与倡导,使得国内的收藏业风生水起,如火如荼。纵观国内民间收藏业,日渐凸显出喜人的四大变化。
从富翁到下岗工人,收藏主体发生了变化。过去,民间收藏的主体是收入较高的富主阶层、学识较高的专家阶层;现在收藏主体则已扩大到全民范围,连工薪族、下岗工人 、社会闲散人士都开始大批量跻身收藏队伍,而且他们以极大的收藏热情、精深的专业知识、广博的收藏视野,而日渐成为国内收藏队伍的主力军。“民间有奇宝,闾阎闻金声”成为真实的写照,“多元化”也就随之成为国内收藏队伍的主流趋向。
从纽扣到元青花,收藏对象发生了变化。随着收藏业的逐步繁盛,收藏队伍的逐步扩大,藏品的范围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过去,人们一提收藏,多半会想到纽扣、钥匙等日常“小件”;而现在,藏品则是包罗万象、五花八门,大小兼备,贵贱并藏,古籍字画、明清家具,连那些价格高得令人咋舌的元代青花瓷等,也成为收藏大军的寻常藏物。从日用品收藏到艺术品收藏,一方面说明人们的收藏视野在不断扩大、拓展,另一方面也表明:国内的收藏队伍、收藏品位和整体素质正在提高。
从投资理财到陶冶情操,收藏目的发生了变化。过去,人们对收藏的理解是:增值。于是,收藏成为人们投资理财的一项重要选择,一些人更是抱着“一夜暴富”的梦想进入收藏队伍的。而现在,收藏行为则上升到怡情逸致、传承文化这一层面,收藏目的也随之延伸为“分享”和“教育”:通过收藏的载体——藏品,来分享人类文明的成果,并把藏品所附带的文化价值转为教育价值,通过传承和欣赏,来传播文明,教育大众。诚如马未都先生所说:“收藏的目的是为了给千年的文明一个坐标。”
从单线作战到四海归一,收藏来源发生了变化。以前,藏家在收藏时,大都把目光投向国内,很少有人会把目光投向海外。一是对海外的收藏市场缺乏了解,知己不知彼,不敢贸然行事;二是海外藏品与国内藏品存在着文化差异,藏家存有排异心理;三是海外藏品收藏成本较高,遏止了国内收藏队伍的触角。现在,国内收藏市场上出现了很多海外回流的藏品,而且还出现了纯“洋货”。“洋货”流入国内,收藏市场随之兼容并蓄,“藏四海之珍,扬人类之萃”。这是一个不小的进步,说明国内收藏队伍更加成熟了。
国内民间收藏市场的四种变化,从一个侧面写真了当前国内收藏队伍的整体状况:更加成熟、更有品位、更有境界。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国内的收藏业会走得更快、更远,步子迈得更坚实、更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