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属于人民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美术作品展
本报北京讯 王凯 今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纪念日,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辟了世界第一个大规模反法西斯战场。在波澜壮阔的全民族抗战中,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到处燃起抗日烽火。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成为引导全民族抗战走向胜利的一面旗帜。中国军民前赴后继,浴血奋战,以血肉之躯筑起了捍卫祖国的钢铁长城,以气吞山河的英雄气概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史诗。
9月2日,由文化部主办、中国美术馆承办的“胜利属于人民——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美术作品展”将在中国美术馆与观众见面。本次展览,展出中国美术馆馆藏抗战主题美术作品以及其他艺术机构收藏的重要作品约80余件。包括版画、油画、中国画、漫画、雕塑等艺术品类。展览充分展示了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国人民毅然奋起,全民抗战的民族气节,表现了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中国人民与凶恶的日本侵略者进行的英勇斗争。
展览共有3部分组成,分别是“国难当头”、“同仇敌忾”、“胜利之光”。
国难当头:这一部分作品主要揭露了日本军国主义的野蛮侵略,使中国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民族灾难。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了侵华战争,1937年“七七事变”,扩大为全面侵华战争,践踏了中国大片土地,侵占了中国大部分重要城市。国家陷于灾难,民族陷于苦难。烽火连天,山河破碎,艺术的净土被战争的硝烟摧毁。抗战时期的美术家面对国破家亡的现实,在颠沛流离中贴近生活与大众,艺术观念不约而同汇聚到现实主义的主流之中。这一时期的作品成为忧患时代的心灵写照与苦难中国的深刻印记。
同仇敌忾:抗战爆发后,各地爱国美术家怀着激情,投身抗日救亡斗争中,以艺术为武器,用各种美术形式手段,表现前线抗日将士的英勇,揭露侵略者的暴行,鼓动和激励民众投入抗战洪流中,通过对抗战场景的描绘,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刻画,展示出中国人民必胜的信念和同仇敌忾的凝聚力,颂扬了中华儿女在正面战场和敌后奋勇杀敌的英雄气慨,歌颂了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艺术创作的内容、形式为广大民众喜闻乐见,鼓舞了军民的抗日斗志。在血与火的年代,美术家个体的艺术理想溶于民族大义,以满腔激情讴歌全民族可歌可泣的斗争,谱写了抗战美术的悲壮篇章。新中国成立后,抗战成为历史题材,抗战的历史追忆,被挖掘出丰富的精神价值,无论是激昂悲壮还是凝重沉郁,都体现了激扬民族自尊、砥砺正气的精神。
胜利之光:中国人民通过艰苦卓绝的斗争,最终走向胜利,获得民族解放。在长达14年的浴血奋战中,共有65万同胞壮烈牺牲,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战争硝烟已然散去,但留给我们的深重创伤和记忆已成为我们永不泯灭的回忆。65年来,中国人民从来没有忘记这一惨痛历史。此部分作品以鲜明的时代特征、饱满的激情记录了抗战走向胜利的重大历史时刻,表达出中国人民热爱和平的美好愿望。
在艰苦卓绝的抗战年代,中国艺术家聚集在抗日救国的旗帜下,用生命和激情谱写了中国美术史上的壮丽篇章。艺术家用手中的“利刀劲笔”,揭露日军暴行,歌颂抗战英雄,塑造出一系列动人心魄的艺术形象。新中国成立以来,抗战题材美术创作融汇于革命历史画的创作之中,站在当代人的审美视角和人文立场,诠释和弘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极大地提升了对抗战历史主题的表现深度,体现出当代艺术家对民族、对社会、对历史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
胜利属于人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是正义的胜利,和平的胜利!以史为鉴,面向未来,中华民族一定能实现伟大复兴,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