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视点

“以铲代枪”展览 的启示

  陈履生观点·Opinion

  不久前,在比利时伊普尔市第一次世界大战纪念馆闭幕的“以铲代枪——华工与欧战”展览,在欧洲引起了较大的反响,而通过媒体的报道,在国内也是阵阵涟漪。《参考消息》9月2日以整版的“特刊”发表了记者王晓郡的报道。比利时伊普尔博物馆馆长邓杜文是一位值得尊敬的馆长,他主张“应该停止以欧洲为中心的视角来看待世界史的做法”,因为他认为“研究华工对欧洲和中国都很重要”,基于此,他说:“如果别人没有研究华工,我就自己来做。”他果真去做了,他决定要办一个展览,再现当年14万华工漂洋过海远离祖国而参加欧战的历史。这一展览在展出后被授予2010年比利时博物馆“最佳创意奖”,实在不负他多年的心血。中国驻比利时大使张援远于4月23日在“以铲代枪”展览开幕式上讲话时说:“华工不仅重塑了亿万华人对国家的认同,也将中国带进了现代化进程。”

  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英法联军损失惨重,出现了劳力奇缺的危机。1915年底,一位法国陆军中校来到中国,与中华民国政府、即当时的北洋政府密谈华工招募事宜。后来,中华民国政府采纳了“以工代兵”的建议,默许英法两国在中国招募华工赴欧间接参战。从1916年5月首批华工启程,到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先后抵达欧洲的华工有14万人之多。他们的屈辱和辛劳,血汗和牺牲,不仅有这场战争的结果,以及留给后人瞻仰的墓园,还有许多值得研究的重要的艺术创造,令人叹为观止。

  “以铲代枪”特别展览以100件珍贵文物和200张图片再现了一段屈辱和自强的历史,同时也反映了华工的艺术创造以及与这种创作相关的中国人的精神。在100件实物中有18尊榴弹炮炮弹壳雕刻的工艺品,透露出华工在异国的思乡之情,同时也表现出了在输出中国文化方面的努力。这些龙凤、仙鹤、亭台楼阁、梅兰松菊以及诗文等雕刻,基本上沿袭了华工原籍所在地的山东、河北民间艺术的传统,所表现的都是民间艺术的核心内容。华工在清理战场、后勤支援、搬运军火和战后重建的辛劳中,以特有的方式寄予审美,表达眷念、信心和憧憬。这种应该属于金属雕刻的特殊作品,存世大约有60尊,另外还有60多箱贝壳雕刻,这些产生于恶劣环境中的中国劳工创造的工艺品,从一个方面丰富了近代美术史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因为人而参与到世界格局中的早期经验,更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新的思考线索。

  身为历史学家的邓杜文馆长在2008年筹办一个第一次世界大战专题展时偶然发现一张比利时的历史照片上有中国人,使他受到极大的震惊。而他的职业敏感,更从这一偶然的发现中洞察出它的学术前途,并很快地将其转化为展览资源。在2年的时间内,他和他的同事与40多个国家的机构和个人建立联系,广泛搜集有关华工在欧洲战场的文物、文献和影像资料。值得一提的是,当地政府非常支持邓杜文馆长的想法,并为此拨专款50万欧元筹办该展览。一个重要的学术课题与一个具有丰富学术内涵的展览,经由一个人的学术发现和学术主张而得以实现,更重要的是地方文化资源的挖掘和整理,通过这一展览给我们以启示——我们需要学术的智慧和耐心。相比较河南疑似“曹操墓”出现的风波,我们的各个方面都有值得检讨的内容。


美术报 视点 00003 “以铲代枪”展览 的启示 2010-09-11 nw.D1000FFN_20100911_2-00003 2 2010年09月11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