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画家何时开采 自己的作品资源?
■刘晓丹
即便在世画家,其作品也属于“非再生资源”。
经济学把资源分为两大类:可再生资源和非再生资源,前者具有“自我繁殖能力”,例如森林等;后者不具备“自我繁殖能力”,例如石油等。再多产的画家,一生所作仍然有限,比如,享年93岁的齐白石生前笔耕不辍,作品总量也不过1万余件。尤为重要的是,每位画家的精品力作更屈指可数,一旦让它们流入市场,自己便丧失了所有权。
画家如何开采非再生的作品资源,才能获利最大呢?
经济学认为:对于可再生资源,只要销售价格高于开采成本,就值得开采,而非再生资源则不然。非再生资源因数量有限,任何时点的开采,都会减少以后的开采量。何时开采它们,需要考虑未来可能发生的价格变动。通常,如果未来价格保持不变,早晚开采可能收益相同;但如果未来价格提高,自然先保留起来更为划算。
方力钧刚刚出道时,便深谙此理。
“光头”是方力钧的金字招牌。1989年,他得到了第一次卖画机会,他的3幅“光头”素描参加了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现代艺术大展”。开展当天,有好几拨使馆人员、旅外华侨向他求购。他开价每幅300美金,而买家觉得300美金买三幅还比较合理,后由于他的狂妄终使生意告吹。接下来的几年,方力钧虽然在圆明园潦倒得“掀开床板翻找一分两分的钢镚、一两二两的粮票”,每天的伙食是“粉条就酱油”,他却没有急于奔向市场。
当时,圆明园的“盲流画家”们已经被国外关注,有了一些卖画机会。但方力钧认为,与其便宜地卖画换一点点酒饭,不如把作品留在手里。经过几年的积累之后,至1993年在香港举办“后89中国新艺术展”、柏林举办“中国前卫艺术展”时,他参展的“光头”尺寸最大、数量最多,并且都在自己手上。而其他画家零碎卖掉的作品,此时却很难找回。方力钧很具规模的“光头”被媒体频频曝光,甚至登上了纽约《时代周刊》封面。很快,他的一幅画卖到了1万美元。
当然,与近年当代艺术市场的火爆相比,画家们似乎显得吃亏不小。
张晓刚的例子很典型。《大家庭》是张晓刚卖得最好的系列,2006年,他的《血缘·同志第120号》在“NY苏富比”拍出97万美元,从而拉开了该系列天价的序幕。不过张晓刚回忆说,他在1998年将该画卖给画廊时,价格仅2千美元。此外很多拍至数千万元的《大家庭》,他在上世纪90年代都是以几千美元卖出,最贵的不超过2万。更早在1992年,香港“汉雅轩”老板张颂仁筹备“后89中国新艺术展”时,他交出了多年的全部精华,连一分钱都没要。
张晓刚真的亏了吗?
没有。经济学对“非再生资源开采”问题,还有更深入的分析。由于资源开采所得的收入,可以产生另外的收益,其利率必须加以考虑。比较合理的选择是:当“目前价格×(1+利率)<未来价格”时,留等未来开采获利更大;而当“目前价格×(1+利率)>未来价格”时,现在开采就比较划的来。这里的“利率”,可以是收入存入银行的利息,也可以收入做其他投资的获利。
张晓刚当初作品虽然贱卖给画廊,却从中获得了极高的“利率”。
画廊是画家的市场助推器,它们为国内画家走向国际市场铺筑了捷径。1994年,张颂仁带领张晓刚参加了“第22届圣保罗双年展”,让他在西方崭露头角。后来与张晓刚合作的“法兰西画廊”和“MaxProtetch画廊”为他在巴黎、纽约做画展,使他的知名度不断提升。张晓刚说:“从发展的角度看,你还不如将一部分钱交给专业机构,让你全力去从事艺术创作。这么多年来,我几乎都不习惯没有画廊了。”张晓刚作品价格飙升后,画廊的代理价格也在上涨,他从没想过自己的画可以卖这么多钱。
敢于取舍需要勇气,懂得何时取舍更需要智慧。看来,当代画家何时开采自己的作品资源,大有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