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34版:画家

行者无疆——为沉浮南京画展而作

■张卓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沉浮的“梦如丝系列展”之首展——“梦回金陵”,开展在即,真是可喜可贺。国家水利部原部长、中央国家机关原副书记钮茂生同志嘱我为画展写几句话。这个任务,对我来说,真是太难了。但这个任务却把我的思绪一下子拉到2005年春天第十届全国政协第三次会议闭幕后的一天,钮部长说,你和我去见一个青年画家。于是,我们便到了沉浮同志的画室。初识沉浮,他的沉稳加谦虚、热情与真诚、执着而勤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随着以后不断的交往,我逐渐走进了他的世界。他的中国画,不论是梅花,还是山水画,都深深地吸引了我,打动了我。他所画的梅花,我喜欢《金陵梅花图》的大气、《铁骨》所表现的刚毅、《脂红海珊瑚》所透出的清新。他的老师杨延文先生说:“沉浮画梅,虽粗放但不狂野,虽俊雅但不柔弱,虽繁茂但不艳俗。”他所画的山水画,我喜欢《大漠滴翠》的宽博与恢宏、《希望的田野》色彩的跳跃与鲜活、《禅境》的静穆而神秘、《冬韵》的空灵而畅怀。对他的山水画,他的老师李宝林如是说,沉浮的山水画气势宏大,灵气十足。这种大气势,在于画的内涵,其中有一种扑面而来的大气度、大境界。那种大笔挥洒、笔走龙蛇的洒脱,那种吸纳了西画的大块面的黑、白、灰的强烈对比,那种大块留白的空灵,都给人一种博大、恢宏、舒畅的强烈震撼。对沉浮梅花图和山水画的评价,两位先生道出了我的心声。我认为,能够道出我心声的人,一定是我的知己。这里,我要谢谢杨延文和李宝林先生。

  这次“梦回金陵”展,展出作品近百幅,梅花图和山水画各半,其中有不少沉浮近年来的新作。在梅花图中,值得称道的有2009年所作《春韵》,这幅画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以淡墨表现远处的群山,托起近处点点绿色的梅花,盎然春意跃然于纸上,三处留白,使画面透出了难得的灵气。2010年所作的《脂红海珊瑚》,运用了新的表现手法,产生了新的意象:红梅意放、团簇成阵、似断非断、横贯画中;梅花的背景,大笔挥洒,墨色有浓有淡,笔触收放自如,画面居中处留白,这幅画在突出主题的前提下,让人感受到强烈的冲击力量!在山水画中有:2009年所作《我的徽州》,他是以水墨画的形式,以写实的笔法,绘出了徽州的特有风貌,反映他对向往已久的故乡的热爱,而在几乎同时创作的《梦如丝》,却是以《我的徽州》作为基本构图,以浓墨和淡墨勾勒出故乡徽州的大致轮廓,再以淡红淡绿交替的波形色带,把故乡幻化,成为梦境中的徽州,画名为梦如丝,实际是故乡的图景丝丝如梦,反映沉浮对故乡深深的眷恋之情。2010年所作的《南海风》,我亲眼看到这幅画整个的创作过程,画的尺寸是122×712cm,可以说是大幅巨制。这幅画,构图新奇,表现手法精妙,虽大气、广博,但却突出了南国情调,绝无粗疏与随意之笔墨,让你眼前为之一亮,的确是一件难得的精品力作。

  人们常说,言为心声,文章一定要耐读;书为心声,书法作品一定要耐看。这是因为文章要表达作家的思想,书法要表现书法家的情怀。同样,画为心声,画要耐赏。因为,画作要传递画家的所思、所想、所悟。画要耐赏,就是让人百看不厌。而要做到这一点,一幅画必须要有内涵、有意境、有深度。沉浮的作品就做到了这一点,他的许多力作,具有很强的冲击力、感染力、震撼力,确实让你百看不厌。

  以上说画、说展,但更值得一说的却是沉浮之梦。沉浮的梦想之一,自己要成为一名画家。他要用自己的笔去描摹大自然的美妙,绘出祖国山河之美好,他上美院,进国画高研班,做出了超乎常人的艰苦努力。他的作品被同行所认可,被爱好者所青睐,多次参加国内大型展览。同时,迈出了国门,赢得了国际上的赞誉,2003年在克罗地亚举办个展,反响十分强烈;2008年在英国举办“河山如画图”中国画展览,展出了国内30多位画家的146件作品。展后,有2件作品被英国贝尔达姆美术馆收藏,其中就有沉浮的《秋韵》。近年来,他的作品被多国政府机构、艺术馆和收藏家收藏。他的画家之梦实现了。

  沉浮的梦想之二。沉浮钟爱自己的梦,他把梦作为自己创作灵感产生的发端,他由梦去联结现实,到现实中去寻找与他作品内在的同构与互通。他的不少作品,表达了他对梦的内心体验,映射梦给他的启示与象征。正因如此,沉浮的作品的意境和气韵,是似相非相,相内有相,相外可思。看过之后,给人留下遐想的空间。2003年创作的《大吉秋实》、2007年创作的《五彩柳》、2009年创作的《山非山》、《花非花》,无一不是他的梦的延伸。

  沉浮的梦想之三。2003年沉浮去安徽宏村写生期间,突然萌生一个想法,就是“中国画 画中国”,即组织国内一批有志于此的画家,用30年的时间,分别奔赴各省市自治区,画遍神州大地的秀美山川,讴歌伟大的祖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这个梦想于2003年下半年在江苏形成了构想,得到了许多画家、特别是老艺术家的积极响应,得到了各界的强力支持。其中代表人物有靳尚谊、董化礼、钮茂生和刘大为。“中国画 画中国”作为一项工程,作为一个品牌,起步于江苏,2005年走进了香港,2006年开始了新疆之行,2007年开进了地震后的四川,2008年到达山西……沉浮的这一梦想,在不断地实现中,一个伟大的工程在不停地实施着……大家评价沉浮,为了中国画的发展,他不仅是一位出色的青年画家,也是一个有胆有识的艺术活动的策划人和组织者。沉浮在组织活动过程中,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一个职业画家,始终没有停止对中国画体现意境和表现技法的探索。坚持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磨砺。“中国画 画中国”这一活动,不仅有益于中国画的发展与进步,而且也成为沉浮不断提高自己的难得的课堂。实践使他体会到,不同的笔触,才能画出不同的风格;不同的画法,去表现同一对象,必然会有不同的感受。他追求物我交融的意境,他喜欢吾手绘吾心的状态。他的创作,是法与非法的结合,是相与非相的统一。沉浮告诉我,他是不断前行的探索者,他不想过早地给自己创作定位与定格,“水不到,渠不成”,我十分赞成他的想法!因为他还有时间、还有精力,他的路还很长,他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他的实践,印证了“艺无涯”的道理。因此,我赠他四个字:“行者无疆”!

  他这次把“梦如丝系列展”的首展选择在江苏,选择在南京,取名为“梦回金陵”,因为他从艺生涯中,在江苏,在南京有他太多太多的故事。2003年上半年他完成了他平生最大的一幅画《金陵梅花图》,由江苏省政府收藏;2003年从克罗地亚回国举办的第一次个人画展在南京金陵梅花山;2003年下半年“中国画 画中国”的构想形成于南京;2004年初“中国画 画中国”起步于江苏……他每一次过江、每一次去江苏、去南京,都会有许多新的感悟、新的收获!沉浮说:“我回南京办画展是汇报、是感恩!”这就是沉浮强烈的金陵情结!

  我欣赏他有一颗感恩的心!我钦佩他那种不畏艰难困苦而前行的勇气!我祝愿他为发展中华大文化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2010年12月3日写于解放军总医院南楼

  

  (作者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解放军军械工程学院原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美术报 画家 00034 行者无疆——为沉浮南京画展而作 2011-01-29 nw.D1000FFN_20110129_7-00034 2 2011年01月29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