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32版:画家

文章导航

砚边杂谈

  1、画家要有自己的想法, “不怕画不好,就怕没想法”,画画学别人的优点,但要有自己的个性与面貌,正所谓“取百家之长,熔于一炉”,培养自己的个性。这种个性既不是找出来的也不是有意作出来的,而是多年形成的,就像一个人的性格是一种自然流露。画画不要刻意地去追求所谓的风格,一个人的画风在某种程度上是其人格的自然体现,其所积累的学识、艺术品位、审美追求与生活态度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其艺术个性,正所谓:画如其人、其学、其志。

  2、当代美学家宗白华在《美学散步》中提出:“艺术家的使命是在形式中注入生命”。作为一个有思想、有抱负的艺术家,要在作品形式中投入真情实感,注入生命;要在艺术作品中投入生活化的真感情。如不付出真感情,作品是不会打动观众的,常言道“己情不动,何以动人”。真正的不朽之作,是燃烧艺术家的生命才能创作出来的。不论是罗丹的《思想者》还是凡高的《向日葵》都是如此,是在形式中注入了生命。

  3、现代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城市已经成为我们社会生活的主体,艺术创作对象必然也要符合时代的需要,反映现实生活中人们的生存状态。画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人群,一切都将是顺其自然。如今,世界文化的交流与融会,西方绘画的造型与色彩与中国特有的水墨意向追求,在对都市主题的表达上更容易传达新意识,展示创新性,塑造出新形式与新的审美趣味。我最近画的都市题材作品,就是强调用笔上的“墨色”变化,追求墨韵,在画面色彩上也强调“素”、“淡”,很少用色,大都在背景或 “道具”上略施以色彩,画面有一种现代感的水墨回归与质朴。

  4、作为一个新时代画家的使命,就是要通过观察生活,反映生活中的一切物质的、客观存在的东西,通过自己的作品,给予精神的、情感的真实转换与传递。

  每个人都有一方自己的精神家园,艺术家创作自己的作品也是在用真挚的情感,在个人的心理空间中探求心灵的运行轨迹,构建与丰富着自己的精神家园。在我的生活中,许多令心灵感动而难以言表的东西,往往成为艺术作品的主题。而将浅表意义的艺术理解与法度转化为,融人格为一体的精神之中,则是画家对更高精神层次的追求。

  5、好的作品要和生活拉开距离,特别是当今照相技术如此发达,我们没有必要和照相机较劲。画越像“画”越好,画如果像照片,那它的存在意义就不大了,也就“俗”了,特别是中国画讲求“移貌取神”。

  艺术灵感的诞生,在于忘我的那一瞬间,即美学上所谓的“静照”,以心无挂碍、空诸一切,超脱自然与尘俗的一点自觉,静观万象。万象如在镜中,光明莹洁,而各得其所,正所谓“万物静观皆自得”,这自得的、自由的各个生命在静默里吐露光辉。


美术报 画家 00032 砚边杂谈 2011-03-19 nw.D1000FFN_20110319_5-00032 2 2011年03月19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