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17版:展事

提倡学术与发挥独创

——当代中国画原创百家展代序 ■薛永年

  当代的中国,物阜民丰。人们的物质生活极大地丰富了,然而精神生活并不平衡。艺术,恰恰是精神自由栖息的家园。虽说,艺术是真善美的统一,然而,艺术的真善美,总比生活的真善美更高级更动人,其中的一个原因在于:真是基础,善是主导,美才是艺术赖以存在的本质。存真去伪,鞭恶扬善,都离不开艺术的审美。从西方引进的油画如此,从传统脱胎的中国画也不例外。

  近二三十年来,中国画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题材丰富,风格多样,敢于跨界,勇于吸收,写实的、表现的、象征的、装饰的、工笔的、写意的,应有尽有,既表现了新的视觉经验,也满足了多层次的审美需要,不但积极探索审美领域的扩大,而且也努力开掘了个人的独有感受。这是不争的事实。然而,却也存在与油画同样的问题。

  前不久,在谈到油画的问题时,中国美协名誉主席靳尚谊说:“观念不重要,技术才是不能含糊的。”意思是,观念每个人都有,跟文化类似,很难判断观念的好与坏。但技术问题是一点也不能含糊的,越是小问题,越是实实在在的。油画好不好是由技术问题决定的。在他看来,技术优劣体现公认的水平,风格是每个人的自由创造。风格的确立,离不开可以衡量的艺术能力。

  靳尚谊的看法,是学术性的,他排除了最易引起歧义的理论概念,抓住了当下美术创作的要害问题,提出了美术作品不同于社会学论文的关键。确实,国画也好,油画也好,其他画种也好,美术作品的质量、成色,决定了作品的分量。而那成色并不像风格个性一样,因人而异,而是有标准的。成色高的艺术,其生命力才会强,决定成色的因素,除去作品的格调与境界外,从基础而言,是驾驭材料和绘画语言的本领。

  中国画也大略相同,当下的问题,同样是质量与数量不对应,高质量的力作精品还不够多。但中国画与油画也有不同之处,第一在于中国画的命名,带有文化选择性,它不能不体现中国的民族精神和价值观念。第二在于悠久的历史造成了语言技巧的相对稳定性,从高标准要求,从持续发展考虑,衡量中国画的质量,关键确实也不在观念,而在艺术本身,特别在于认识艺术的独创离不开时代,离不开对艺术传统的现代整合。

  长期以来,人们评价绘画作品,总把新放在第一,把好放在第二,甚至于离开优良传统,侈谈革新。对新的认识,又偏重于观念与题材。实际上,如果尊重艺术规律,势必认为,新不是衡量一件艺术作品的唯一因素,也未必是首要标准。尽管有不少观念新、题材也新,但其中艺术质量高的作品,必是能充分驾驭材料语言又风格卓越的作品。那些仅仅依赖观念与题材的作品,如果开拓不出新的精神境界,固然亦可因应社会需要,但时过境迁以后往往会被淡忘。

  中国画的发展,既离不开环境的他律,更离不开本体的自律,然而自律是根本,他律是条件。开辟水墨丹青的新局面乃至新纪元,自然需要认识外部条件,甚至要具备洞察内外条件相映发的前瞻性目光。但为了摆脱商业大潮与时髦文化的负面作用,强调本色与本体,正是保证学术品质的前提。以“丹青本色”作为策展理念,我理解有两个要点:一是保持中国画传统深层的艺术精神、艺术语言和特有材料的本色;二是发扬艺术家的本色,以来源于生活感知的艺术创造,高质量地推出各有千秋的独创风格。

  中国画艺术,对个体而言,是生命的方式,对群体而言,是把握世界的方式。它既不可能回避入世,规避成教化助人伦的使命,也不能放弃精神在超越中的慰藉,思想在想象中的自由。人物、山水与花鸟,又各有所长,难于一律要求。而百年来的中国画,曾经先后受到政治思维与商业思维的影响,两种思维的一个共同弱点,是在不同程度上违背了艺术规律,又在革新浪潮中不同程度地丢失了传统的精华。近年虽掀起了传统回归热,但有利也有弊,弊在因袭模仿的陋习又变相地死灰复燃了。

  艺术原创力之说来自西方,主张原初性与本源性,独一无二,拒绝平庸,反对重复。有点像宋代范宽的主张:“吾与其师与人,不如师诸物,与其师诸物,不如师诸心”,而范宽的师心论,显然发展了唐代张璪的“外事造化,中得心源”,进一步强调得其心源的本源性。大概,正是从这个意义上,策展借用原创的概念,主张解构牢笼个性的套路,超越窒息性灵的成法,以推动中国画的长足发展。

  然而,对于艺术原创之说,中国理论界存在不同看法。持不同看法者认为,所谓的原创论,易于引导人们忽视传统,不如以创新或独创表述为妥。确实,就历史悠久的中国画而言,创造力的发挥,尤其不可能从零开始,只能继承发扬作为民族文化传统的精神内核,特别是写意精神与笔墨语言,但又必须与时俱进地加以丰富完善。观念的更新,绝不等于粗制滥造,风格的多样化,也不是隐藏因袭模仿的港湾。只有在精神与意象、意象与语言、语言与材料的连接上着力,个人的风格,才是有质量的,经得起历史淘洗的。

  这一次提名邀请展,是北京炎黄纪元美术院发起和策划的。据我所知,他们所邀请的中国画家,从20后到70后各有专擅,分别以人物、山水、花鸟著称,普遍善于继承传统精华,从自然和生活中吸取新机,充满了创造活力,形成了鲜明的个人风格,既不同于古人,又不同于洋人、更不同于他人。从我接触到的部分图版看,亦可谓各具风采,美不胜收。尽管每人的师承不同,艺术旨趣有别,但或精研古代文人与民间传统加以整合,或继承百年来的新传统加以变异,或积极吸纳西方的艺术语汇,但都秉承民族的文化精神,对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时代面临问题,以直接或间接的角度、表达了真挚的感悟、社会的责任或精神的超越,高质量地发挥了艺术创造力,这是很令人鼓舞的。

  衷心祝愿这一活动取得圆满成功,期望参展画家互相激励,不断进取,更上层楼。 


美术报 展事 00017 提倡学术与发挥独创 2011-03-19 nw.D1000FFN_20110319_5-00017 2 2011年03月19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