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08版:评论

作品评论

史画兼善的学者型画家

——傅伯星绘画

  傅伯星几十年的从艺历程,我认为可以用“以画述史,以史入画”来概括,他是画家中的史家,也是史家中的画家,以史画兼具独步艺坛。与一般“科班”出身的画家不同,他极少沾上学院派的习气,走的是一条与众不同的独立不羁的艺术之路。

  傅伯星出生于江南水乡名镇双林,幼时虽无家学渊源,却受到丰富的传统民俗及海派文化的熏陶和滋润,从小研读古籍和唐宋诗词,养成思考和作文的习惯,几乎同时又迷上连环画插图,边临摹边创作,又养成速写默写和记录素材的习惯。思考、写作,手不释卷成为伯星生活的常态,这种经年累月的积累,是如今伯星厚积薄发创作成果丰盛的思想和物质基础。

  伯星成名极早,初中起就有创作发表。在浙江日报工作时创作了大量插图,上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创作的连环画多达70多部。其中大多是历史题材的连环画,与此同时开始了对南宋的研究考证。伯星对历史的研究和历史连环画的创作始终强调一个“正”字,他不喜欢“演义”一类的表述,更不愿“戏说”历史,亦常对一些人云亦云的历史提出质疑商榷的批评。他的力作《岳飞正传》、《南宋皇城探密》等正体现其研究成果。由此可见伯星并不把连环画当作一般的通俗读物来画,而是力图把它作为一个表述真实历史的平台。上世纪80年代,伯星自编自画了长篇连环画《南宋风云录》,这套连环画从文字到绘画,都运用了他长期积累整理的有关两宋的可靠的形象资料,营造了接近史实的南宋生活政治社会环境,并以史料为依据,结合想象再现了南宋都城杭州的市井街巷之人文风貌。在绘画时采用白描,画风简洁明快,是一部形象的历史画卷。

  在长期的创作过程中伯星积累了大量的形象素材,为他90年代后的古代人物画和蜀画创作奠定了基础。伯星的工笔风俗历史人物画《临安年市图》再现了南宋都城的繁华与市井生活的多彩,画面繁而有序,杂而不乱,精致入微,尤其是画面弥漫的真实氛围十分引人入胜。伯星作画向来严谨,尊重传统。早年通临永乐宫、敦煌壁画人物及宋元山水得马夏精髓,作画自然游刃有余,故其历史人物画得传统味十足又有傅氏面貌——雅俗共赏。在山水画行当中,界画似被人遗忘,伯星不嫌其繁地把它重拾起来,使其重现风采。界画《望海楼图》表现了望海楼“高楼一何峻,迢迢峻而安”(陆机诗)的恢宏气势。

  伯星的历史人物画创作建立在对历史事件充分尊重的前提上,画风朴厚而不尚矫饰,细节刻画具体合理而不草率,在整体传统线描的格局中,又溶入多种元素,使作品更臻完美,受到越来越多的社会关注和喜爱,各地博物馆及历史性展示场所的创作邀约,纷至沓来,“伯星园林壁画工作室”应运而生。对伯星来说这就是作品走向社会的一次跨越。北至西安法门寺南到温州,西自重庆三峡博物馆东达上海青浦博物馆,都有伯星主创的历史人物壁画,多达近百幅,可谓壮观。在这些创作中表现方式亦更趋丰富多元,画风更富装饰和构成意味。伯星是一个虔诚的艺术劳动者,他始终勤奋踏实不暇追求自己所喜爱的事业——研究历史表现历史。用哲学家周国平的话来说,伯星是具有“真性情”的人,一个为他自己认为美好的事情倾注心血的人。


美术报 评论 00008 史画兼善的学者型画家 2011-03-19 nw.D1000FFN_20110319_5-00008 2 2011年03月19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