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视点

评委的参展作品

  我们去参观画展,当然会看到很多很精彩的作品,尤其是一些高级别的展览,参展者不仅都是经过层层筛选,精挑细择,过五关斩六将才脱颖而出,而且个个都使出浑身解数,以自己最得意的作品参展。这样,每个展览都会有相当数量精彩的作品出现。每次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展展出时,在中国美术馆各展厅,尤其是圆厅,往往都有一大堆人围着一张作品驻脚观看细察的情景。最近看中国首届工笔画大展,这种情景更是普遍。一张画面前围着一大堆人,仔细察看、研究、讨论,向作品面前的作者请教等等,情景相当动人。而为了看展览,全国的画家们从四面八方蜂拥而至,就是为了向这些优秀的作品学习,向这些杰出的画家请教。人们对这些展览都充满着期待。这种期待,是对优秀作品的期待,是对可以引发启示和想象的作品境界、思路和技法的期待。

  但展览中有一类展品却不太能引起期待,这就是评委的作品。每次展览,评委们都可以享有特权,不需评审,自选一张作品参展。本来自选作品参展,更可以发挥自我的个性特长,更自由,也更容易出效果。但客观情况却是,效果普遍不佳。何以如此呢?

  我想,一个情况可能是,评委的知识老化,未能 “与时俱进”。的确,评委既然要有相当的权威性,年龄一般不可能太年轻。评委年轻时大多也才华横溢,有过让人记忆犹新的力作问世,他们是他们那个时代的佼佼者。当然,他们那时的知识结构、风格类型、评价标准与今天都大相径庭。所谓“一代有一代之文艺”。但话又说回来,艺术没有先进落后过时不过时的问题,只有好与坏,风格与类型不同的区别。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优秀作品,在今天看仍然让人激动,例如方增先的《说红书》、刘文西的《祖孙四代》等,再拿出来展览,仍然让人兴奋。现在的问题是,评委的参展作品往往较为随意,缺乏难度,小品式的,至少是非力作的。这与普通参展者的作品质量形成相当明显的区别。

  又一个原因可能是绚烂之极归于平淡,让熟悉他们经典代表作的画界不熟悉、不习惯。这似乎又是一个普遍的现象。许多过去以积极的态度反映现实,以精湛的技艺让人叹服的画家,随着年龄的增大,对人生、世事渐渐淡然超脱,画面愈发清冷空寂简之又简。技巧已经无所谓了,造型也简单随意。这对于老画家个人来说,当然无可非议。但评委们的这类型作品与反映现实,热情洋溢,在审美、技法、风格、材料上正处于探索、创造、日新月异,生气勃勃状态,年轻人居多的参展作品形成的反差又似乎过大。而且处于这种心态状况下的评委,来评几乎完全相反状态下的参展作品,其评判状态也让人担心。其实以全国之大,在权威名家中要找相应类型者也并非难事,何必非要让饮茶的专家去评咖啡质量呢?

  另一个原因可能更严重一些,是评委们居高临下,处变不惊的淡定心态。在普通画家看来不得了的大展,在评委看来小菜一碟,因此不想太用心。一次参加某活动,在我看来相当严肃庄重的一个讲坛,一位资深专家竟在演讲马上要开始的时候尚无准备,打算信口开讲,让我大跌眼镜。后来发现这其实不是个别现象,甚至是大名家应有的风度。许多以前也靠本事靠过人技艺成名的专家,成名之后,看一切似乎都无所谓,居高临下,淡定之极。你想,一个权威大师,也拿出认真打造的大作品在展览上与年轻人血拼,那岂不太失风度了吗?

  但评委的画是要印入相关展览画册中,与年轻人十分认真的作品并列而出的。还是该小心为之方是。李可染说“我有一颗图章,叫做‘废画三千’,就是鼓励自己不要怕画坏的意思。”那三千废画当然是不能出手见人的。吴冠中也有处理画得不满意作品的习惯。不少老画家都珍惜自己的名声,不肯让差的东西面世。当然,展览中评委的画虽不能说是废画,但大多画得一般,也不是能让人兴奋的力作。

  当然,一个人也不可能要求天天画力作。但评委的平平之作与年轻人的精心之作放在一起,作为名家的评委的水平就呈现不出来,甚至有被比下去的尴尬。如果不想与年轻人血拼,超脱一点的办法是干脆不送作品,否则,要送就得送让年轻人服气的,这其实也是在维护自己的名声。不送画,可能真是既维护了名声又保持了风度的最好的办法。齐白石96岁最后一幅画如一把燃烧火炬的牡丹花,象征着生命的热情;张大千84岁最后一幅画竟是十米之巨的力作《庐山图》。他们的生命都凝聚在自己的作品之中,那怕是人生的绝唱。实在堪为老画家们倾心艺术、严谨一生的楷模。


美术报 视点 00003 评委的参展作品 2011-03-19 nw.D1000FFN_20110319_5-00003 2 2011年03月19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