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05版:视点

不同的视角 多样的声音

年初,欧洲艺术联合会 (The European Fine Art Fair,简称为TEFAF)出炉了一份最新报告《2010年全球艺术市场: 危机与复苏》(The Global Art Market in 2010:Crisis and Recovery)中指出,2010年,中国拍卖总额接近60亿欧元,占全球23%的份额,首次赶超了英国并成为世界第二大艺术市场。

  而仅仅在一个多星期后,艺术市场统计数据的权威网站Artprice宣布:中国已经取代了美国,成为了世界最大的艺术市场,占据了33%的全球艺术销售额,而美国的份额是30%。但这一统计数据的来源仅仅是各拍卖的成交额数据,不包括画廊交易等其他方面的艺术品成交额。而国内画廊作为艺术交易的媒介之一远没有美国成熟,在中国,画廊产业发展并不尽如人意。再加上这些拍卖数据的可靠性,连一些业内人士都曾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Artprice作出的这一结论未必可靠。

  而国际评论对于中国艺术市场的关注,除了价格因素之外,则更关心的是在所谓的“后冷战时代”语境下,中国艺术品从国外回流的情况,以及具有民族情感的中国藏家在国际拍卖上的非理性行为。他们从佳士得、苏富比等国际拍卖会上观察到,中国艺术市场泡沫有重蹈上世纪90年代日本覆辙的危险,并隐约体会到了文化话语权、意识形态冲突和地缘政治,以及其他种种“非收藏”因素在国际拍卖市场中的强大作用。

  在今年3月苏富比的亚洲专场拍卖上,一件商代青铜鼎,被中国买家从4万—6万美元的估价一直叫到27.85万美元。美国《纽约时报》的评论员Souren Melikian撰文将这一现象称之为“信徒式的搜集文物”。其实这只是2011年中国艺术品拍卖现象的冰山一角,如果我们把视野转向国内,情况更为复杂有趣。国内一些评论家却对“泡沫说”等现象持乐观态度,认为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迅猛,不可能不存在泡沫。天价是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前提下产生的,资本有策略地流通也是理所当然的。但我们必须警觉的是:拍卖市场中出现的一些不合理现象,有多少是市场规律的必然结果,又有多少可能存在人为的因素?


美术报 视点 00005 不同的视角 多样的声音 2011-07-23 2076574 2 2011年07月23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