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视点

社会需要弘扬正气

■池沙鸿

  《人民日报》7月15日李舫分析文艺发展的三大症结和批文艺创作十大恶俗现象的文章,我认真地看了。

  我以为,美术创作与整个文艺创作的状态基本一致,文章点中要害。其实,文中描述的状态并非孤立,我们的文化折射出政治、经济等整个社会生活状态都存在着严重的浮躁、急功近利和道德缺损的现象。当一个社会连“做个好人”都能成为理想的时候,只能说明社会正气与邪气的较量非常激烈。当我看到汶川地震、高铁追尾、艾滋病村、西南干旱等等天灾人祸中普通老百姓和优秀知识分子身上涌动的大爱,我对我们的民族有很大的信心。所以,我以为在全社会和美术领域都存在弘扬正气的问题。

  美术家需要爱,爱生活、爱社会、爱民族、爱艺术,不能只爱金钱、地位和自己。没有大爱,艺术无从谈起。

  其实,我们有很多优秀的美术家和美术作品应该向社会介绍,但缺少途径。主流媒体(电视、网络、报刊等)几乎把大部分美术和美术家放在“收藏、投资”栏目。栏目成为广告式的有偿宣传,纯文化介绍少之又少。热点新闻多是作品的真伪和价码、美术拍卖的喜怒哀乐和范郭官司之类,老百姓没有从中得到多少文化上的滋养,自然把美术创作看做赚钱的行当。全国范围内国家级、省级较高水平美展的作品每年能有几回送到县级让普通老百姓欣赏?更甭说乡镇一级。即便在城市的美展也有很多只有开幕式的热闹,过后观者寥寥。大部分年轻人不知道吴昌硕、黄宾虹、潘天寿、齐白石,有的仅听说当今的个别“大师”。甚至在高复班中有教速写的美术老师不知黄胄、顾生岳、刘文西是何许人。所以本质上,美术比其他艺术多一层担忧,就是欣赏人口数量极度萎缩,社会认知角度严重变形。以致于在艺术教育扩张、从业者队伍扩大的同时,创作的集体目的也严重变形。浙江画院近几年致力于举办 “美术解读·人文浙江”中国画系列创作,“红色起点”采风活动等大型公共文化项目,积极到省内各地举办优秀作品展览,院刊《中国画画刊》致力于向社会介绍真正有艺术责任和学术品位的艺术家。就是想在弘扬正气上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我们在拒绝平庸的同时,坚持文艺工作中的“为人民服务”。我们的艺术不为人民,难道仅仅为了向领导汇报、向收藏群展示、与行内人自娱?我以为,政府领导下的美协、美术馆、画院、群艺馆、文化馆都应该有推广优秀文化的责任,有培养和扩大真正“高尚”的美术欣赏人群、丰富人民精神生活的责任,这个责任只有靠甘于寂寞、润物细无声地长期进行大量工作才能真正彰显。更有效的是在当今信息社会中,我们的主流媒体应该以此为基本责任,不能让这个责任长期缺失。

  弘扬正气的另一个方面就是美术批评。我很理解批评家们,他们也要养家糊口,他们也需社会认可,他们希望过莺歌燕舞的太平日子,所以很多人在圈子里选择了妥协,选择了歌颂,或干脆放弃批评、到历史中与死人计较。我所参加的浙江省美术评论研究会有徐永祥为代表的批评家群体,他们始终有着鲁迅的精神,但境况不佳。许多真正触及本质的批评,甚或研究会本身所遭遇的往往是社会的冷漠,极端的甚至有对生命的威胁。因为有些恶俗现象的背后有恶俗的势力。艺术批评有断人官路、财路的可能。而这些正直的批评家生活清贫,已经放弃很多。这样的正气如何弘扬?没有批评的世界不会前进,这个道理大家都懂的,但大家好像看着有人溺死,却很难施救。


美术报 视点 00003 社会需要弘扬正气 2011-08-06 2095473 2 2011年08月06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