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10版:视点

镜头后面的思考

读邵华泽摄影选《海外印象》

  相机是机械的,镜头却是通灵的。

  相机是沉默的,镜头却是传神的。

  手持相机的摄影者,无论性恪如何内向,就在快门的“喀嚓”一声中,他的思考,他的观察,都立刻通过镜头定格在底片。镜头是人们心灵的诉说者,什么也瞒不过镜头。

  看了邵华泽同志的海外摄影选——《海外印象》,我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写下了这几行话。

  华泽同志是我尊敬的老同志、老朋友。他重视摄影、爱好摄影,我是早就知道的。早在1990年,我还在《经济日报》工作期间,拜读了他在“银川会议”上的著名讲话。正是在这次全国报纸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上,华泽同志继穆青同志提出“图文并重,两翼齐飞”的口号之后,又提出了“两个提高,一个关键”的观点。当时新闻摄影正在冷落时期,报刊上的新闻图片数量很少,而且往往只是“豆腐块”和“火柴盒”。穆青和华泽两位新闻界权威人士的见解,在新闻摄影界乃至整个新闻界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热烈响应。我也是其中之一,并且率先在《经济日报》上进行试验。不过,当时只认为华泽同志的讲话,是作为报界资深领导人对新闻摄影的一种倡导,并不知道他本人就是摄影爱好者。

  知道华泽同志爱好摄影,是我1993年到人民日报工作以后。当时我发现他出国访问或参加一些社会活动,经常带着照相机,也偶然见到他在报刊发表的一些摄影作品。这在当时领导干部中是比较少见的。但是我也只是把这看作是他的一种业余兴趣,还不能和他书法艺术的造诣相提并论。

  这次看了他的《海外印象》,我才发现自己判断的“失误”。“失误”的主要原因在于过去没有仔细倾听他镜头的诉说,没有去发现他在镜头后的思考。他的摄影作品和他为人、为文的作风一样,平实、沉稳、冷峻、有点严肃。相对于一些著名的摄影家,他没有刻意追求奇崛的角度、新奇的构图、特殊的技巧。他拍摄的各国风光、人物,表面看来,似乎与普通旅游者拍摄的没有太大差别,很平常,很熟悉。但是当你静下心来,细心地“读”它,就会发现几乎每一幅图像后面,以及那些颇为抒情的文字说明,都蕴含着他深沉厚重的思考——历史的、哲学的、文化的、人生的思考,耐人咀嚼,耐人寻味。随便举几个例子:

  第12页《夕阳中的笛声》:一座印度的石雕像。它要表现的是:“千百年来,他一直在吹奏。这笛声穿越了历史,定格成了永恒。”

  第98页《老人、孩子与海》:在海边的沙滩上,一位满头银发上身裸露的老人匍匐在地,和面前三四岁的爱孙对话。说明是:“富有哲学意味的图景,使人联想到时空的变迁,岁月的绵延,生命的无限......”(见上图)

  多么精彩!不用摘引更多的例子,读者就可以想象到,作者在捕捉着或动态或静态场景的瞬间,头脑里的思维正在与历史、哲学、文化、人生对接,思绪万千,神游八荒,于是,他心中历史、哲学、文化、人生的积淀与相机的快门一起闪光。我想,华泽同志摄影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镜头后面的思考。

  这一点,也许与他的理论修养和书法修养有关。他的理论修养是众所周知的,这里且不多说,单说他的书法。中国书画艺术审美标准最注重的是一个“品”字。“所贵者品,所要者魂”,技法、技巧都是第二位的。“品”是一个人综合修养的集中反映,不是一朝一夕所能积累起来的。华泽同志从原来与摄影无缘到今天对摄影卓有成就,我想不能简单地用“勤学苦练”来解释,而应该从他多方面的修养中去寻找答案。这一点,特别值得年轻一代摄影工作者深思。

  最近,科学大师钱学森同志再一次强调:科技工作者一定要有文化艺术修养。对于与艺术似乎“隔行”的科技工作尚且如此,那么对于与艺术有着直接“血缘”关系的摄影,当然是“尤其”如此。“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宋代大诗人陆游,曾经对喜爱写诗的侄儿作过这样的告诫。什么是“诗外”?我想应该是指各类学养和人生经历以及由此升华的思考和感悟。——这也是我读了《海外印象》之后的一点思考和感悟,不知华泽同志以为然否?

  2005年8月9日夜

  (作者时为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原人民日报总编辑)


美术报 视点 00010 镜头后面的思考 2011-09-17 2145686 2 2011年09月17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