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29版:画家

文章导航

精神与材料的
“炁而化物”

  绘画材料是形成绘画作品质量的重要媒介,绘画作品是以物质为承载,并由物质向精神转换的产物,物质通过精神的注入则具有生命。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所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就是明述 “思想”与“物质”的关系。艺术作品是通过形而下之器即技能、材料、形式这些效果体现出作品所隐含的形而上的文化和宗教。绘画的技能、材料本身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没有思想意识的赋予,它只是单纯的物理属性,无法解释作品本身,它的文化意义是通过它在绘画中展现自身的方式使作品的思想具体化。绘画作品中材料的感觉特性、生命内涵也是艺术家的感情与思想表达的抽象符号和精神符号。艺术家使用的任何材料都隐含着材料的文化概念,精神渗透材料而体现绘画材料形而上的品质。思想只有有效地物化才能完成内在精神的表达,而材料只有融于艺术作品的精神内涵,才能充分地显现它的艺术价值。材料中的形式之感不过是作品内容的一种表现,并带有个性的印迹。而作为艺术家的个性也要受到时代、民族、地域的影响,康定斯基说过 “我们无法想象,个性会超越时空的限制。毋宁说某种程度上,个性受制于时间(时代)或空间(民族)。” 若然,我们去思考这个问题,就必然对艺术家个性品质所承载的时代、民族、地域的文化影响层面并通过技能、形式与材料去感知其艺术作品的深度。艺术家通过采用不同的材质、技法和精神去展现视觉现象和视觉感受。因此,技能与材料对艺术家来说具有一种生活的意义——成为他们思想表达、文化表达、精神表达以及探索世界的重要手段。而艺术家的思想和艺术精神反映了艺术作品背后的文化意味。我的一些新作品力求以自然中的意象之美融抽象的表达方式,通过激活绘画材料让产生的偶然元素和必然元素互离互合。在有形有象无形无象的生命中,试图让各种自然的元素符号来诠释文化的内在精神,寻觅当代人文化心理和民族文化审美意识的有机契合。

  中华民族文化的审美意识深深地植根于中国的哲学、美学之中。老子把“道”作为世界万物的本源,认为“道”是变化运行的总规律,提出了以“道”为核心的思想体系。“道”是万物之始,这是对世界的最根本的理解和解释方式,也是中国人认识世界的一种思维方式,是中国艺术精神的最高境界。庄子认为,人的本质是和,庄子是以和为天(道)的本质。“和”是艺术最基本的性格。“游”则是“和”的积极条件,无用与和是逍遥游精神的象征,是构成美的条件。庄子所追求的“天地与我异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的境界,落实于人生之上乃是崇高的艺术精神。而佛教讲“空”不是真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特别是禅宗讲我心即佛,佛即我心,山河大地,日月星辰,宇宙万物皆是我心幻化的“梵我合一”世界观,释语:性空缘起,一切缘于分别。无分别实为和谐之美。艺术也许只有建立这样的生命意象,才会表达人们的现实与现实背后或虚空之中的真实,建立起相互的沟通与体现生命的美感,并赋予局部与整体的精、气、神,表达微观与宏观的绵绵连连,“和”为相通的宇宙整体。让作品来表达大自然多维时空的和谐之美,赋予画的生命,体现自然的生命。中国传统的“似与不似”即是个体生命与时空整体生命的表述,是解决传统客观物象与主观思想之间的束缚,超越西方主客分裂矛盾的文化思维观;即非中庸调和,而是试图彻底地超越二元对立的羁绊,同时强调“炁而化物”传统哲学,即把有形的物象和无形的思想聚合在一起,显达一个实相非相的至纯之境,力图以心印心,即在自在,自由畅达地表达艺术精神的世界。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艺术精神。任何一位艺术家想否认在自己的作品里不受任何民族文化的影响是不可能的。而自身所显现的艺术精神在绘画作品中的体现是依托于材料与形式的表现来赋予作品的生命。绘画材质的文化价值和艺术特征只有建立在精神内容的层面上才能显示它存在的意义,“炁(同‘气’)而化物”、“梵我合一”是我最近的一部分作品的形式和精神的审美体验。

  参考书目:

  1.《中国艺术精神》 徐复观 著 春风文艺出版社 1987年版

  2.《道德经探玄》 培炎 著 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 1990年版


美术报 画家 00029 精神与材料的
“炁而化物”
2011-09-24 2145592 2 2011年09月24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