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01版:视点

关于徐悲鸿“人体画”的一场虚构——

艺术品鉴定,还能信谁

  2010年6月,北京九歌国际拍卖公司以7280万元的高价拍出 “徐悲鸿油画”——《人体 蒋碧薇女士》。近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首届研修班的10名同学联名发出公开信,声称这一拍品实为他们当年的习作,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而事件的关键点在于,徐悲鸿之子为这张“徐悲鸿油画”提供了一纸“真迹证明”:“此幅油画(人体)确系先父徐悲鸿的真迹,先父早期作品,为母亲保留之遗作。徐伯阳 2007年9月29日。”

  如果说汉代假“金缕玉衣”说明“鉴定专家”是不可靠的,那么“习作”事件似乎折射出所谓的常规“权威”鉴定,在这个十分看重“来源可靠”和“流传有序”的艺术品市场中,作者家属也不可信?艺术品鉴定还能相信谁?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任道斌认为,其实把家属作为鉴定标准本身就是不科学的,有些家属可能并没有参与画家的平时创作活动,对画家的创作情况不一定熟悉。鉴定需要的是科学的方法和客观的态度,不要为商业、经济等利益驱使影响判断标准。从造假、作假,经过假鉴定、稍为偏离学术良知又带点“市场化”的权威签名,到真拍卖、真成交,假亦真时真亦假,真真假假你就是明眼也难辨。到最后,都会在房价高耸如云的今天,不经意间变出几套甚至几十套高档别墅的价值。你可以发挥想象,这些真假莫辨的艺术品“窝”几个年头“雪藏”一段时间,再浮出水面,就会再创造一个价格神话,媒体再用大标题打上关键词“屡创新高”,像高铁一样飞! (详见第二版)


美术报 视点 00001 艺术品鉴定,还能信谁 2011-09-24 2156563 2 2011年09月24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