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52版:画家

文章导航

  此卷长约120米,宽1米,凡人物508人,家禽牲畜筐篓等物若干。画卷浩浩荡荡,气势如虹。

  山民系列的作品以云南少数民族为题材,此前有接连不断的小幅作品产生,而此卷作为长篇巨作集中体现边疆少数民族的市场场景,“大隐住朝市,小隐入丘樊。丘樊太冷落,朝市太喧嚣。不如作中隐,隐在留司官。”这吵吵闹闹的菜市场是否是艺术的大隐之处,我们不禁冷眼旁观,看艺术家作何解释。王首麟的这幅长卷作品是其10几年来对少数民族题材深入研究的一次全面总结和提炼,在这幅作品中人物的形象更加神似,意笔线描作为绘画语言特征更加突出技法成熟完备,这幅作品从内容上到绘画语言上都是可以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一个课题来研究的。

  如今这么认真地对待艺术无疑是艺术家自负其担,众所周知,现如今的艺术圈,尤其是国画圈,特别盛行娱乐艺术之气,所谓娱乐艺术即自娱自乐,为何可以自娱自乐,首先我们的社会已经走进一个娱乐时代,我们创造娱乐,消费娱乐,你创造娱乐的过程娱乐了自己,结果娱乐了他人,而他人在娱乐的同时又娱乐了你一次,如此这般,何乐而不为呢?而真正做一些深入触碰社会问题、记录社会现实的作品其实是有难度而曲高和寡的。

  作为长卷,常常是一种移动的展示,在古代或者是时间的延续或者是空间的推移,在山水画中,尤其南方的画家手卷居多,因为很多时候画家是乘坐一叶扁舟顺流而下,对眼前的山水目识心记,形成一种横向的连绵起伏和潺潺细流或浩浩江水。而在人物画中更为居多,在中堂作为主流绘画规格之前,手卷作为把玩是文人墨客非常喜欢的一种形式,画卷缓缓打开,给欣赏者很多期待和不安,我们今天在博物馆或者美术馆中看到直接全部展开的手卷定然与当年文人们一起雅聚时欣赏的心境和视觉完全不同,没有了款款移步和慢慢亮相的过程,如同小四合院打掉了影壁墙,一览无余。而此长卷比一般意义上的长卷大了很多,宽度其实并没有放大太多,主要是长度的延长。这一长度上的延长使观者在画面前增加了很长的移动距离和观赏时间,将《清明上河图》按比例放大后,此卷仍是它的5倍长度,长卷《生民》在内容和场景上其实是有穿越和编排的,并不是一时一景的单一写照,而是多处集市场景的一种穿插。观赏者在画前长时间的移动,也渐渐融入画中,首先听见喧嚣,而后似乎也步入其中,看着讨价还价的买卖之人,想起《史记》中司马迁写到“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在王首麟的意笔线描中对人物造型的中西贯彻是很重要的,将古代的工笔人物画做为粉本轮廓线的功能性的线向充分体现人物造型的方面游离了一些,这种微妙的变化是要对造型有深入而又异常熟悉的艺术造诣。使原本只有轮廓线功能的线完成了创作的功能,或者说其中的一些线完成了以往需要通过渲染而使画面完整的功能。笔者亲眼观摩艺术家绘画时发现他还原了古人造像之法,又融会贯通了西方绘画人物之解剖学。先从人物的鼻子落笔,或者眼睛,这个对王首麟来说并没有一定,有时也从其他部位开始画,主要是要做到胸有成竹,其实这样的造型方法正是对中国传统人物画中造型方法的继承,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的《论顾、陆、张、吴用笔》中提到“国朝吴道玄,古今独步,前不见顾、陆,后无来者,授笔法于张旭,此又知书画用笔同矣。张既号‘书颠’吴宜为‘画圣’,神假天造,英灵不穷。众皆密于盻际,我则离披点画;众皆谨于象似,我则脱落其凡俗。弯弧挺刃,植柱构梁,不假界笔直尺。虬须云鬓,数尺飞动;毛根肉出,力健有余。当有口诀,人莫得知。数仞之画,或自臂起,或从足先,巨壮诡怪,肤脉连结,过于僧繇矣。”这充分说明了艺术家在绘画之前就已经用眼睛在画纸上完成了作品,而这样的造型方法需要艺术家大量的绘画经验,而不是学会一种方法或者类似于一种科学公式就可以达到的。比如在长卷中的一个老妪,艺术家就是从鼻子开始,层层生发,向外延伸,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又可以充分感受到他对人物造型的解剖研究,而对西方绘画中人物造型的借鉴就在这个部分中起了作用,我们可以看到画家对人物形象的夸张处理中都是依据人体结构的合理夸张,画鼻子时强调鼻梁的结构、画眼睛时强调眉弓骨、眼窝、眼袋以及围绕在眼角的鱼尾纹;对象夸张的颧骨、嘴唇周边的口轮匝肌、手和胳膊的各处关节处理等等这些人体结构很大程度上都是符合解剖学的,这种借鉴可以说是顺手拈来、为我所用,因为语言和形式感都是对中国传统人物画的继承,所以最后欣赏作品时我们丝毫不会感到这种借鉴的生硬和不适,人物生动的表情和动作使安静的画面能够听到喧嚣。可谓是“守其神,专其一,合造化之功,假吴生之笔,向所谓意存笔先,画尽意在也。凡事之臻妙者,皆如是乎,岂止画也!与乎庖丁发硎,郢将运斤,效颦者徒劳捧心,代斫者必伤其手。夫运思挥毫,意不在于画,故得于画矣。不滞于手,不凝于心,不知然而然。”

  王首麟的意笔线描风格在这张长卷作品中发挥得淋漓尽致,从单纯的线条来看,他继承了传统线描的各种精华因素,同时对其有了巨大的发展与突破,意笔线描在用笔上着重体现书写性,吸收很多传统的精华包括绘画和书法,比如敦煌的抄经、汉画像石、墓室壁画到唐代的吴道子,宋代的李公麟、苏东坡,明代的陈老莲,清代的任伯年等等。意笔线描是对传统线描的一种突破又是水墨人物中用线和泼墨的一种融合,要解析王首麟的线描人物就不得不去看他的水墨人物画,他对水墨人物画的吸收和蒙养是线描中时时流露的,例如还是刚才那位老妪的创作,在对此人物的衣纹和腿脚的描绘中,除了一条挽起裤腿的左腿之外,其他部分都是靠衣纹来表现的人物结构和动势,而此处更是在借助衣纹的流畅和连贯在表现线条的美感,衣纹在表现人物结构之外,不厌其烦地重复正是对整个画面的“势”进行强调。意笔线描的突出特点是超越了传统线描作为粉本和画稿的单纯功能,而使线描作品独立成为创作作品,线条在完成整体外形和结构外形的描述之后,用各种有节奏感和秩序感的疏密各异的线条来完成传统绘画中需要渲染的部分,进而使线描作品在造型、色彩、构图等方面完全达到完整创作的要求。

  这幅百米长卷巨作笔精墨妙,气象万千,人物形象传神写照,整体布局跌宕起伏,疏密有致,可谓是上上之品。

  云南师范大学 艺术学院 王蔚

  辛卯年 冬月


美术报 画家 00052 2012-02-04 2314632 2 2012年02月04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