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07版:评论

文章导航

架上绘画价值思考

■乔木(湖北省洪湖市第一中学)

  相当长一段时间以来,美术界流行着一种否定架上绘画创作存在价值的思潮。有人认为,架上绘画将被实验艺术、影像等新的视觉样式所取代;有人以为,新的观念、装置艺术已经把架上绘画推上绝路,架上绘画已再无生存的空间;还有人认为,新的科技影像手段可取代绘画创作,甚至有人质问架上绘画还有存在的必要吗?它的价值究竟何在?

  绘画是一门比人类文字史更古老的人类手工艺术和图式语言。最早的绘画艺术作品我们可上溯到欧洲洞窟中的动物壁画,画家用简单的线条勾画出轮廓,并以红、黑、褐等色彩渲染出体积结构,富有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这些稚拙的手法与朴实的形象是人类绘画艺术史上迈出的第一步。从原始的洞岩壁画发展为如今已登上大雅之堂的架上绘画,艺术史演绎了一段又一段精彩的故事:从古典主义到表现主义,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艺术流派纷呈,传世的绘画珍品琳琅满目。到20世纪,架上绘画作为一门独立的图式语言,遇到了许多新的课题。早在20世纪初,西方传统形态的写实油画受到来自表现性、象征性、抽象性油画的挑战,油画表现语言发生很大变化;从70年代起,西方观念艺术崛起,吸收了新的科技手段、采用多种媒介的装置艺术成为新的艺术样式,这对平面的油画艺术也是新的挑战。在西方,架上绘画的前途受到一些人的质疑,这个问题同样困扰着中国的艺术家们。现代文明给人们带来了丰富多彩的物质享受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精神和思想上的失落和麻木。人类已进入网络信息时代、基因时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在改进我们生活质量的同时,也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习性、时空概念、思维路向。现在的时代是“读图时代”,人们被或静止或运动的图像包围着,广告铺天盖地,生活变得越来越“好看”了。况且在当代西方架上绘画已非主流艺术, 在“卡塞尔文献展”和“威尼斯双年展”等一些展事中,装置、新媒体等鲜活的艺术样式已掩盖了传统架上绘画原所具有的光芒,架上绘画面临前所未有的生存挑战。面对浩瀚的历史传统和新型的艺术门类,真让人觉得架上绘画似乎已经完成了使命,走到了历史的尽头。难怪有人为之感到危机、彷徨,甚至有的已远离架上绘画而另谋出路。

  不可否认,新型的艺术门类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求,而且它们还把各种艺术手段和科学手段相结合,在表现语言上亦有异常的灵活性。传统架上绘画与其相比并无任何优势可言,但我们应该知道不同的艺术形式自有其存在的艺术价值,不存在谁削弱谁或谁替代谁,它们都有各自的特点,它们由于差异而相区别。同时,各种艺术又都有共同点,彼此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它们是在相互联系中发展的,正如当初摄影技术出现之后一样,有人说摄影最终会取代绘画,从今天看来其实也只有绘画模仿自然功能被取代而已,绘画独特的主观形式语言仍然让照相技术望尘莫及,甚至从另一个角度看,摄影初期的出现还推动了绘画的长足发展,这不仅是把绘画留给抽象而让摄影占据现实的缘故。相反,在每一发展阶段,摄影都与绘画相抗衡,迫使画家越来越远地离开现实,因画家所要着力应付的不只是绘画的传统和满足它的内在需求,而且要对付摄影的竞争,这在某种意义上促进了绘画的积极发展,使画家更加注重绘画性和表现性语言的研究。从而使画家转向更加人性化的自由想象领域的发掘,并倾注于主观情感的表达,如马蒂斯、达利、毕加索、杜尚等都是代表。

  由此可见,影视、装置、行为艺术以及各种观念、传媒图像、科技图像的出现,并不影响架上绘画的存在价值。因为艺术创新与科学创新有所不同,虽然它们都是在己知的基础上探索新知,但科学领域内的新原理、新定律一旦成立,旧的原理、定律即被推翻。艺术上的探新则不然,即使新思潮、新样式猛烈抨击已经成为传统的“模式”,但旧的表现方法仍然会有存在的价值。就像西方艺坛上表现性、象征性和抽象性思潮对古典写实的冲击一样,它们也只能使写实绘画在一段时间里受到抑制,而不可能使写实油画消失。绘画不会消失,作为绘画的一种—架上绘画图式语言也不会消失,它是人类表达情感、行为以及反映其生活境界最得力的艺术语言之一,是我们情感最深沉的共鸣与最契合的表达方式,其具有不可估量的社会价值和美学价值。不管是过去、现在、或将来,架上绘画都是人类文明史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美术报 评论 00007 架上绘画价值思考 2012-02-04 2316322 2 2012年02月04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