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58版:画家

文章导航

常以笔墨做佛事

——谈画僧明鉴法师

  画僧,顾名思义即僧人画家。他们具有双重身份:首先是僧人,其次才是画家。翻开中国美术史,不难发现历代画僧都为中国绘画艺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无论是五代的贯休、巨然,南宋的牧溪、还有清代的四僧,以及当代的画僧明鉴法师等等,他们不仅仅在绘画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甚至于有些画僧还达到了登峰造极的高度,深深地影响了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

  今天谈到的当代画僧明鉴法师,是2006年(44岁时)披剃出家的,常驻于湖北黄梅双峰山下的四祖寺。他出家前名赵健虎(亦名印月),是天津的实力派画家。绘画对于他来说也曾经是一门宗教,常常忘我陶醉于其中,甚至于以命相搏,以身相许,完全可以说是他的第二生命。

  在俗的画家赵健虎风流倜傥、乐于艺事,对于曲艺戏剧也多有涉猎。他的写意花鸟画师承于梁琦先生,确有几分八大山人的味道;人物画宗宋人梁楷风范,以白描为根基,简笔禅画为旨归;他的山水画,脱胎于陈少梅,取古峰峭拔、萧疏朗峻之景,其中多隐士高逸,表现出了其厌离喧嚣尘世的人生观。42岁时的赵健虎,出版了自己的画集《印月禅画》,其独到的写意花鸟、北派山水和简笔人物在美术界引起了一定的反响。之后,赵健虎沉寂下来,而且出家了,从画家一下子变成了一位普通的僧人。

  赵健虎是真正地出了家,并非是所谓的“行为艺术”。出家后的明鉴法师则是以“修行为务”。他是在净慧大和尚的座下剃度、经历了三坛大戒,和所有的僧人一样,住寺院、吃素斋、作早课、诵经文,按照佛门的一切规范修行。他舍弃了众人所追求的许多梦想,放下了过去难以割舍的一切,唯独对书画艺术却难能忘怀。

  佛教的住世是以僧人为骨干的,其弘法利生的事业包含了大量具体、细致的工作,这里需要的是献身精神和实际操作的才干。而其目的不外乎:“能令众生获得究竟圆满之解脱”。所谓 “以出世之精神,做入世之事业。”这正是僧人的本分和佛陀出世之本怀。

  明鉴法师的的确确是一位很有“道心”的僧人,他信仰坚定,奉戒谨严。有了生脱死、上求下化的发心。他每日焚香趺坐,以禅诵为事,而书画对于他来说仅仅是修道过程中情感的自然宣泄。但他却总有一个挥之不去的愿望,那就是用自己所擅长的书画艺术去弘扬佛法。在这方面,净慧大和尚是非常理解和支持的,常鼓励他“以笔墨做佛事”,希望能把他培养成通过高水平书画艺术传递佛教思想的僧才。于是乎,明鉴法师坚定地走上了 “画僧”的行旅。

  明鉴法师笔下的水月观音着朴素白衣,通体莹彻,宛如琉璃,一旁杨枝净瓶,脚下潺潺流水。菩萨法相庄严,坦然寂静,正襟危坐于临水的山崖之上。那慈悲柔和的目光,似乎正注视着九法界的芸芸众生,而示现千百亿化身接引十方往生清静的极乐刹土。

  古代的文人士大夫常把参禅与书画联系在一起,认为两者的心境相通。传统的“祖师禅”,历来也是“活泼泼”的,并非所谓的“枯木依寒岩”。大手眼宗师并不脱离现实生活,而于嬉笑怒骂、搬柴运水间,以超情离见的手段,直指原始的本初状态,令学人瞬间完成其生命的回归,当下获得精神上无量的自在。

  明鉴法师是以旷达的心态置身于双峰山下的丛林兰若,与晨钟暮鼓、山川日月相融。他常年生活在自然天真、淡泊宁静的创作环境里,少了一层凡俗的束缚,而多了几分禅境的体悟,因此他能将自己对自然的感悟无拘无束地表达出来。他师法自然,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精神,塑造天地万物。

  古人有“书画同源”之说,以“书法入画”早被强调为写意画成功的关键。明鉴法师的书法创作是以心灵的力量来进行的,他抄写佛经祖语,供同修们参学读诵。其小楷作品宗晋唐写经,点画精到、气势内敛,流露出僧人特有的慈悲谦和、澹泊清净。他的草书却透射出浪漫的激情和悠远的禅气,把这“线的艺术”任运挥洒得豪放天真、酣畅淋漓。其独特的笔墨方式,表现出东方哲理的趣味和精神,形成了其雄浑广博的艺术风格。

  纵观明鉴法师这几年的书画作品,其中无处不浸润着“禅味”。这“禅味”是清澈的,更是温暖的,其超凡脱俗中又充满了对芸芸众生的关爱和呵护。他擅画菩萨罗汉、山水树石、花鸟猿鹤,看似随手点染而成,不加修饰。而实际上,他十分注重形式之美,在笔墨、布局等方面非常讲究。那凝练简约的大写意,常于墨韵之中示现为天真与空灵,这无疑是源于对现实生活高度的概括。而黑白相间的通天狂笔,幽雅老辣,直逼古风,更是行者“禅心无碍”的自在舞蹈。

  笔者记得有这样一个插曲,那是在黄梅四祖寺的慈云阁里,一位曲艺界的翩翩美少年,久久伫立于明鉴法师的一件泼墨山水作品前,如老僧入定一般。事后,我们提及此事,少年沉吟良久,只说“我很喜欢”。再问,却也说不出更多的感受了。其实这就足够了,“禅”是直接而朴素的,不需要有多余的解释。作品和观者直接碰撞所产生的“刹那回光”,常能使心性之门豁然洞开,这才是作品最终的完成。

  就书画艺术而论,“境界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说“内心澄澈如洗,笔下神韵自至”。人不能脱离自然,更不能脱离社会,僧人也不例外。因此我们祈盼画僧明鉴法师:能时时刻刻觉照自心,于挥毫泼墨间了达本分,随缘随分地利益大众,才不辜负祖师西来之意。


美术报 画家 00058 常以笔墨做佛事 2012-03-31 美术报2012-03-3100010;2379341 2 2012年03月31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