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76版:展事

激情山水

  许钦松的山水画是大山大水,气势磅礴,撼人心魄。初看他的画觉得非常传统,既有古人的传统,也有岭南派的传统。但又不是完全的传统,他画出了许多自己的东西。传统是离不开的,而且被视为国画创作的基础,基础越好,传统越深厚,越有创造力。实际上,基础和传统只是一方面,如果走不出传统,就谈不上创造,真正的创造是在传统基础上的发展。许钦松的山水有传统的基础,但也有创造性的发展。

  创造有主动和被动之分。主动即有意识地创造,力求变革,画出自己的面貌。被动即是不自觉的,顺其自然,随心所欲。这有点像康定斯基对抽象的划分,冷抽象和热抽象,分析的抽象与表现的抽象。体现为理性和表现的这两种因素在许钦松的画中都存在。艺术的生命在于个性,一味的传统不会有个性,只会有程式和套路。个性在形式上体现出来,亦为风格。也就是说,只有在形式上不同于以往,不同于一般,才会有个性。许钦松的画是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既有理性的支持,又有感性的使然,充分表现出自己的个性。不过,正由于他是从传统走出来的,传统往往遮蔽了他的个性,要把他的个性从他的“宏大叙事”中阅读出来。

  个性在这儿不是指个人品质或个人性格,而是指其作品的与众不同之处。许钦松的山水有某种现代感,这不仅是说他的画不同于传统笔墨,而且还体现了现代社会的视觉经验。在他的画中笔和墨不在自身的趣味,而在整体的关系,犹如现代艺术与古典艺术的关系。许钦松少用彩墨,大多以浓墨画山,形式紧凑厚重。他画的山在传统山水中少见,几何形的构造,明暗的造型,淡化笔墨层次,强化体积关系。环境的表现和明暗的运用,很有些岭南画派的味道,其实更重要的还在于他的版画的经验。中国的版画学习,都是以西画为主,尤其是木刻,黑白关系是主要的语言。在许钦松的山水中,也有灰色的过渡,主要体现为少量的淡墨和树木的处理,但黑白关系构成画面的视觉主体。每个块面都是简约的,没有丰富的层次,犹如单一的色块,每一色块依赖于其他色块的关系而存在。

  西画中的明暗和山水画的云气非常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一个是厚重的实体,明暗造成山川的体积感,一个是想象的虚构,在画面上呈现为白的底色。明暗虽然加强了山的真实感,但群山的构成仍然是传统的高远手法,这也是真实与虚幻的结合。其实这中间没有真实的逻辑和传统的参照,而在于色块之间的关系,明暗在山体上的反差和山间云气的通透,都起到切割空间的作用,色块之间和黑白之间的节奏和对比构成明确的视觉张力,使画面达到恢宏的气势。如2006年的作品《斜照》。作品分三个层次展开,前景、中景和远景,中景以水平构成为主,淡墨画出的山川河流,犹似远景的处理,最前方是焦墨的岩石,衬托出浅淡的中景,似乎已是一个完整的构图和景色。大片的空白分割了中景和远景,浓墨画出的群峰如横空出世,斜照的光线辉映山峰,勾画出山峰坚实的轮廓。按照西画的原理,现实空间的景物应根据近大远小、近重远轻、近实远虚的关系来表现。在光线的作用下,山峰画得如油画的效果,突破了水墨画的一般画法,但它又是在远景的位置上向前突出,前景反而成为衬托,这种关系似乎又回归了中国画的传统。实际上,整个画面的重点在于各种关系的综合与构成,就像一幅抽象画一样,不在于物像的真实,而在于物象之间的关系,在于运动、节奏、对比与和谐。在这中间很难分清楚画家是更多地把握了传统山水的精妙,还是把西画的原理和现代艺术的理念融合在一起。


美术报 展事 00076 激情山水 2012-04-14 美术报2012-04-1400011;2402088 2 2012年04月14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