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16版:阅读

书游记

看透:噪鸣·马赛克与粉

——我看龙贝妮的《钻石与灰尘》油画册

  龙贝妮新出的油画册叫《钻石与灰尘》,后面附着一篇小文叫《寂季》。看了小文,画家好像把人世的两端——“钻石”与“灰尘”,都看透了。再看看画册里的画,却又好像是故意不让你“看透”。

  中国人讲“看透”两端,但并不“用”两端。“用”的是不用看透——并不是看不透的地方。这“地方”,对于画家来说就是“画”。而对于观者来说,那就是个“看不透”的地方。如果这“地方”看透了,那被“看透”的是“画”更是“画家”,而自己被人“看透”总不是一件舒服的事情,往往令人沮丧。

  这就像是一场罪犯与侦探的博弈。画家何罪之有?那就要看她的画想“掩盖”什么——她有什么“地方”不想让你“看透”。“缺席”的就是“痕迹”本身。

  说的是“寂”,是“寂寞”还是“寂静”?是“寂寞”也是“寂静”。这是画家要“告诉”你的。清代的恽寿平在《南田画跋》里说:“寂寞无可奈何之境,最宜入想。”这是画家以“寂寞”来诱你“深入”。而“深入”的是“无可奈何”——不是画家“无可奈何”,而是让你“无可奈何”。于是,你只能“随波逐流”,而由她来“兴风作浪”。

  “寂静”,并不是“无声”。美国现代音乐大师约翰·凯奇曾在哈佛大学的无声实验室里听到了“寂静之声”,从此便致力于研究“寂静之声”,竭力想如实地表达“寂静之声”,于是成就了他的偶然音乐。他说:“几年前我就在哈佛大学进过这样一个房间,并听到两种声响,一高,一低。我向主管工程师描述这两种声响,他告诉我,那高的一个,是我的神经系统在运作,那低的一个是我循环中的血液。到我死之前都会有声响在那里。而且它们还会继续跟着死去的我。”“寂静”,让你听到了“自己”。

  画家“听到”的“自己”大概就是她的画。这样,我们就只能“看”到她“听到”的“自己”了。

  我看到的是色彩的噪声与笔触的躁动。这是因“寂静”而听到的。这是骚动的生命与鸣叫的内心,这是“神经系统在运作”,这是“循环中的血液”。但她的表情却还是“寂静”的——想让你觉得她是一种若无其事的“旁观”。所谓“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她用“噪鸣”让你觉得“静幽”,而这“静幽”却让我看到了“噪鸣”。用201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托马斯·特拉斯特朗的诗句可能更贴近一点:“穿轰鸣之裙鞠躬的喷气式飞机,使大地的宁静百倍地生长。”

  画上似乎还有一种画家不想让你“看透”的地方。在这种“地方”,她都用笔触的排列打上了“马赛克”。“马赛克”,是现代影像特有的“掩盖”技术处理。这是以“掩盖”的方式来表达既必须表达又不便直接表达的东西。这些东西往往是“隐私”——隐情与私处。她是用“掩盖”来“暴露”。当然,也在暴露中用“掩盖”来“保护”——保护自己。这好像是“暴露有遗”,其实更为“暴露无遗”。

  而几乎所有画上一律的粉色调,也是为了不让你“看透”。“粉”,是一种“稚嫩”的本色,“萌”的本色;也是一种化妆品——可以“掩盖”并“装饰”老成。“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光与岁月让生命老成,而老成的生命才知道用“粉”。用“粉”是一种“世故”,是一种“境界”,也是一种“无可奈何”与“身不由己”。所以,“粉”也是毒品的一种存在方式与代称,它能让你成为虚幻的“非你”,并在“非你”中快乐。但要当心在虚幻的快乐中不能自拔,做不回自己。但“做不回”自己又怎么样,如果“自己”并不快乐。

  画册里画的都是“人”,但画家叫你不要把他们当“人”看,大概她以为“这样”才能把人“看透”。她画的人是“非人”,而“非人”才是“真人”。所以,“人物”的人其实是“物”——是作为“物”的人——“物人”。所以,要把他们看作“钻石广告”,看作“精美容器”,看作“慧星的尾巴”,看作“指环”、“课桌”、“几何课”、“天文学”……

  从画家说的看,这画册是她的青春旧日记,任你翻着看。你以为这样就可以“看透”她?当她让你“看到”什么的时候,就同时在“掩盖”什么——不让你看到什么,这全由她来决定。

  康德说:“人只能看到你知道的东西。”对于画家,你知道什么?你在画上看到的只是你自己。当然,画家在画别人其实也是在画自己,也只能画“自己”。但你说,你能“看透”自己吗?

  画册里的画与文字是要作为一个整体来看的,这样才有可能“看透”她。这就是“看透”中国文人画的路径,就像中国文人画是由诗文与题跋共同结构而成的一个“文化区域”。画与文有一种“互文”关系,在画与文的文本之间有一种“看透”作者的“文本间性”在。而画与文,谁是“事实区域”谁是“意义区域”呢?我不知道。“耳听是虚,眼见为实”,但我“看到”的(画)是我“听到”的,而我“听到”的(文)却又是我“看到”的。

  斯洛文尼亚后现代哲学家齐泽克说:“(在希区柯克的侦探片中)侦探充当‘理应知情的主体’……他凭借自己的纯粹出场……向我们保证:我们将摆脱任何罪恶感;我们因为满足自己的欲望而形成的罪恶感,将 ‘外化’在替罪羊的身上;然后,我们可以为所欲为,而不必为此付出任何代价。” 画家已经有“画”作为“替罪羊”了,于是,她“可以为所欲为,而不必为此付出任何代价。”

  我自以为是一个“侦探”,自以为看到了她的“蛛丝马迹”,自以为抓住了她的“把柄”,其实,她可能是挂角的羚羊,无迹可寻。我在沾沾自喜之中已经掉进了她设下的“陷阱”。当我自以为“看透”她的时候,其实我已经被她“看透”。


美术报 阅读 00016 看透:噪鸣·马赛克与粉 2012-04-14 美术报2012-04-1400012;美术报2012-04-1400013;2402263 2 2012年04月14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