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29版:书家

虫迹鸟文开新风——《武文堂印存》观感

  印学至于今世,历经皖、浙双辉相映,到吴昌硕、齐白石皆忝大师之列。后赵叔孺门下出方介堪、叶露渊、陈巨来三位大家,臻印章各式风格套路走向完备,精熟无出其右。从刀法上论,冲、切二法规矩分明,形成理论;从形式上看,秦砖汉瓦、虫迹鸟文俱入印。唯一缺憾是对于龟甲、钟鼎等书体采用甚少,鲜有精品存世。一方面可能是因为龟甲及两周彝器铭文的出土和考释工作尚未被公认,进展较慢,导致印家对其认同也有一个过程;另一方面,印家为适应市场,也多愿意以比较容易识别且形体优美的小篆文字入印,以博得“客户”的青睐。故除了吴昌硕擅以石鼓文入印之外,其余印家和者甚寡。

  及至20世纪六七十年代,特别是以吴子健、韩天衡为代表的新一代印家崛起,开创了将军印、元朱文、草篆、鸟虫书等印式的绚烂境界,产生出了波澜万丈的广阔空间。而转瞬间吴、韩二位大师皆已“古稀”矣!又历一代,乃“韩流”滚滚,聚二百余众,辛勤耕耘,星火遍海宇,形成大门派:而“吴门”(子健)则云鹤高士,神龙见首不见尾。然真英雄孤不单传,青年印家王斌已得窥堂奥,日在猛晋中。

  王斌已过不惑之年,刻印20多载,由著名印家陈茗屋先生发蒙,走秦汉印规矩一路,功力深湛,一派厚重端庄风貌。特别是自10多年前偶读吴子健先生上世纪初在香港出版的《书与刻》印谱后,如沐甘露,顿悟大千世界于方寸之间!于是虔心私淑,洗心革面,以破求立,终成自家风骨。

  人是有习气的,或谓之“风格”,它透过每一个人意识中的是非好恶表现出来。作为印家,王斌的风格是求古风,求恣肆,求真我!犹如魏晋士人,既豪放不羁,又注重细节。吴子健印风的典范之一是以鸟虫篆入印,且不撰印稿,甚至石不上墨,挥刀即成,胸中自有绵绵竹海,万千战阵。所作不论朱白阴阳,均可谓前无古人又一派古风。

  鸟虫书属于殳书类,是周秦以来,人们用飞禽的元素(如鸟头、翎毛、翅膀、脚爪)对汉字笔画的美化,用在铸印以及兵器、彝器铭文上,功效如同现今的美术字。至明清时期,开始有印家喜好以鸟虫书入印刻石。然更多的只是对前汉“婕妤妾绡-女字旁”法度的继承。自近代大印家方介堪始形成更规范的篆法,走向匀称、婀娜、光洁、富贵、华丽的极致,成一时风尚。

  王斌得吴子健心法,心追手摹10余年。对印章文字皆采取不写印稿,直接反刻法,学鸟虫书后,也按吴先生要求直接反刻,竟而连在印面上涂墨也省去了,已临随心所欲之境。他脑海中的篆书是反的,这还不难,而要在反写的篆书中求变形,添加鸟虫元素,以笔者所见,仅此一脉也!

  取材宽泛是王斌的又一大特点,他不仅遍寻战国秦汉钢印遗存,取其结字所长,更将触角延伸到兵符、剑戟、铜镜及青铜器和刻石上寻求突破。终于形成华丽恣肆、寓法度于豪放之中的鸟虫印新风貌。对于传统鸟虫书的“装饰美化”部分,王斌善于删繁就简,保留其最简单的特征部分,使线条灵动生趣,柔美凝练,实现大道必简的审美意趣;更融汇流派印之长,使章法更变幻多姿,求疏密对比,朱白反差,阴阳向背,置鸟虫书体于股掌之中,一扫时风鸟虫书印娇柔媚俗之气。

  王斌书斋名武文堂,大书家王伟平为之题匾,为的是喜欢王斌的印,以文会友。读《武文堂印存》,其形、其神兼读其句章,足见王斌印外有物,文武交融的美好心境。

  值得一提的是,近20年来,由于新发现的青铜文饰和古陶铭文已被吴子健悉数纳入他的创作中,卓然成效地形成了富贵华丽、壮美无比的新印风,开启了令人叹服的新程式,赏心悦目!

  2012年2月28日于浅研斋


美术报 书家 00029 虫迹鸟文开新风——《武文堂印存》观感 2012-04-21 美术报2012-04-2100009;2405223 2 2012年04月21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