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10版:油画

视象的凝聚

——法国、中国具象表现绘画特展在上海举行

  本报讯 记者 唐永明 “视象的凝聚——法国/中国具象表现绘画特展”于7月14日至26日在上海美术馆举行。本次展览展出布列松、雷蒙·马松、森·山方、阿希加、哈曼、司徒立等著名法国艺术家的作品约40件;以及许江、王澍、焦小健、杨参军、章晓明、井士剑、顾黎明、孙景刚、蔡枫、孔国桥、李振鹏等知名中国艺术家,和余旭鸿、赵军、蒋梁、金阳平、郭健濂、周小松、陈焰、李凯生、于洪、张淳、林印吉、童雁汝南、吴建青、王乐其、孙尧、兰友利、韩子仲、马静、韩宇光、娜仁花等新生代艺术家共32人的约350件作品。这是一次关于具象表现绘画的国际交流大展,同时,展览以“存在的境界”、“具表的性格”、“视象的生成”和“南山的道路”4个组成板块,全面展示以许江和司徒立教授为代表的中国美术学院具象表现绘画艺术家群体的创作成果,回顾中国具象表现绘画历经20年的探索历程。

  简单地分解4个板块,有助于我们梳理中国具象表现绘画的脉络,从而去理解和发现此次展览的意义和内涵。

  一、存在的境界:

  本次展览中最具思想性和原创性的作品。具象表现绘画继承和革新了表现主义传统,试图在写实绘画与抽象表现绘画之间走出“第三条道路”,或者说一条“中间”道路,而这个“中间”意味着天-地、显-隐、明-暗的“之间”,因而意味着境域化的艺术构成。这个板块意在体现参展艺术家对存在、自然、民族、历史、命运等重大主题的持久探索和深入思考,以及对艺术本身和艺术境界的不懈追求。

  二、具表的性格:

  本次展览中具有“具象表现”或“现象学方法”特性的作品。具象表现绘画作为承接欧洲、扎根中国的油画类型,在方法或手法上表现出自身的个性化和差异化特征。历经20多年的艰苦努力,“具表”艺术家力图在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具象与抽象之间走出独具一格的创作道路。该板块希望展现艺术家在这方面的艰苦尝试的成果,界定具表艺术与其他艺术风格的差异性特征,用作品来回答“何谓具象表现绘画”的问题。

  三、视象的生成:

  与第二主题密切相关,“视象的生成”是对具象表现绘画创作过程的多样生动的场景化呈现。接受现象学方法砥砺的具表艺术家,强调视觉的直接性和当下直观构成,以及创作过程中对视觉真实的不断逼近。这个主题试图通过时间切片或空间转换等途径,动用素描、速写、写生等多种方式,展示“具表”艺术家们的“眼法”和“手法”的历练以及创作机制。

  四、南山的道路:

  以相对浓缩的方式展示中国美术学院具象表现绘画的发展历程。20多年来,中国美术学院艺术现象学研究所的艺术家和哲学家们致力于多学科的合作,进行了卓有成效的艺术-哲学对话,这种对话本身属于当代语境中艺术哲学化和哲学艺术化的新趋向。此主题运用图片、文字、录像等手段,对南山具象表现绘画作一次简约而有力的文献回顾。

  展览同时举办“重审绘画的理想——现象学与当代艺术问题学术研讨会”,邀请国内理论界和艺术界的知名学者就现象学哲学与当代艺术问题展开深入的研讨。


美术报 油画 00010 视象的凝聚 2012-07-14 2613930 2 2012年07月14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