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38版:活动

文章导航

走进延安

——中国国家画院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0周年主题活动

  (上接第37版)

  下矿井参观学习 零距离接触矿工

  6月2日采风团走进榆林市榆神煤炭有限公司榆树湾煤矿采风。矿区领导热忱地接待了艺术家们,并给大家简单介绍榆树湾煤矿现状。煤矿井田面积88.9平方公里,煤炭地质储量18.05亿吨,设计服务年限111年。矿井均采用综合机械化采煤技术,装备国内外先进设备。煤矿对有效释放煤炭产能,有力拉动当地经济增长具有积极作用。杨晓阳院长代表本次采风团,对矿区领导的接待表示感谢,表示希望与矿区成为朋友,以后加强合作。

  随后,采风团大家兵分两路,大路人员随矿区人员下井采风考察,一部分女同志、老画家在地上矿区展示厅了解开采工程的平面图讲解。画家孔紫悉心请教了该矿区综合部工作人员,了解了矿区开采的路线、方式以及开采时间及运输情况。工作人员说,“矿工人员日常工作下矿开采时间大约7小时,知识结构以大专生、本科生为主,对工作人员的要求和文化学历都有所提高。目前矿工下矿收入在24000元/月,三险三金基本都有,提供给职工福利,早期工人部分还可以解决住房,待遇很好。”这让大家很欣慰。孔紫听后感慨说:“国企职工待遇好,比小矿区的待遇好得多,小民窑人均月收入也就是这个收入的一半。”她感叹道,“现在还是大规模生产开采,社会故障低,机械化设备配置齐全,时代还是进步了。”老画家尼玛泽仁面对机械化的开采矿区,随即用速写本画起了这些新设备。新技术新设备提高了开采的新生产,用画笔表现新时代的矿区生产生活正是本次纪念《讲话》70周年的实践行动体现。休憩时花鸟画家邢少臣感叹说,“此次来采风,从陕北地域中挖掘出一系列源于陕北的,带有浓郁生活气息的艺术元素作为回京后的创作素材,给花鸟画注入一种大的精神境界。”

  另一支下矿的艺术家队伍,随工作人员更换服装,逐步通过安检,佩带JPS定位仪器,经过一系列严密的准备过程后,坐车深入地区煤层,约40分钟到达矿区的核心地区。井下是钢铁造型的房子,非常安全也非常现代化,矿工们脸上不再是印象中那样乌黑。井下内部是机器操作,以前需要上万人生产如今也只需要七八百人,大大解放了劳动力。老画家赵华胜还在光线极其昏暗的井下为矿工写生作画,共画了2幅速写,现场记录那时的精彩瞬间。上来之后,画家们感慨着矿井由箩筐到输送带再到汽车开车进隧道的技术改变,震惊于当今西部所实现的现代化。

  人进沙退见芳草 科学固沙废为宝

  而在榆阳区小纪汗乡大纪汗村土地开发项目,杨晓阳、赵华胜、纪连彬、乔宜男、王平等艺术家真切感受到新型农业科技化给这块黄土地带来的神奇变化。放眼望去,一片片土丘变平原,参观当天6级风力,满眼黄土却不见风沙,固沙效果可见一斑。

  陕西省国土资源厅地产开发服务总公司总经理韩霁昌介绍说,这多亏了防风固沙的一项科研新成果,将砒砂岩与沙子搅拌混合,在沙地土壤上种植农业作物,在国内及国外产生了极大的反响。这种岩石本身水土流失严重,是治理的对象,现在有机搅拌结合,已经变废为宝。这项技术的研发,为榆林地区农业起到带头作用,为陕西生产提供了万亩良田,改善了生存环境的同时,还增加了经济收入。大家在悉心听取韩总讲解的同时,不时地称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真谛。韩霁昌接着说,国家有政策,这一批工程投入不回收,承包给当地农民,造福人民。而且这批土壤特别适合种植土豆,都是从美国引进的品种,可以进行薯条深加工厂,带动一方经济的同时也收到了极大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确实是一项“积德工程”。

  远处,大型的喷灌车覆盖着几百亩土地,缓慢移动,把珍贵的水资源一点点渗入土壤中,进行最大限度的利用。大规模的造地、种地,全机械化管理,与现代农业直接对接,农民可以集体化,引导农业向集约型转变。

  杨院长也称赞说,这项目工程真是给榆林人民做了一件大好事,这种技术的研发不得了,造地与种植直接对接,相当于“愚公移山”,造福人民。

  同行工作人员也介绍说,这里的农民水土保持的意识也很强,他们会自己组成一个团队,自己出资改良土地再利用。正是有国家政策扶持,人民有着积极的主观能动性,才使得这片土地在科技的利刃下被打造得越来越明亮。

  四、精神上的洗礼 情操上的陶冶

  这次,中国国家画院的百名艺术家深入生活、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毛主席的延安讲话精神,也是对《讲话》发表70周年的很好纪念,同时也让画家们接受了一次革命传统教育。重温领导人战斗和生活过的地方,登宝塔山,望延河水,艺术家们被红色激情所感染,用饱蘸着一腔热情的画笔将这种浪漫主义革命情怀抒发在画卷之上。在枣园,艺术家们的现场创作引来许多游客驻足欣赏,融入了延安土壤和血脉的作品深得群众喜爱;宝塔山上的土疙瘩,沿河水里的嫩波涛已经变成记忆,艺术家们的画笔记录下延安发生的翻天巨变。张江舟院长说:“采风团走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踩在这片热土上似乎能够感受到先烈曾经在这里的工作和战斗的情景,这对每一个画家都是非常有用的,对日后的创作都会产生积极的重要的影响,这片英雄的土地会带给大家无穷的力量。”

  精心策划 周密安排

  这次活动从去年就开始着手策划,中国国家画院、陕西日报社和陕西省地产开发服务总公司分工合作,通力配合,由张力主任的精心策划和韩霁昌总经理的周密安排最终促成了这次活动的成功。这次行程经过反复推敲,安排得非常细致,也非常丰富。所到之处给艺术家们都带来了很大的思想冲击和很好的绘画素材。在活动进行中,来自陕西日报和陕西地产开发服务总公司的20位年轻工作人员给画家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看起来年轻,被杨院长亲切地称为“童工”。这些“童工”既要分组管理画家,又要服务画家,还要掌握整个行程的时间、车辆、路线、食宿的安排,同时在实施的过程中还要根据画家们的不同感受和情况的变化在最快的时间内作出调整,有不断灵活调整的能力和诉求。杨院长在欢送午宴致词中特别赞赏也特别感谢了这一点。考虑到这次活动时间比较长,路途比较艰辛,照顾到画家们的身体,主办方还特意安排了随行队医细心照料,发挥了巨大作用。在这样的精心策划和周密安排下,这次“走进延安”活动几乎没有艺术家迟到、早退或意外情况发生。画家们每天都以饱满的热情感受来自视觉和心灵的双重刺激,也为这次活动的圆满成功铺平了道路。

  收集素材 采风收获大

  此次“走进延安”的活动虽然只有10天的时间,但行程安排紧凑,去到很多地方,题材涉及非常广泛而且特点鲜明非常丰富。不管是自然风光的迤逦山水还是陕北纯朴的风土人情或黄土高原特有的窑洞风貌,每个画家都找到了自己的兴趣点。画家们为收集素材煞费苦心,除了随手拿着速写本勾画之外,长距离奔波也是全副武装,各种摄影器材不离手,长枪短炮齐上阵,有的画家还带了好几个镜头,在不同景色之间相互转换,赵卫更是带了重量级装备,煞是壮观。行程中沿途山路盘转,随山上行,漫长的旅途因山色俊美,每每都能调动起画家们的拍照热情。特别是山水画家李庚、何加林、林容生、李晓军等几人,在几天的旅途中并未休憩,而是手中一直拿着照相机,前拍后拍,左拍右拍,不易乐乎。一边拍照一边赞美,感叹陕北的地貌如此的丰富与奇特,同时又有很足的生活味道,意欲回京后创作一大批陕北题材的艺术精品。包括人物画家梁占岩也说“回去画一批陕北山水画,要把此次对陕北的感受记录下来,以后多来这片土地,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要多沾点这里的地气”。还有很多艺术家感叹说这次只能算是踩点儿,准备下次带着学生深入到一个地点,画个十几天才够过瘾。孔紫老师按原计划是要提前回京的,但看到还有去煤矿等行程就毅然决定跟到底;李庚老师和赵华胜老师因病在写生途中退出,但第二天仍然可以看到两位老师写生的身影……画家们都很珍惜这次采风的机会,也确实是因为这方土地饱含深情才这样让人牵肠挂肚吧。

  收获友谊 见证友情

  10天朝夕相处的生活,足以让团队之间配合更默契,画家之间感情更亲密、媒体之间交流更紧密,更重要的是跟基层的农民、工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张江舟常说经常到生活中去请教,写生的意义不仅仅在收集创作素材,更重要的是养心养性,把自己内心养美养好,把精神养强壮起来。画家们走向山川、走进农村、走进矿井,就是为了跟基层生活建立一种联系,与陕北文化做一个连结。画家们所到之处,都受到了盛情的款待,在延川,当地政府一早就准备好了沙甜可口的西瓜和香瓜迎接这些远到而来的客人,大家手捧着香甜瓜果,连连称赞说,“在北京可吃不到如此好吃的西瓜”,一口又一口地捧腹大吃,吃得痛快淋漓的同时,也对老区人民的纯朴而热情的款待心存谢意。在乾坤湾,狗头大枣一把一把往手里送,挡都挡不住的盛情。画家们每到一处老村就跟当地的老农们闲话家常,聊聊村史,兴起时也就当街而坐,倒没有什么拘束。看到有困难的就随手帮一把,特别是女画家孔紫老师,走的时候经常抹着眼泪。这次延安之行也跟当地的一些艺术家建立了良好的关系,特别是与民间艺人之间艺术交流令人动容。欢迎晚宴上,刘文西老先生与民歌手二妮儿合唱陕北民歌,将欢乐气氛达到高潮,欢送午宴上,纪连斌老师与榆林市委常委互相答歌,让友谊之花常开。画家们也进行了现场笔会,用最优秀的艺术创作回报陕西人民,回报延安人民,回报榆林人民。

  思想建设 影响深远

  中国国家画院这次组织的这样一个大型活动,借重新学习毛主席《讲话》精神的这个契机重新提升画院的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杨院长在欢送午宴上说,中国国家画院是对外代表中国对内代表国家,要引领和导向中国美术的发展,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是必不可少。画院在经过三年的提升、整合和重新的组合,中国国家画院已经从单一的中国画发展到现在对美术的各个品种全部都涉猎这样的一个全领域全覆盖的一个方向。中国国家画院在经济大发展,国家的整体实力不断提高的整体的大背景下,如果在国家的文化建设上不能够起到重要的作用,它就会作为一个反面的旗帜。

  中国国家画院在经历这3年来搭台子、铺摊子等系列布局后,今年及时转向,将工作重心转到创作研究上来。《讲话》关于文艺为什么人,以及普及与提高、生活与艺术的关系问题,文艺作品的高低与雅俗之分等论述是原则性问题,与国家画院今年的主题也是一致的。只有不断学习、结合实际,创作才能有活力。今年中国国家画院启动了六大工程,黄河长江,万里长城、大运河、丝绸之路和郑和下西洋。这六大题材涵盖了中国的几千年的历史,覆盖了中国整个的面积。这次延安之行牵扯到黄河题材,丝绸之路题材,也可能还影响到其他的题材,所以这次下延安中国国家画院确实下了很大的决心,也有比较周密的计划,从这个开端来讲已经取得了成功。相信这场新的“延安运动”也会给全国美术界带来很大的影响。


美术报 活动 00038 走进延安 2012-08-11 美术报2012-08-1100011 2 2012年08月11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