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50版:画家

文章导航

盛欣夫的
梯形人生

  50%书法 25%画画 12%走走 6%写写 3%讲讲……

  博物馆筹建、美术馆开馆、书画藏品拍卖会一个接一个……宁波的艺术似乎在一夜之间复苏,浙江是历代名商的故乡,也是文人辈出的土壤。与其说复苏,不如说是越来越多的人将眼光投注到这个领域里来,因为历代的文化人一直在默默耕耘着自己的土地,从来没有因为被关注或不被关注而停止他们追求艺术的脚步。盛欣夫就是这样的浙江文人之一,但他与其他人不同的是,他的人生似乎不满足一个圆满的圆圈,而是把这个圆像分阶梯一样划分成了几个部分。正如他在他的旅行笔记《西部的诱惑》中自我简介地写的:书之余画画、画之余走走、走之余写写,写之余讲讲。

  俗语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盛欣夫除了主业书画创作外,最大的爱好就是旅行,他孤身一人进西部,闯东北,游遍祖国大陆所有省、市、自治区;他走访了40多个少数民族,总行程6万余公里;他拍摄照片6000多张,记下旅行日记50多万字,被朋友亲切称为“独行侠”。在盛欣夫的阶梯里,旅行占据了他生活的12%。

  生活多彩所以艺术多彩

  本想和盛欣夫从艺术开始聊,可是话题一开,着实吓了笔者一跳,盛欣夫的爱好真可谓丰富多彩,文学、诗词、哲学、历史、地质学乃至武术方面都有研究,他在旅行中能准确说出当地的地质年代、岩石构造等专业地理状况;更让人跌破眼镜的是,武术方面盛欣夫甚至得过省太极拳比赛第4名的成绩,说跌破眼镜是因为省太极拳比赛第4名的成绩实在很难与眼前文质彬彬的盛欣夫联系在一起。而盛欣夫对此的理解也格外独特,他认为,人只有生活多彩,艺术才会更多彩。所以,他酷爱书法,创作国画,但同时研究文学、诗词、哲学、历史,他希望他的创作不会像生活圈那么狭窄。

  盛欣夫四处远行,亲身感受了祖国的地大物博的同时,也提升了自己的艺术境界。盛欣夫说,到了唐古拉山的人就不会再认为泰山宏伟,对山的概念都会有所改变,人总是要多走走,不然就如井底之蛙,不跳出井外,永远不知天会比井口大。所以他的草书大气磅礴、势不可挡。

  不为艺术所累

  盛欣夫,生长在文化之邦,两年前从嘉兴来宁波。他的愿望是交宁波可交之友,认识宁波并为宁波所接纳,因为落地生根的过程也是人生艺术难得的经历。盛欣夫认为人只有更好适应一个地方,才能在当地生活下来,也才能舒展自己,在舒展的状态下发挥自己的最佳状态,创造出最好的作品。

  针对艺术市场状态下的艺术品叫价竞争,盛欣夫也有自己的一套看法,逢迎市场需求的艺术创作者就成了匠人,而做不了一个真正的艺术家。而真正搞艺术的人不能做匠人,每一种艺术形式都要有一种自己的理论在背后支撑着。而无数次的创作经历正是在默默寻找这样一种理论。

  盛欣夫说:人要准确把握自己的定位,欲望永远不能高于本事,否则会很累。艺术创作之所以会觉得自己累正是为名利所累,艺术创作是表达和享受自己,表达的过程,该是愉悦的,心胸开阔点,名利淡一点,更多角度、层面来面对自己的艺术创作,是最好的艺术生存方式。

  盛欣夫的主要创作是书画创作,他认为书画创作除了勤劳以外,更多的是一种自然的流露,因此对整个书法史、绘画史都要有所了解,所谓融会贯通也是由此而生。他想在这条路上比别人走得更远些。

  56岁的盛欣夫单纯生活在他多姿多彩的书画世界里,10月20日,盛欣夫与儿子盛羽的“盛氏父子书画展”在宁波南苑饭店开展,吸引了众多收藏爱好者前来观展。盛氏父子的展览为宁波原创书画又添上浓重一笔。这尤如一束百合花,奉献给宁波人民。

  他的儿子盛羽,已是宁波大学艺术学院的讲师,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也就是现在的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他的油画、水彩更具时代感,极为精彩,儿子的画风虽然与老子不同,然盛先生还是颇为得意。看来盛欣夫一切都很如意。

  祝他的梯形人生步步如意!

  2005.11

  (原载《阳光》2006.4)


美术报 画家 00050 盛欣夫的
梯形人生
2012-08-11 2669504 2 2012年08月11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