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48版:画家

俄罗斯大地上不老的中国松

  石仑先生的水墨画艺术,在中国艺术史上是一个独一无二的特例。2002年7月在中国青岛举办的“当代俄罗斯美术作品展”上,我第一次认识石仑先生和他的作品,他的艺术和他的为人一样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我在展览会上曾说:“石仑先生是一棵生长在俄罗斯大地上却执着坚守自己民族性格的中国松,这是一个罕见的现象。他开朗地广泛地吸纳着俄罗斯文化的丰富养料来滋养自己的水墨艺术,虽然面貌变了,但本质没变,国魂犹在”。

  我至今仍然这样评价石仑先生的水墨艺术。这些年他常回国讲学、办展和周游写生,我与他交往多了,对他的作品也见得多了,了解得深了,因此更加丰富地印证了那最初的第一印象。

  石仑先生青年时期打下了深厚的国学和民族传统艺术的基础,这得益于他的家学调说和勤奋钻研的苦学精神。上世纪50年代移居苏联列宁格勒后,又在当地各大博物馆、图书馆搜寻、研究、临摹中国绘画的遗散孤本,获益匪浅,每当有独到领悟时,便在实践中加以创造性地发挥。画家的生活环境变了,艺术家眼见的实在世界变了,石仑先生的水墨艺术要想在俄罗斯继续发展,他不能不体验处理水墨画与异域文化的关联问题。作为一个在俄罗斯生活了半个多世纪的中国画家,他热爱这片广袤丰饶的大地,钟情于俄罗斯的文学、音乐和美术,他经常出入各地图书馆、音乐厅和美术馆,去体悟俄罗斯艺术深沉的人民性和诗意。他还经常与俄罗斯画家安·梅尔尼科夫,彼·法明,瓦·彼缅诺夫,瓦·兹宛卓夫等老朋友一起到俄罗斯各地游历写生。用中国水墨方法去画俄罗斯风景,这对石仑先生来说无疑是一个新课题,既要保持中国水墨画精神,又要贴切地表现出俄罗斯自然风貌的独特韵致,两者必须有机结合,不能做出一锅夹生饭。为此,石仑先生进行了大量的实践探索,终于获得了出色的成绩,开创出一番属于自己的具有清新美学个性的新境界。

  石仑先生吸收了俄罗斯经典风景画的许多优点,又能将中国文学的诗意和俄罗斯文学的诗意融会贯通。因此,看他的画具有格外的诗的抒情性,给人带来无限的清新感。石仑先生通过钻研表现异域自然特性的努力,大大拓展了中国水墨的表现力。可以说,石仑先生富有创造性的表现俄罗斯山川、雪原、城堡的水墨画,是对中国山水画发展作出的一种特殊贡献,他的成就无疑给中国山水画史增添了新的篇章。

  石仑先生是我艺术的老友,他性格开朗,为人诚实,对艺术和人生充满激情。他精力充沛,谈吐幽默,动作敏捷,我从来没有把他和老人的概念联系起来。今年,他在中国举办85周岁巡回展,借此机会衷心祝贺石仑先生85华诞幸福安康,艺术长青,永远做一棵俄罗斯大地上不老的中国松。

  中国美协《美术》杂志前主编

  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名誉教授

  王 仲

  2012年8月于北京


美术报 画家 00048 俄罗斯大地上不老的中国松 2012-09-01 2699795 2 2012年09月01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