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10版:评论

文章导航

“一个人”的美术中心

合肥市文联美术创作中心的十年实践

  合肥市文联美术创作中心是合肥市文联所属的无编制非盈利学术性机构,于2001年8月成立的。10年来,合肥市文联美术创作中心的负责人,版画家、国画家张国琳是中心唯一的事业在编人员,中心秘书组成员是中心的重要支柱和活力因素,他们来自合肥的各民间美术团体领导人、媒体网络负责人、社会活动家和画家等,他们没有劳动报酬,是地道的合肥美术义工。这个“一个人”的美术中心,在没有事业经费的前提下,因通过灵活运作取得了成绩,10年来,美术创作中心组织的10余次重大美术活动,产生了“合肥美术现象”,在美术界引起不少关注。

  以“工程”促创作 关注“重大题材”

  2002年,美术创作中心启动了首次重大题材美术创作活动,张国琳组织了5位中国画人物画家,进行组合长卷《江淮风流——安徽历代名人图》的创作,表现出安徽区域文化最具代表性、典型性同时对中国历史文化发展产生了重要深远影响的80位安徽历代名人。这批作品受到广大观众的赞许,并长期在大蜀山安徽名人馆陈列,中国美协主席刘大为及各地美术界人士参观后给予高度评价。2003年11月,安徽省人民政府要求省美协为安徽驻北京办事处“安徽大厦”画一幅反映安徽历史文化传统的壁画。以国画长卷为班底,张国琳召集了以合肥地区中青年画家为主的7人创作组,在他创作的《江淮风流——安徽历代名人图》的基础上,在短短的26天里画出了一幅高2米宽10米的巨幅写意工笔重彩壁画——《安徽历代文化名人图》。当作品装置在北京“安徽大厦”大厅的次日,闻讯赶来的著名科学家杨振宁在画幅面前非常兴奋,连连感谢安徽的画家为家乡所作的贡献。2005年的“第十六届国际造型艺术家协会代表大会·美术特展”上,由张国琳、王仁华、谢宗君、隋鸿君、林琳、吴同彦、罗耀东、马群鸿合作的《安徽历代文化名人图》获金奖。

  以此为契机,在创作组原7人基础上又吸纳合肥9位中青年工笔重彩画家参加,以创作中心为平台,形成了安徽第一个工笔重彩画创作群体,并成立了艺术委员会,提出了 “立足皖山徽水,依托徽学底蕴,继承徽派文脉,营造徽式语境,构建徽派工笔重彩画艺术”的理念。其成员自发地会聚在合肥市文联美术创作中心,定期举办学术讲座、习作交流、新作品观摩,请名家指导、外出采风、在省内外举办展览、出版画集,通过不断的创作探索,逐步形成了一个具有核心审美理念,典型地域画风和突出领军人物的美术群体。并于2006年在中国美术馆成功操办了“2006安徽·合肥工笔重彩画作品展”,此展轰动了京城美术界,着实掀起了一场“安徽合肥工笔画”热。开幕第一天,中国文联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冯远激动地说:又一次徽班进京!工笔重彩画晋京展使合肥工笔重彩画创作群体的学术活动,为打造合肥城市文化品牌,提升合肥城市艺术知名度提供了有价值的内容。

  2006年,由国家文化部、财政部主办的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的美术创作工程,合肥文联美术创作中心闻讯立即成立了专题创作组,经过3年的艰苦努力,终于创作出了中国画《生死印—1978安徽凤阳》。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的美术创作工程专家组成员、中国美术馆理论部原主任刘曦林在文章中写到:“2009年酷暑季节,该画完成,送京终审。《生死印》置于军博二楼西厅入口门右东壁,光线并不太好,但那几个红手印还是闪耀着特异的光焰直射眼球,如同暗夜里的灯塔。今天你可以将那一个个手印看作珍珠、玛瑙、鸡血石、红宝石那般的珍贵,但在当年却是庄稼人生死未卜的心电图,记录着他们心脏的震颤,脉搏的涌动,那是带血的手印——生死之印呵!它成功了,它抓住了画眼,它找到了那把开启主题大门的金钥匙。成功的历史画需要一个集中事件高潮的画眼,需要一个揭示事件前因后果并能给人留下想象余地的形象契机,需要一把打开智慧、精神和灵魂之门的钥匙,《生死印》找到了!……在2009年完成的这批历史画中,希图件件成功同样是不切实际的,能有七八件、十来件经得起历史考验的经典之作此愿足矣。我以为,《生死印》将在其中。”从2003年群体形成到2006年,合肥工笔重彩画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第十届全国美展”中,群体成员入选作品占全省中国画作品半数以上。

  反映有关当代及历史的重大题材美术创作作为重点,组织美术创作工程,是美术创作中心自成立以来取得成功的一大“法宝”,也有力地推动了合肥美术事业进入了新的繁荣期,使得一批本土发展起来的中青年画家在全国各项画展中取得了不菲成绩。根据市委宣传部长林存安关于“锻炼队伍、发现人才、打造精品”的指示,合肥市文联美术创作中心在合肥市文联领导下组织实施了2010—2012年合肥市中青年重大题材美术创作系列活动,这次活动集中了中国山水画、中国人物画、中国花鸟画、版画家50余人,以探索中国画的时代精神,强化合肥版画的地域风格为创作思想,集中创作一批反映当下合肥重大题材的具有史诗性的巨幅美术作品。

  继承徽派美术传统 从“版画”突破

  世纪之初,安徽省美协会扬起以著名版画家、中国画家赖少其为代表的“新徽派美术”大旗,创作中心“群体”成员是“新徽派美术”忠实的倡导者和实践者。2002年,安徽美协在合肥承办了“第十六届全国版画展”,由此在合肥引发了一股版画热潮。作为版画家的张国琳,敏锐地抓住了这一机遇。众所周知,安徽有着辉煌的版画创作传统,新中国美术史上,“新徽派版画”在明清徽派版画的基础上,曾涌现出大批版画名家,创造了不少经典名作,与“北大荒版画”等并驾齐驱,成为美术界的重要代表。在创作中心的组织和一批知名版画家的引导下,合肥一批从事中国画、油画、水彩画创作的中青年画家参与到新的版画实践中,形成了合肥版画创作群体,从最初的4人发展到如今的30多人,他们聘请著名版画家师松龄作艺术总监,定期集聚在创作中心的版画工作室交流、研讨、创作。面对版画的制作、印刷的工艺过程,大家从新鲜好奇到沉迷钻研,为合肥版画创作群体的健康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如今,这一群体在中国版画圈内已小有名气,其成员的版画作品入选了第十六届、第十七届、第十八届、第十九届全国版画展,第十届、第十一届全国美展,“第三届北京双年展”,“心系汶川·全国美术特展”,“第九届全国三版展”, “2011观澜国际版画双年展”等。2005年在群体成员努力下成立了“合肥市藏书票研究会”,并积极进行藏书票创作。2006年群体成员在合肥工业大学筹划举办了“合肥·国际藏书票邀请展”,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及全国各省藏书票画家300余幅作品参展,同年还举办了“合肥新春版画作品展“。2010年“合肥版画作品展”在深圳观澜版画原创产业基地举办。

  打破体制灵活运作 艺术传帮带实效可行

  对于这两个群体的许多中青年画家来说,合肥市文联美术创作中心是一所学校,因为它团结、培养、推出了一批优秀的中青年画家。如在国内美术界崭露头角的谢宗君、桑建国、李胜、李成诚等,是美术创作中心这个平台的帮助或推动,让他们的才华得以全面的释放。来自定远县的谢宗君,只身闯荡到合肥谋生,桑建国在2005年参加合肥工笔重彩画创作群体前,相对默默无闻,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安徽·合肥工笔重彩画作品展”上,在展位紧张到每一位画家无法展出一幅作品的情况下,特别把桑建国、王仁华的各五幅作品挂在展厅最靠前的位置,在首都向中国美术界和北京观众隆重推出。在合肥美术创作中心的帮助下,金寨县版画家李胜第一次试做丝网版画作品就获得“第十六届全国版画展”银奖,石台县版画家李成诚的作品获得“第十九届全国版画展”优秀奖……10年来,在创作中心参加创作交流活动的画家中,有40多人次的作品入选全国美展,4人进入有政府行政编制的省级书画院。

  像合肥美术创作中心这样,10年中没有行政编制却又以在编学术机构正常开展工作并取得如此的成果,在全国文联系统是不多的。实践证明,没有合肥市文联的体制功能和美术创作中心的平台的支撑,许多画家就失去了链接、参与各类美术活动、重大美术创作项目的话语权和主动权。中心所有秘书组成员和经常参与创作活动的50余名合肥中青年画家,全是“编外人员”,是创作中心让体制内外的力量合为一体,这也是合肥市文联党组将美术创作中心作为文化体制改革的试点的初衷和目的。我们相信,这样的探索,对体制内文艺团体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作者为合肥市文联党组书记)


美术报 评论 00010 “一个人”的美术中心 2012-09-01 2702394 2 2012年09月01日 星期六